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确定位置(二)》说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的课时内容《确定位置(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节课教材通过情境引出画示意图,旨在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在迷失方向时进行自救。最后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以前学过的关于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可以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也可以是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将两者进行整合,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多种性。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既学会自救,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编排特点。提了2个问题来学习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如何确定大本营和大鸣山的相对位置(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先确定观察点,再确定方向量出角度,最后量出距离,确定两地相对位置。);第二个问题是利用数对确定大本营的位置。层层递进,步步增高。二、说教学目标1.能自建参照系,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三、说教学重难点能自建参照系,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四、说学情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位置”一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因此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动手操作,掌握确定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掌握了一些方位的知识,具有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经验,已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他们学习本节内容打下重要基础。五、说教法本节课教学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带领同学们去动物园转了一圈,同学们都能准确地找到各个场馆的位置。说说你们是怎样找到的。我们首先确定好要参观的场馆,然后利用场馆分布图,以现在的位置为观测点,确定方向和角度,再根据距离就能准确找到要去的场馆了。今天我们来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确定位置的方法,为学习新课作铺垫】板块二、探究新知1、介绍情境乐乐去大鸣山风景区游玩时迷失了方向,如果你是乐乐,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学生思考,说出方法)小伙伴外出时要注意安全。观察平面图,想一想,从大鸣山怎样回到大本营?你有什么办法?2、探讨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小组为单位交流:从大鸣山怎样回到大本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思考:(1)从哪回到哪?(2)用一个条件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吗?(3)用几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哪几个?小组为单位,用画一画的方式完成,指名汇报,是如何完成的?小结: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师:你能表示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吗?动手画一画,指名汇报:是如何完成的?先引导学生回答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观测点。观测点:大鸣山,画坐标系,标方向,量角度,量距离。再让学生答:大本营在大鸣山的北偏东45度方向上,量的距离5.6厘米,即距离大鸣山560米4、师:还有其它的表示方式吗?同桌交流讨论。课件出示方格图。师: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几个条件?(行和列,行和列也是两个数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大本营的位置,指名汇报,全班交流。生1:从大鸣山出发画出正东和正北方向,以一定长度为单位,画出正东和正北方向的垂线,宝塔、小清山和大本营恰好在垂线的交点上。生2:从大鸣山出发,向东走4格,再向北走4格就到大本营了。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棒,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板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8 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同伴交流,最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68 页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全班汇报,集体订正。3、完成教材第68 页练一练第3题。组织学生集体测量,填写。角度测量中允许有一定误差。(误差不超过2度)板块四、课堂小结我们大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找出了确定物体位置的办法,大家把探究的结果汇报一下吧。生1:在实际情况中,可自建参照系,确定物体的位置。生2:只要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就能够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生3:利用表格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组织学生积极观察、测量、交流,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物体的位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