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元、角、分》说课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内容《元、角、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元、角、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来认识人民币。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2、从实践活动中知道1元=10角,并学会兑换人民币;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精神。4、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5、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三、说教学重难点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2、学会兑换人民币教学重点元与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四、说学情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功能。五、说教学策略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比如借助教材提供的买新书、买玩具等活动资源,教师可以把它做成课件,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这样把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教学设计理念依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态度我把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定为: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各国货币的图片和名称。(大家请看)鲜活的画面一下子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中国的钱叫什么呢?这样就引出今天的课题—认识人民币。(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时我捕捉具体可感的世界各国货币名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产生兴趣。板块二、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初步探究(第1步)我用课件依次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具体说说是怎样认识这些人民币的。在这个活动中会有学生出现不同的说法法,在此我会加以肯定和表扬。2、想象操作,深入探究(第2步)在学生认识人民币后,我用课件出示了一元、五角、一角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来辨别这两个钱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现行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类;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使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3、灵活运用,迁移类推(第3步)教学例2:首先让学生自由做换钱的游戏,游戏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推算出1元=10角。(板书:1元=10角)。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教师就像帮助小孩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能放手就放手。”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板块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这个环节中我用课件依次出示了想想做做中的4题,通过帮小猪购买面包,让孩子亲自去付钱,使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在快乐中进一步巩固了新知,提高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1元=10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1.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2.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了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