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一)丝绸之路 (八上 P99——100)1、丝绸之路的开辟2、作用①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各国商人、使者东来西往,通过河西走廊,开通了一条从长安向西,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要道,中国的丝绸等商品可以运到古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到,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③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一、历史上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丝绸之路敦煌,它是汉族与西域各族进行贸易的中心。敦煌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敦煌丝路明珠——(二)隋朝大运河 P101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涿郡洛阳余杭大运河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南北交通以及对人民的影响 (作用)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的徭役和赋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建成之后有造龙舟沿运河下江南,更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①成为世界最伟大工程之一;②大运河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使运河沿岸的城镇更加繁华;③大运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④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创造了条件。消极影响积极作用(三)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1、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及作用(八下 p41;45——47)(1)时间:(2)目的:1405——1433年,明成祖在位期间(3)路线:见《精析》57要重点关注:起点、途径海域或国家、最远到达的地区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 最远到达的地区:刘家港——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辩证的看问题)▲缺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花费巨大这给给明朝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等 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比西方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是人类航运史上的伟大壮举。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对世界的了解。2、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1、原因 (1)商品经济发展(亚欧贸易往来)和资本主义萌芽 (2)欧洲人对黄金等的追求 (3)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传统陆路商路,需要开辟一条新的通往东方的航路 (4)传播基督教的动机“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2、促使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因素)3、经过和作用(见精析P26)新航路的开辟好望角新航路的开辟好望角1492年(意)哥伦布-(西班牙国王支持) 新航路的开辟好望角新航路的开辟好望角麦哲伦海峡 1519-1522年(葡)麦哲伦 (西班牙国王支持)新航路开辟过程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西班牙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西欧-好望角西欧-美洲西欧-好望角-印度首次环球航行(1)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2)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不同区域间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交融;(3)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的形成;(4)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5)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掠夺土地与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与贫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作用) 【积极作用】弗朗机【消极作用】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都是航海史的壮举,都加强了各地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1405——1433年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明朝自然经济发达,专制皇权加强,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弱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兴起弘扬——加强——满足(政治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经济目的)船200艘,人员27800余人船最多17艘,人员最多1000人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交流;增加了经济负担悄然结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到来课件31张PPT。四. 汉唐盛世文化和宋元农牧文化交融 一 史学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与史学巨著《史记》司马迁生活时代:西汉著作体例特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内容:传说中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史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评价:《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巨著,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文笔生动,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二 文学1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2 成就最高的诗人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白居易三 宗教1 佛教文化的传播唐朝的两位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主要贡献:唐太宗时高僧;到天竺(印度)求取佛经,将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鉴真鉴真的主要贡献:鉴真是唐玄宗时著名僧人;他六次东渡,将中国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带到了日本。日本 唐昭提寺玄奘和鉴真共同的功绩、不同的贡献是什么?共同的功绩是:都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同的贡献是: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教、医药等技术传到了日本。2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时间:东汉末年 尊老子为教主经典:《道德经》主张: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以达长生不老发展:唐代统治者对道教特别推崇四 艺术1 书法东晋 王羲之 “书圣” 《七月都下帖》 唐 颜真卿 “颜体” 《多宝塔碑》 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颜真卿:气势雄浑、形状敦厚2. 绘画初唐: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盛唐:吴道子 被称为“画圣” 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3 雕塑 河南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像(唐)3.雕塑三大石窟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卢舍那像山西 大同云冈石窟 汉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大气开放、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对当时的文化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玄奘和鉴真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唐朝诗人:李白(诗仙)、杜甫 (诗圣) 书法 : 王羲之 、颜真卿绘画: 顾恺之 、阎立本、吴道子 雕塑 : 龙门石窟等司马迁 撰写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为什么汉唐时期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上有这么多的文化成就?1、经济的发展。2、政治的清明。3、对前代文化的继承。4、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用现代的话来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探究: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 战和农牧文化碰撞融合宋与其他政权的时代特征:澶州 1004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1005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1、澶渊之盟时 间1005年涉及的政权北宋 辽内 容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影 响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另一方面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2、北宋与西夏和议 1044年,宋、西夏达成和议,元昊对宋称臣,北宋送给西夏“岁币”(银7.2万两,绢15.3万匹, 茶叶3万斤)北宋与西夏保持友好相处的局面金 灭 辽 和 北 宋1125年,辽朝灭亡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岳 飞 抗 金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A.契丹B.女真 金南宋公元1141年绍兴和议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元朝统一全国蒙古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三、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1、农牧文化在政治上的交融游牧民族仿效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 ▲西夏建国后,李元昊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辽部分寨堡的民户,迁置州县垦殖,从事农耕。 ★辽代赋税征收方式:私田征税,官田收租,土地越多,征税越多。之后,辽代税法基本上稳定下来。 2、农牧文化在经济上的交融游牧民族仿效中原汉族的生产方式、赋税制度契丹文字3、语言文字上的融合西夏国设立各级学校,以推广教育;实行科举,以选拔人才;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女真人最初招待客人的饮食以肉类为主。后来女真人招待客人有两盘主要食物:一盘盛肉类,以生葱、枣、粟饰之;另一盘茶食,糖粥、粟饭、麦仁饭,皆以枣、粟饰其上。4、农牧文明在思想文化上的交融5、农牧文明在饮食习惯上的交融6、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1)全国各地蒙古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和睦相处;(2)回族开始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二、历史上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上).ppt 二、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