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仿真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7364.shtml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四):一般违法与犯罪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一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①违反宪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民事违法行为 ④刑事违法行为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 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 A.不说谎 B.不违纪 C.不违法 D.不犯罪3.某晚报“法庭记录”专栏介绍的案件中,有人因违反交通法规被罚款,有人因欠朋友的债不还遭起诉,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 ) A.一般违纪行为和严重违纪行为 B.违反宪法、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 C.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D.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4.右图所示的漫画“都得奖”说明了( ) A.我国法律鼓励公民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B.我们既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C.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都是为了得奖 D.见义智为是未成年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5.我国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执法力度。下列因严重违法行为受到法律惩处的案例是( ) A.王某蛋糕店因不卫生而受到有关部门的罚款 B.张某多次销售掺假食品而被工商局吊销执照 C.江某出售变质酱鸭损害顾客健康而遭到索赔 D.姚某使用“地沟油”致人重病而被判刑并处罚金6.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侮辱、诽谤他人 ④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网民新编《中国人民过马路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大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改变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回答第7,8小题。21教育网7.这种无视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 ) 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民事违法行为 ④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各地的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行动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 A.批评建议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生命健康权9.最近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吸食摇头丸、冰毒等毒品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有半公开化的倾向。对青少年吸食毒品,正确的认识是( )21·cn·jy·com A.一种时尚,可以谅解 B.个人爱好,应当允许 C.生活小事,不予计较 D.违法行为,应当受法律制裁10.下列关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属于违法行为 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③都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④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某市初中生小赵因长期遭受同学小林对其实施的校园暴力,最终患上儿童期情绪障碍症。小赵父母以监护人的身份对小林提起诉讼。这一诉讼属于( )2·1·c·n·j·y A.公诉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刑事诉讼l2.犯罪与一般违法的最本质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是有( )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危害性 C.刑罚当罚性 D.民事赔偿性13.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 B.违反国家根本大法C.刑罚当罚性 D.刑事违法性14.刑事违法性是( ) A.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B.违法的法律标志 C.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D.犯罪的法律标志15.一切违法犯罪都难逃法律的制裁,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法不责众 B.法网恢恢,疏而不漏C.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D.法令行则国治国兴16.某乡镇采石场工人李某与杨某正在作业,一不法青年黄某前来敲诈,并手持木棒殴打李某,杨某上前劝阻无效后,遂抡起锄头把黄某手臂打断,李某得到解救,殴斗事件也停了下来。杨某的行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是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正义之举 ②属于正当防卫 ③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④应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中学生小丁暑期去某著名景点游览时,在一古石碑上刻下了“:XXX到此一游"几个字,管理人员发现后报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小丁被依法处罚。据此回答第1 7,1 8小题。21·世纪*教育网l7.小丁的行为属于( ) ①违纪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③犯罪行为 ④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8.小丁被依法处罚充分说明( )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②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标准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名言说明( )2-1-c-n-j-y ①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②从小应该培养法律意识,坚持不拘小节,不犯大错 ③小错一定会转变为大错,小恶一定会转变为大恶 ④违纪、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自尊自爱做防护,法律武器保平安;遇到侵害莫惊慌,灵活机智巧周旋……”,这首歌启示未成年学生( ) 21*cnjy*com ①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选择最佳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③遇到险情要沉着、机智,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④只要做到自尊自爱,就可以确保平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O分) 小张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进入初中后,认识了九年级一位“大哥”。受“大哥”的影响,小张经常旷课、抽烟、喝酒、上网吧。还在外做小偷小摸的勾当。班主任多次耐心教育,并请家长来校,要求一起做好教育工作,但小张父母以生意忙,抽不出间为由,不闻不问,后来,干脆让孩子辍学。1 5周岁那年,小张在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一位妇女钱包时被抓,后被判有期徒刑。【来源:21cnj*y.co*m】 (1)指出小张的经历中哪些是违反纪律的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 (2分)(2)分析小张与“大哥"持刀抢劫的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分)(3)从小张的事例中,青少年应吸取什么教训? (5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中国式过马路"(1)请你按照“指出违法事实——判断违法性质——找出法律依据”的思路,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进行分析,完成下表: (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有专家认为:过去,不论是“马车时代”还是“自行车时代",道路交通基本上是见缝插针、随心所欲,缺少交通文化。而如今,“汽车时代"已经来临,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文化却没有及时跟上……”www.21-cn-jy.com(2)你认为塑造这种现代交通文化,行人和司机应作怎样的共同努力? (4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陈女士在通过网银查询账户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4万多元,竟只剩下85元。而类似的储户失窃案件在该市连续发生几十起,被盗金额最高达200多万元。犯罪嫌疑人朱某最终被抓获并获刑1 3年。据朱某交代,他能屡次成功作案,是因为他掌握了3 OOO多条储户的个人详细的银行卡信息,包括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车辆情况,家庭住址等。这些信息都是他在网络上购得的。【出处:21教育名师】 (1)陈女士等储户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 (2分)(2)朱某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结合材料分析其行为的基本特征。 (5分)(3)假如你遇到类似材料中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情况,该怎么办? (3分)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O分) 【案情回顾】 刘大军,某校九年级学生,对起绰号侮辱他的丁小明一直耿耿于怀。刘大军想去游戏厅玩,但没有钱,便向丁小明索要,遭到拒绝。于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殴打了丁小明,致其重伤。 (本案例中的人物均为化名)21cnjy.com(1)从犯罪的基本特征说明法院判刘大军有罪的依据。 (4分) (2)张同学对丁小明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3分) (3)你能从王老师的话中获得哪些启示? (3分)25.阅读漫画“仗义”,回答问题。 (1 0分) (1)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貌似仗义,实非正义。为什么? (6分) (2)要让漫画中的主人公真正成为有正义感的人,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4分:26.阅读漫画“三步变奏曲",回答问题。 (1 O分) (1)根据漫画判断,主人公的“第三步"行为违法了什么法律?其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4分)(2)漫画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从法律和道德角度谈谈这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6分)www-2-1-cnjy-com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四):一般违法与犯罪参考答案选择题1.C 2.C 3.D 4.B 5.D 6.A 7.A 8.D 9.D 10.D 11.B 12.B 13.A 14.D 15.B 16.A 17.D 18.A l9.D 20.A非选择题配套仿真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7364.shtml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四):一般违法与犯罪知识梳理一、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1.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类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2.三类违法行为的比较 类别 含义违反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 危害程度 相同点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政法行政制裁一般违法行为其中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民法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法的行为 刑法刑事处罚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二、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1.刑法 (1)含义: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2)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罚犯罪的有力武器。2.犯罪及其三个特征 (1)犯罪的含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三个特征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犯罪是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刑事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3.刑罚 (1)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的一种强制方法。 (2)种类 ①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②附加刑:是补充主刑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异同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不同点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社会危害不大社会危害较大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承担民事责任或接受行政制裁应受到刑罚处罚处罚机关不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裁决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系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三、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1.依法自律的要求 (1)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尤其要远离“黄、赌、毒”.防患于未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诱惑。2.如何抵制不良诱惑(1)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2)培养健康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把自己的时间用在学习、锻炼和健康的娱乐上来。(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避开不良诱惑。 (4)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3.青少年怎样远离犯罪 (1)远离犯罪,要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 (2)远离犯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多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四):一般违法和犯罪.doc 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四):一般违法和犯罪(资料).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