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教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教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
2.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3.文化发展要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4.融通各种资源的要求;
5.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2.科学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
3.公共参与: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教学难点: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
思考:《经典咏流传》为什么能深受人民喜爱?
(二)新课讲授
总议题: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议题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议学情境(展示材料):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一季已经于4月21日正式收官了。节目单期全国网收视率最高达1.47%,平均收视率为0.96%,豆瓣评分一度飙升至9.4分,创文化类节目新高。节目受到《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刊文点评,被写进“两会”政协提案,并作为中国原创模式代表在戛纳电视节推向全球,同时借助融合传播在新媒体平台呈“刷屏”之势,掀起全社会文化热潮。舆论称赞《经典咏流传》坚守艺术品质和文化立场,带给观众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唱响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的又一成功范例。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的话来说,这档节目是直接响应和落实了总书记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号召。《经典咏流传》原创“和诗以歌”模式,用推动电视文艺创作由“高原”走向“高峰”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新时代的新文化、新气象。
“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好做,因为大家都觉得是‘阳春白雪’,不够‘下里巴人’,要真正做好,确实是很艰难。”央视导演田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此说到。参与节目的研发和制作,常常让她带着焦虑熬到凌晨三四点,但她仍然乐于在这条路上坚持。有一天,她发现自己9岁的女儿能够轻松背诵并唱出《明日歌》、《墨梅》这样的诗词,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和成就感,让她暂时忘记了节目制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疲惫。
女儿能够迅速掌握这些古诗词,并不是因为接受了专门的古诗词听读训练,而是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些传统知识。田梅在担任《经典咏流传》制片人和总导演期间,每天都会听大量的诗词音乐小样,观看无数遍节目样片。而陪伴在一旁的女儿,在不知不觉中也渐渐学会了这些诗词歌曲。
谈到《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的创作目的,田梅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也是希望有一些正面的,积极引导青少年内在价值观的东西。”为此,整个团队筹备了两年的时间,从诗词选择、歌曲创作、艺人邀请,到舞美布局、灯光大屏、内容策划……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我们这个项目,积聚了国内最好的团队。就是这样的一个舞台,当你告诉他,我做的是一件什么事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特别真诚,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在做。我们肯定是希望在这个市场上没有太多负面,更多的是一些正面的积极地引导。”她说。
议学任务:《经典咏流传》对文化发展有什么启示?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总体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具体要求:(1)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原因: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2)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原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要求: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议题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议学情境:
《山海情》的山是宁夏的山,海是福建的海。油彩般的黄土地和湛蓝大海,扑面而来的是漫天黄沙和潮湿海风,耳边萦绕的是朴实乡音。这部剧所营造的时代感和亲切的“土味”,将观众拉回福建对口协助宁夏脱贫的岁月。
从贫瘠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的移民们,从无到有地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村干部马得福操心着通电、灌溉用水等民生问题,也担忧着全村人的命运。在他最迷茫的时刻,福建对口援助宁夏的扶贫事业,建立闽宁村,一批福建干部、技术人员来到闽宁镇与村民同奋斗,村里的年轻人也通过劳务输入、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梦想。
区别于过去主旋律题材说教、空洞、虚假等问题,《山海情》的好看在于贴地。剧集一开始便直面贫穷:三兄弟一条外裤轮着穿;扶贫的珍珠鸡被村民们瓜分吃掉;为了一头驴、两口水窖葬送女儿的幸福,在极端贫困下,人们很难用长远目光看问题。
议学任务:为什么《山海情》电视剧能够广泛推广?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每一种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2.文化发展要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议题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议学情境:
自2021年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成功"破圈"之后,主创团队用"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思路,连续两年制作"中国节日"系列,打造了多个"文化爆款"。今年的河南春晚也继续迎合期待,为全国观众、网友贡献了多个创新节目。
以“传统文化”、“科技赋能”、“喜庆团圆”为关键词的2023河南春晚,延续了以往“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内核,以传统文化为菜品,以高科技手段为作料,烹制出中国几千年传统中的典雅、悠扬、繁复、开阔的韵味。
其中,《天地新·万物兴》运用实景拍摄、AR(增强现实)及三维CG技术等多媒体手段,再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上古神话奇观。《凤舞九霄》由舞蹈家杨舞和AI角色瑞儿共同演绎。这个作品运用了动态捕捉等技术,让虚拟人物和真人演员"破次元"交互共舞,三维CG技术制作的凤尾舞裙生动华丽,让众多网友直呼惊艳。《祥瑞福远》请来国乐艺术家和知名舞者,结合服装造型和AI智能动画特效,分别化身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花卉、瑞兽,同样传达了中国式的美好祝愿。
议学任务:河南卫视节目为什么能出圈?
学生讨论回答:
1.融通各种资源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⑴原则: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⑵做法: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⑶成果: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拓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就是不忘初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吸收外来”,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则与遵循。
“面向未来”,就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前景,准确判断世界文明发展趋势,传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同时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创造。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2022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建设,需要围绕举旗定向、人民至上、知行合一的逻辑理路,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可见学习党史有利于( )
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历史观 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④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大江大河、高原湖泊、雪峰雨林都是故事。某新媒体科普公众号专注于从地理视角讲述中国,汇集了严谨与浪漫、逻辑与想象、辽阔与深入,其作品受到海内外读者喜爱。该新媒体科普公众号的成功,在于( )
①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完善了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③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交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自1987年创办以来,中国艺术节始终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艺术惠民活动和特色文旅活动,致力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国家开展艺术惠民活动是基于( )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②人民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
④坚定人民的理想信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23年央视兔年春晚舞台上,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惊艳亮相,深受青睐。节目是以VR三维绘制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眸与致敬。节目中,根据《山海经》《抱朴子》《史记》《礼记》《庄子》《说文》等古籍设计的凤凰、麒麟、白泽、鲲、角端六种神兽形象,又结合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文化传播手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②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立足传统与现代结合点,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A 2.B 3.C 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