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功和能动能定理【知识要点】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公式:Ek=mv2.3.单位:焦耳,1 J=1 N·m=1 kg·m2/s2.4.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5.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k=mv22-mv12.二、动能定理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ΔEk=Ek2-Ek1=mv22-mv12.3.物理意义:合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5.动能定理表明了“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但并不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外力做的功.(2)因果关系:合外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3)量纲关系: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6.标量性动能是标量,功也是标量,所以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选取问题.当然动能定理也就不存在分量的表达式.三、 动能定理的基本应用1.应用流程2.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应用动能定理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可以画出运动过程的草图,借助草图理解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3)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4)列动能定理方程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确实难以判断的先假定为正功,最后根据结果加以检验.【配套练习】1、(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k2-E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W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B.公式中的W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C.公式中的Ek2-Ek1为动能的增量,当W>0时动能增加,当W<0时,动能减少D.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但不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但不适用于变力做功2、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B.合外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合外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D.动能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3、一个质量为0.3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A.Δv=0 B.Δv=12 m/sC.W=1.8 J D.W=10.8 J4、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 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C.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 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5、如图所示,AB为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A.μmgR B.mgR C.mgR D.(1-μ)mgR6、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到Q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水平拉力做功为W1.第二次小球在水平恒力F2作用下,从P点移到Q点,水平恒力做功为W2,重力加速度为g,且θ<90°,则( )W1=F1lsin θ,W2=F2lsin θW1=W2=mgl(1-cos θ)W1=mgl(1-cos θ),W2=F2lsin θW1=F1lsin θ,W2=mgl(1-cos θ)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块,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且平台边缘离人手作用点竖直高度始终为h,当人以速度v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位移x时.则( )在该过程中,物块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的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mv2人前进x时,物块的运动速率为(多选)一个质量为m=1 kg的带孔小球穿在固定的粗糙水平长横杆上,小球与横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某时刻小球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0=15 m/s,同时小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F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常数为k=0.4,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A.作用力F对小球做功为0B.作用力F对小球做功为-112.5 JC.摩擦力对小球做功为-112.5 JD.摩擦力对小球做功为-100 J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落回地面时,其速度大小为v0.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空气阻力的大小等于( )A.mg B.mg C.mg D.mg小球质量为m,在高于地面h处以速度v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为f(f<mg).设小球与地面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从抛出直至小球静止的过程中,小球通过的总路程为( )A.mgh+ B.mgh+ C. D.如图所示,一物体由A点以初速度v0下滑到底端B,它与挡板B做无动能损失的碰撞后又滑回到A点,其速度正好为零.设A、B两点高度差为h,则它与挡板碰前的速度大小为( )A. B.C. D.12.(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13.2017 年 5 月 5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C919 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 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s = 1.6×103 m 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 v = 80 m/s。已知飞机质量m = 7.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 0.1,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求:(1)飞机起飞时的动能;(2)机滑跑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的大小14、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 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 加一个力,力的大小均为320 N,方向都 与竖直方向成37°,重物离开地面30 cm 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把地 面砸深2 cm。已知重物的质量为50 kg,g取10 m/s2 , cos37°=0.8。求:(1)重物 刚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2)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是多大?15. 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清洁工具,如图所示。若某同学保持拖 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 37°,并用沿拖杆方向的恒力 F = 30 N 推动拖 把头,使其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沿直线运动,位移 s = 1 m。已知拖把头的质量m = 1.6 kg,不计拖杆质量,拖把头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 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sin 37° = 0.6,cos 37° = 0.8,求:拖把头获得的动能16、如图 所示,一辆汽车正以v1=72 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司机发现在前方150 m处停有一故障车辆,马上进行刹车操作。设司机的反应时间 t1=0.75 s,刹车时汽车 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1/2。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2 。请计算从发现故障车至停下,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据此判断这两辆车是否会相撞雨滴在空中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阻力f 的大小与雨滴下落速率v的二次方成 正比,即f = kv2 ,其中k为常数。若质量为m的雨滴,从高h处以初速度v0竖直加速下落, 接近落地前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求该雨滴从高处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其所做的功。质量为 m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动机的功率P和汽车受到的阻力f 阻均恒定不变。在时间t内,汽车的速度由v0增加到最大速 vmax,则此段时间内汽车沿直线运动的距离为多少?19、如图所示,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已知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F阻,射入深度为 d,在此过程中木块的位移为 s,求子弹动能的减少量和木块动能的增加量。20、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如图所示。在起重机将质量 m = 5×103 kg 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0.2 m/s2 。当起重机的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 功率不变直到重物做vmax= 1.02 m/s 的匀速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 不计额外功,求:(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经历的时间。21、某一斜面的顶端到正下方水 平面 O 点的高度为 h,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 一小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 水平面上的 A 点停下。已知小木块与斜面、水 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求木块在水平面上停止点 A 的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x,并讨论 :x 与斜面倾角θ 的大小是否有关?【拓展应用】如图所示,斜面高为 h,水平面上 D、C 两点距离为 L。可以看成质点的物块从斜面顶点 A 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 AB 和水平面 BC 运动,斜面和水平面衔接处用一长度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滑弯曲轨道连接,图中没有画出,不计经过衔接处 B 点的速度大小变化,最终物块停在 水平面上 C 点。已知物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 μ。请证明:斜面倾角 θ 稍微增加后,(不改变斜面粗糙程度)从同一位置 A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如图中虚线所示,物块仍然停在同一位置 C 点。22、如下图,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物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2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的正下方 P 点。已 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小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 P 点缓 慢地移动到 Q 点,求水平拉力 F 做的功。(2)小球在水平恒力 F =mg 的作用下, 从 P 点运动到 Q 点, 求小球在 Q 点的速度大小。答案:1、 BC;2、A;3、B;4、BD;5、 D ;6、C;7、B;8、AD;9、D;10、C;11、C;12、BD;13、14、2.5m/s 83000N .15、-12J,6J;16、会撞。17、18、;19、;20、;21、无关;22、2s-或-2s;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