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计原电池 化学电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能与电能”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化学反应规律的内容,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相比,“化学能与电能”概念的建构过程具有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价值,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重点学习的内容。该内容可以安排2课时。第1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原理之间的关系,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课时设计原电池与常见的化学电源。新课标的内容要求: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业要求: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并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因此,该节内容重点是要让学生体验作为不同角色的工作者,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已经从燃烧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时设计:通过简单原电池装置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等,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知道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的特点。3.掌握构成电池的要素,了解不同电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评价目标】1、科学探究:认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其原理,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2、创新意识:利用原电池原理能设计原电池。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会分析物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简易原电池装置的设计2.教学难点:简易原电池装置的设计五、教学方法情境引入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查阅资料法六、教学设计思路化学电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导出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电池的缺陷,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七、教学流程问题导入-水果电池思考-设计原电池-评价任务问题引入-化学电源-评价任务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八、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 设计原电池 [温故知新]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思考、回答[问题导入]近年来野外生存的真人秀节目在各大卫视频繁播放。某节目中野外生存达人用一个柠檬、一排铜钉和一排锌钉制作的水果电池用于野外生火。你是否也可以制作一个这样的“超级柠檬电池”呢?请根据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完成P37探究(小组实验): 阅读课本P37探究,完成分组实验[提出问题]通过该探究,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提示:可从水果的作用,电极材料的注意事项,不同材料做电极的效果等进行汇报) 思考、讨论、分享[评价任务] 1、2、3 完成评价任务环节二: 化学电源 [引入问题]生活中使用的电池都有哪些? 思考、讨论分别介绍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发展中的燃料电池等 学习、思考、讨论[评价任务]4、5 完成评价任务环节三: 课堂小结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电极类型判断 整理笔记板书设计十、课堂测评1.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作正极B.铜片上有气泡产生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2.几位同学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果种类和_____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该实验所用装置中,负极的材料是____ ,该装置将 转化为电能。能表明水果种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和 。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因素: 。3.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1) 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所示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图2所示反应为吸热反应C.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正极D.蓄电池充电时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关于化学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次电池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无法逆向进行,如锌锰干电池B.铅酸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充电电池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逆向进行D.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都是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池【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构成了原电池装置,Zn做负极,A错误;B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到Cu片上,溶液中氢离子在Cu片上得电子变成氢气,B正确;C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电子由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到正极,D错误。2.【答案】(1)电极间距离 (2)锌片;化学能 (3)2 、3 (4)电极材料、电极材料的横截面积、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同种水果的成熟程度、水果的个数等合理答案均可以。【解析】(1)、根据表格,可以知道研究内容除了种类还有电极之间的距离;(2)、该装置中,锌比铜更活泼,锌做负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为了测定水果种类对电流大小的影响,变量为水果,电极之间的距离应为不变量;(4)、电极材料、电极材料的横截面积、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同种水果的成熟程度、水果的个数等合理答案均可以。3.【答案】(1)2Fe3++Cu====2Fe2++Cu2+(2) 2Fe3++2e-====2Fe2+ Cu-2e-====Cu2+【解析】(1)、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表示的是铜与三氯化铁的反应(2)、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从反应可以得出失去电子的为金属铜,因此应将Cu设置为电池的负极,正极材料选择比Cu不活泼的金属或者非金属,例如碳棒,构成原电池装置后,电子从Cu片经过外电路流到C棒上,负极反应为:Cu-2e-====Cu2+,溶液中的铁离子到正极C棒上得到电子,化合价下降,得到产物亚铁离子,正极反应为:2Fe3++2e-====2Fe2+4.【答案】D【解析】A图1装置并未形成闭合回路,不是原电池装置,错误;B产物能量低于反应物,反应放热,错误;C锌锰干电池,锌做负极,错误;D蓄电池充电时,仍然需要电子的移动和得失,为氧化还原反应,正确。5.【答案】B【解析】A锌锰干电池为一次电池,是不可逆电池,正确;B蓄电池充电时,应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C充电电池放电后,充电电池反应将会逆向进行回到原来的物质,重复能自发放电的过程,正确;D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都是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池,正确。(编写:杨媛 修订:陈汉 申定: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