资源简介 《工业革命》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当你走进一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流行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据此回答第1—2题。??? 1.这家织布机的没落是受到了???????????? 事件的冲击??? A.圈地运动???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765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制造出了珍妮纺纱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可知,材料中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正确答案是B??? 2.在经历上述事件前后,英国的手工业生产经营形式经历了如下变迁??? ①工厂?②手工作坊?③手工工场???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迁,难度不大。关键词“工厂”可以确定工业革命后为“工厂大规模生产”排除C、D选项。结合书本知识可知,手工作坊早于手工工场。正确答案是A。??? 3.(2012年自贡市中考试题)??? 某同学在阅读《世界文明史》,看到这样的话:“它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它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课标要求为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属于识记层面,但是本题通过阅读材料提炼历史事件,由于没有确切事件、地点等信息,关键词非常隐晦因此,难度较大。“烟囱”“英格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眼。烟囱即是工厂,教堂代表教会,主要是指近代欧洲工业革命,最后依据关键词“首次”,得出正确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正确答案是B。??? 4.(2014届江苏阜宁县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是头脚倒立、逆向发展的: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器物”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英法的“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即首先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文艺复兴,其次制度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最后到器物,指的是工业革命,“开始”关键就能确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正确答案是C。??? 5.(2012兰州市中考试题24)??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相似之处,考查学生的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三次科技革命都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正确答案是D。??? 6.(2012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试题10)??? 下列重大发明成果来自于美国的是??? ①电灯?②汽车?③飞机?④汽船?⑤火车???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在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电灯的发明者是美国人爱迪生,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汽船的发明者是美国人富尔顿,而汽车是由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火车是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所以符合题意①③④,正确答案为C。??? 7.(湖北省2013年中考题19)??? 全球变暖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欧洲殖民扩张 ??? D.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课标要求为结合历史与现实中的实例,探究现实现象中的历史根源,属于理解、体验层次。此题不仅仅是考查环境污染的主题,而且结合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同时也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时政热点的考查。正确答案是B。??? 8.(四川省2013年中考题27)???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机器生产所取代。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C.电力的广泛运用?? ??????? D.内燃机的发明??? 【解析】课标要求学习历史要从现象到本质,探究历史现象的原因,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此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现象所产生的原因,重在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注重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的考查。正确答案是B。??? 9.(吉林省2009年中考题10)?? “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这一巨变把人类带入到崭新的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网络时代???????? D.信息时代??【解析】课表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试题,“机械化取代手工操作”、“大工厂取代小作坊”、“铁路与轮船”的出现,这些信息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正确答案是A。??? 10.(河北省2010年中考题16)?? 从1880 年到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 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新航路的开辟????????B.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解析】课标要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信息“1880年──1914年”、“城市人口上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其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其他三项不符题意。正确答案是B。??? 11.喜好穿越剧的莉莉同学坐上了从湖州到北京的高铁,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美景,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来到了1825年的英国,坐上了当时最新式的交通工具 ??? A. “火箭号”机车??? B. 早期汽车?? C. 内燃机车????? D. 飞行者1号??【解析】课标要求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825年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期间,随着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在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促进了交通运输也的飞速发展,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BCD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正确答案是A。??? 12.在工业革命期间,他的发明使得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缩短了海陆之间的距离,尤其是缩短了欧美大陆间的距离。这个人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富尔顿 D.哥伦布?? 【解析】课标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抓住“缩短了海陆之间的距离”,由此可得出此项发明指的是轮船,结合已学知识可知轮船是每个人富尔顿与1807年发明,由此C符合题意。而A是火车的发明者,B改良了蒸汽机,D与工业革命无关,正确答案是C。二、非选择题??? 1.(四川省2013年中考题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材料二: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1)材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使英国拥有怎样的国际地位?(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怎样的问题?(1分)依据材料二,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我国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案:(1)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1分)(2)出现环境污染问题。(1分)工业发展,大量工厂兴起,煤炭大量使用,城市化兴起,人口的增多。(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3)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 【解析】课标要求为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影响,认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增强责任意识,尤其是关注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 2.阅读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点,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 ──【美】沃尔特·李普曼:《道德序论》??? 材料二: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 (1)近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机器是什么?它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依据材料一,说说这场革命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中大量原煤的挖掘与这场革命中的哪项发明有关?它对人类社会进程有何影响?这项发明也带来了交通领域的变革,请举例说明。??? (3)依据材料二,谈谈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 答案:?? (1)珍妮机(珍妮纺纱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瓦特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火车(蒸汽机车)或汽船(蒸汽轮船);?? (3)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解析】课标要求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和材料的分析概况能力,依据所学可知珍妮机是近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机器及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大量原煤的挖掘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紧密相关;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即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也直接引起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是火车和轮船的发明。从材料二中能够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宁波市2013年中考卷第15题)凑够一撮人、不管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与“史上最严交规”的执行都引起了国人的热议。某学习小组以“交通信号灯的变迁”为主题整理了下列资料:?时间国家交通信号灯的变迁1868年英国出现世界上第一盏依靠煤气点燃的交通信号灯。警察手握一根长杆子,牵动皮带转换红绿两种颜色:红灯停,绿灯行。1914年美国出现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1964年加拿大第一个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国家出现了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采用实时监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应对日益繁忙与恶化的城市交通。?请你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最早交通信号灯出现在英国,与之前该国在经济方面发生的哪些重大变化有关??????? ?? (2)交通信号灯的不断改进得益于近现代的科技进步。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 答案:?? (1)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完成等。 ?? (2)电灯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应用等,促进了交通信号灯的不断改进。 ?? 【解析】课标要求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属于识记运用、层次。本题材料以表格形式出现,给答题增加一定的难度,而且通篇并未出现学生所熟悉的工业革命代表成就,因此难度系数再一次加大。表格中“1868年”“煤气点燃”,以及设问中“经济方面的变革”就可以确定英国的工业革命。依据“电力”“计算机控制”分别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而列举相应的成就。三、综合探究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这一别有用心的使团,其乘坐的船只和携带的大批礼物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特别制造的。带来了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枪炮、望远镜、秒表、钢铁制品、车辆、船只模型。 (1)有人说,英国使团的礼物除了一部分是投中国皇帝所好之外,更多的是向中国展示在国内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经济方面的重大变化。说说你的看法。 (2)这支“别有用心的使团”来华真正意图是什么?这与上述“重大变革”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 (1)认同。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实际上是要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以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工业产量大大增加,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由于转换时空概念,会给考生增加一定难度。从材料中“1793年”“钢铁制品”“车辆”能判断出使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嘎尔尼访华的真实目的,属于识记理解层次,难度较小。工业革命和拓展海外市场之间的联系在理解基础上需要对知识灵活运用,难度较大。可以试着倒推模式得出答案。“打开市场”是为了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商品数量急剧增加是因为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因为工业革命技术革新。《工业革命》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2-3-4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活动建议:可归纳有关史料,如人口的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教育大众化、妇女运动,帮助学生感受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意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2.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的重大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2.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强化学生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2.难点: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三、教学策略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苹果》(图片见附件1)师:有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的命运,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另外一个现在在乔布斯手中。乔布斯有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用苹果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而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也有一些人用自己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工业革命》。?生:……乔布斯及其苹果产品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由此入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发明成为时尚──“工业革命的内容”展示图片:《珍妮纺纱机》师:大家发现图片中的纺纱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是台倒在地上的纺纱机呢?展示:小故事(见附件1)师:以珍妮纺纱机为代表在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观察这些发明主要是在哪个行业?(补充阅读资料见附件3)师: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1.运输问题;2.动力问题,使用水力作动力已严重制约纺织工厂的发展。为了解决动力问题,人们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来源。展示图片:《瓦特》师:有同学知道关于瓦特的小故事吗?展示小故事:(见附件4)师: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那个时代的动力问题。师: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不仅促进棉纺织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采矿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阅读课本,说明蒸汽机出现所引起的一系列发明。(辐射图的形式展示蒸汽机出现所引起的一系列发明。?生:倒在地上?生:……(无解)??生:棉纺织业??该环节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最有效信息的能力师: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层出不穷。在那个时代,发明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在了解了工业革命这一系列成果后,请选选出你心中的最佳发明,并说明理由。?生:……?选出“最佳发明”这一环节看似随意,但是因为有选择理由的限制,学生必然会对自己选择慎之又慎。这就形成了一种外松内紧的学习方式,学生既不会抵触枯燥的内容 ,又不会偏离课堂主线。师:通览工业革命的成果,你有没有发现,主要发明几乎都在英国。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英国为什么能走在世界前列呢?(小组讨论完成)生:……该环节一方面锻炼学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教师的参与与总结可以很好地整合各种信息,从而有助于学生落实所学知识。改变成为必然──“工业革命的影响”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见附件5)分件这些数据,在工业革命冲击下,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1)对比图表,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材料2)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在生产方式上什么变化?(材料3)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材料4)师:工业革命不仅仅是场技术革命,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据与图片是非常直观的材料,本环节主要目的是借助这些材料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力。一方面锻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图片及数据能给学生较直接的冲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力。思考远未停止──“工业文明的反思”师: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请大家思考,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只是高效的生产和便利的生活吗?(播放视频:展示了工业革命下人类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分配不均、人际关系冷淡等等)师: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世界的同时也伤害了世界。而对工业文明,大家肯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心声。师:工业文明似乎不是简单的物品的堆积,简单的财富增长,工业文明应该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因此,这节课的内容结束了,而我们的思考却不应停止。???生……这环节展示工业文明的消极影响,强烈的落差会给学生心灵以巨大冲击,理性的思考逐渐形成,学生对工业文明的认识实现了提升。?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关于《工业革命》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基于对课标、教材、学情的认识与把握,笔者将本课内容设计为三个部分:一、发明成为时尚──工业革命的内容;二、改变成为必然──工业革命的影响;三、思考远未停止──对工业文明的反思。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工业文明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领略科技发明的巨大魅力,体会发明家为人类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坚定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2.败笔之处由于在“工业革命的内容”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两大板块的落实放了过多的时间,同时对“展示了工业革命下人类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视频整理缺少直观性,未能深入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工业文明的双重性。附件1: 附件2:珍妮纺纱机的小故事:1764年的一天晚上,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他弯下腰来准备扶起纺纱机的时候,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道: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他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附件3:补充阅读材料:时间发明发明者动力1733飞梭凯伊人力1765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1769水力纺纱机阿克莱特?水力1799骡机克隆普顿1785水力织布机卡特莱特?附件4:瓦特小故事:小时候瓦特去他姑妈家做客,偶然看见炉子上的水煮沸了使得水壶的盖子不停地跳跃,由此使他找到灵感,小瓦特记住了这个奇特的现象,多年后小瓦特长大成人。由于工业的发展,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改良蒸汽机。附件5:材料一:?世界工业增长指数时间1850年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指数91320264159?材料二:英国在不同时期城市和人口比重统计表17世纪中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78%22%67%33%48%52%?材料三:?材料四: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课件11张PPT。三个改变世界的“苹果”工 业 革 命工 业 革 命 1764年的一天晚上,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他弯下腰来准备扶起纺纱机的时候,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他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工 业 革 命补充阅读材料:工 业 革 命 小时候瓦特去他姑妈家做客,偶然看见炉子上的水煮沸了使得水壶的盖子不停地跳跃,由此使他找到灵感,小瓦特记住了这个奇特的现象,多年后小瓦特长大成人。由于工业的发展,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改良蒸汽机。 工 业 革 命生产 领域 改良蒸汽机交通 运输业需求更大动力需求更大动力需求更大运力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蒸汽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工 业 革 命活动:请选出你心中的最佳发明,并说明理由。 工 业 革 命材料一: 世界工业增长指数材料二:英国在不同时期城市和人口比重统计表工 业 革 命材料三:工 业 革 命材料四: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工 业 革 命视频:http://tv.sohu.com/20111130/n327388296.shtml思考: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只是高效的生产和便利的生活吗? 工 业 革 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工业革命》同步测试.doc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 《工业革命》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