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期末监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期末监测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期末监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
1.(2020八上·长兴期末)Python 语句:fruits=[“apples”,”bananas”,“pears”],fruits的数据类型是(  )。
A.字符串型 B.列表 C.整型 D.浮点型
【答案】B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依题意fruits的数据类型是列表。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数据类型。Python数字类型主要包括int(整型)、long(长整型)和float(浮点型),List列表。
2.(2023八上·长兴期末)Python 中创建的程序文件扩展名为(  )。
A..py B..ppt C..psd D..txt
【答案】A
【知识点】程序的保存及文件扩展名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创建的程序文件的扩展名通常是.py。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文件扩展名。Python解释器需要通过.py扩展名来区分可执行文件和普通文本文件。当我们在终端中执行一个Python程序时,会使用python命令,并且需要指定要执行的.py文件。除了.py文件,Python还支持其他文件格式,如.ipynb(Jupyter Notebook文件)、.pyw(Python窗口化应用程序文件)等。同时,在Python中还有许多常见的标准库和第三方库,通过使用这些库,可以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
3.(2023八上·长兴期末)str=" Hello world!", 那么str[-4]和str[-4:]的值分别为(  )。
A.“o”,“rld!" B.“o”,“Hello wo”
C.“1”,“orld" D.“r”,“rld!”
【答案】D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str[-4]表示字符串str中从右往左数第4个字符,即字符“r”;而str[-4:]表示字符串str中从右往左数第4个字符及其右侧的所有字符,即“rld!”。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字符串的索引和切片操作。字符串的索引:索引正向从0开始递增,反向从-1开始递减。
字符串的切片操作:
格式:[start: end: step]。
功能:返回从索引位置start到索引位置end且以step为步数的子序列(不包含索引位置end的元素)。
4.(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Python表达式的值为数值5的是(  )。
A.int(5.6) B.len([1,2,3,5])
C.str(5) D.abs(float(-5))
【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选项A:int(5.6)表示将浮点数5.6转换为整数,由于向下取整的规则,其值为5。选项B:len([1,2,3,5])的值为4,因为[1,2,3,5]列表中元素的个数为4。选项C:str(5)的值为字符串类型的"5",因为str()函数可以将任意类型的对象转换为字符串类型,包括数字。选项D:abs(float(-5))的值为5.0,因为abs()函数可以返回一个数的绝对值,float()函数可以将一个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类型,-5取绝对值的结果仍为5,再转换为浮点数类型为5.0。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表达式与函数。int()函数可以将指定的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整数类型。如果转换的对象是浮点数,则向下取整;如果转换的对象是字符串,则要求字符串表示的必须是整数形式,否则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int()函数还可以接受第二个参数,用于指定转换的进制数,默认为10进制。
5.(2023八上·长兴期末)若x是整型变量,下列选项中,与表达式not (x>=3 and x<8) 等价的是(  )。
A.x<3andx>=8 B.not x>=3 and not x< 8
C.x>=3 or x<8 D.x<3 or x>=8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not (x>=3 and x<8) 可以转换为 not x>=3 or not x<8,进一步化简为 x<3 or x>=8,因此选项D与原表达式等价。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表达式。Python中的逻辑运算符包括not、and、or。其中not是一元运算符,对一个表达式取反,即将True变为False,将False变为True;and和or是二元运算符,用于连接两个表达式,返回一个布尔值。and运算符表示逻辑与,只有两个表达式都为True时才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or运算符表示逻辑或,只要有一个表达式为True就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在Python中,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not、and、or。如果表达式中有多个逻辑运算符,建议使用括号明确优先级,避免出现歧义。
6.(2023八上·长兴期末)关于“a=b”和“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和“a==b”都是赋值语句
B.“a=b”为赋值语句,“a==b”为关系表达式
C.“a=b”和“a==b”都是关系表达式
D.“a=b”为关系表达式,“a==b”为赋值语句
【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解析】【解答】赋值语句用于将一个值或表达式的结果存储在变量中,例如“a=b”表示将b的值赋给变量a。而关系表达式用于比较两个值或表达式的结果是否相等,例如“a==b”表示判断变量a的值是否等于变量b的值。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赋值语句与关系表达式。将确定的数值赋给变量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关系表达式是指计算机程序中用关系运算符将两个表达式连接起来的式子。
7.(2023八上·长兴期末)执行下列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if 3*4>10:
a=1
else:
a=2
print (a)
A.1 B.2 C.True D.False
【答案】A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程序代码,首先进行条件判断,3*4>10的结果为True,因此执行if语句块,将变量a赋值为1。最后输出变量a的值,即1。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程序中的条件判断和变量赋值。在Python中,if语句用于条件判断,语法为“if 条件语句:”,其中冒号表示代码块的开始,条件语句返回True时执行代码块中的语句。else语句用于在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另外的代码块,语法为“else:”。在Python中,使用缩进来表示代码块的层次结构,因此需要注意代码块的缩进方式和空格数。
8.(2023八上·长兴期末)表达式1<3>2的结果是(  )。
A.True B.False C.3 D.none
【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根据Python的运算符优先级,<和>的优先级相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执行,因此表达式1<3>2等价于(1<3) and (3>2),即判断1是否小于3,同时判断3是否大于2,两个条件都必须满足才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因为1小于3,且3大于2,因此整个表达式返回True。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比较运算符。Python中的比较运算符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这些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或者是否相等,并返回True或False。在Python中,使用and和or运算符可以对多个条件进行逻辑运算,其中and表示“与”关系,or表示“或”关系。当多个条件同时满足时,and返回True;当多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时,or返回True。
9.(2021七下·日照期末)下列表达式结果为真(True)的是(  )
A.3<5 or 4>5 B.9>2 and 0
C.not 16>15 D.20<19 and 87>100
【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3<5成立,只要满足一个结果返回为真;选项B:and后面没有表达式,错误;选项C:取反后结果为假;选项D: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20<19不成立,返回结果为假。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逻辑表达式。用逻辑运算符将关系表达式或逻辑量连接起来的有意义的式子称为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值是一个逻辑值,即“true”或“false”。or表示二者满足其一,条件表达式就能成立;and表示二者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才能成立;not是取反。
10.(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描述算法的流程图符号中属于输入输出符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流程图表示
【解析】【解答】选项A:执行框;选项B:起止框;选项C:输入输出框;选项D:判断框。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流程图的符号及其含义。除了输入输出框以外,流程图中的其他符号含义如下:
起止框:用来表示算法或流程的开始和结束点,通常用椭圆形表示。
判断框:用来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通常用菱形表示。
执行框:用来表示算法中的操作步骤,通常用矩形表示。
11.(2023八上·长兴期末)用算法描述每户月电费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算法可以用流程图描述。
B.解决该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C.“用符号表示用 电量及收费标准,用以表示计费公式。”这一环节属于抽象与建模。
D.“①输入月用电量,②根据标准计算费用,③输出计算结果。”这一环节属于设计算法。
【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该算法可以用流程图描述,故选项A正确;
解决该问题的算法不是唯一的,可以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或计算公式来计算每户月电费用,而这些计费标准或计算公式可能会因时间、地域或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故选项B错误;
“用符号表示用电量及收费标准,用以表示计费公式。”这一环节属于抽象与建模,因为在该环节中,我们将具体的用电量和收费标准进行符号化表示,以便于进一步建立计费公式,故选项C正确;
“①输入月用电量,②根据标准计算费用,③输出计算结果。”这一环节属于设计算法,因为在该环节中,我们按照计费的流程和逻辑,设计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和执行顺序,实现了计费过程的自动化,故选项D正确。
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算法设计和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算法可采用多种描述语言来描述,各种描述语言在对问题的描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伪代码,也可使用程序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可以清晰地表达算法的执行流程和逻辑
12.(2023八上·长兴期末)有Python程序代码如下:
n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n:"))
if n<0 :
s=0
elif n<16:
s=n**2
else :
s=n **3
print(s)
若要测试所有分支程序代码是否正确,下列数据中合适的一组是(  )。
A.-5,0,16 B.0,16,25 C.-2,16,25 D.0,15,25
【答案】A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程序可知,要测试所有分支程序代码是否正确,需要在输入n后,分别用n为-5,0和16来执行程序,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A选项中给出的数据为-5,0和16,可以覆盖所有的分支情况。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分支结构程序分析。根据给出的代码,程序流程如下:
1.首先要求输入一个整数n;
2.根据输入的整数n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分支程序:
(1) 如果n小于0,那么s赋值为0;
(2) 如果n在0到15之间,那么s赋值为n的平方;
(3) 如果n大于等于16,那么s赋值为n的立方;
3.最后输出s的值。
13.(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不属于算法的控制结构的是(  )。
A.顺序结构 B.树形结构 C.循环结构 D.分支结构
【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都属于算法的控制结构,而树形结构不属于算法的控制结构。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控制结构。控制结构是算法中用于控制程序执行流程的语句或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等。顺序结构是指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不进行跳转或循环,是最简单的控制结构。循环结构是指程序根据循环条件反复执行一段代码,通常有while循环和for循环两种形式。分支结构是指程序根据条件进行选择性执行,常用的分支语句有if语句、if-else语句和if-elif-else语句等。树形结构是一种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每个节点可能有多个子节点,形成分层结构。树形结构通常用于描述一些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如文件系统、组织架构等。
14.(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不能表达“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的python表达式是(  )。
A.100=120)
C.not (v<=100) and v<120 D.not(v<=100 and v>=120)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A选项:100 < v < 120可以表示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B选项:使用not运算符对v <= 100或v >= 120的结果取反,也就是v > 100 and v < 120的结果,可以表示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C选项:使用了not运算符和and运算符,意思是v不小于100且小于120,可以表示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D选项:表达式中v<=100 and v>=120为假,not(v<=100 and v>=120)为全真,不能表达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表达式。在Python中,逻辑运算符包括and、or和not。其中,and表示“且”,or表示“或”,not表示“非”。在使用逻辑运算符时,需要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避免因为运算符使用不当而产生错误的结果。除了逻辑运算符外,Python还提供了比较运算符和身份运算符等不同类型的运算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算符进行操作。
15.(2023八上·长兴期末)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①调试运行②算法设计③编写程序④分析问题,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和目标,然后进行算法设计和编写程序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调试运行,检查程序是否符合预期。最后,还需要对整个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并进行改进。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是循环迭代的。例如,在算法设计阶段可能需要多次修改和优化算法,编写程序时可能需要不断进行调试和测试,分析问题阶段也可能会反过来影响算法设计和编写程序。因此,对于复杂的问题,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需要灵活应变和不断调整。
16.(2023八上·长兴期末)在Python中表示注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注释与缩进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用井号(#)来表示注释。当在代码中添加一个#时,#后面的内容将被视为注释,而不是Python代码的一部分。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注释。注释是为了帮助代码维护者理解代码的作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Python中的注释有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两种方式。单行注释在井号后面添加注释内容,多行注释可以用一对三引号(''' 或 """)括起来,中间添加注释内容。多行注释通常用于对函数、类或模块的功能进行解释说明。
17.(2023八上·长兴期末)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至第14位是个人的出生年月信息,如果将身份证号码写成字符串形式,如id=“330522200806012412”,那么我们可以用切片的方式取出出生年月,正确的方法是(  )。
A.id[6:14] B.id[7:14] C.id[6:15] D.id[7:15]
【答案】A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至第14位表示出生年月信息,而切片操作是左闭右开区间,所以要取出出生年月的信息,应该取第7位至第14位,即id[6:14]。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符串切片。字符串切片也就是截取字符串,取子串。
字符串和列表的切片操作:
格式:[start: end: step]。
功能:返回从索引位置start到索引位置end且以step为步数的子序列(不包含索引位置end的元素)。
18.(2023八上·长兴期末)有如下程序段:
a=12
b=54
a=a+b
b=a-b
a=a-b
该程序段执行后,变量a,b的值分别是(  )。
A.12,54 B.54,12 C.12,12 D.54,54
【答案】B
【知识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解析】【解答】程序段中,首先给变量a赋值为12,变量b赋值为54。然后通过三行代码将变量a和b的值互换。第一行代码:a=a+b,此时a的值为66(12+54)。第二行代码:b=a-b,此时b的值为12(66-54)。第三行代码:a=a-b,此时a的值为54(66-12)。所以,最终变量a的值为54,变量b的值为12。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顺序结构程序分析。本题中,使用了三个变量来实现变量值的互换,实际上还可以使用更加巧妙的方法实现这个功能,例如使用加减法、位运算等。这些方法在实际编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9.(2023八上·长兴期末)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右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变量a,b的值分别是(  )。
A.3,5 B.8,5 C.8,13 D.21,13
【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流程图表示
【解析】【解答】首先将a赋值为1,b赋值为2;此时b<8成立,a=a+b=3,b=a+b=5;此时b<8成立,a=a+b=8,b=a+b=13;此时b<8不成立,结束流程,因此变a,b的值是8,13。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流程图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流程图,从流程图中得出计算的类型与数据步步分析得出结果。
20.(2023八上·长兴期末)已知列表list1=[3,4, "5", 56],则表达式“print(5 in list1)” 运行后结果为(  )。
A.True B.False C.1 D.0
【答案】B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该表达式用于判断数字5是否在列表list1中出现。根据题目给出的列表list1,包含3、4、"5"和56这4个元素。由于列表list1中没有数字5这个元素,因此表达式的结果为False。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中列表的基本操作和in关键字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数字5和字符串"5"在视觉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在Python中是不同的类型。
21.(2020九上·长兴期末)int(-5.24)的值是(  )。
A.-5 B.-5.14 C.-6 D.5.24
【答案】A
【知识点】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使用 int(  )将小数转换为整数,小数取整会采用比较暴力的截断方式,即向下取整。(注:5.5向上取整为6,向下取整为5)。-5.24向下取整为-5。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内置函数int(  )。正常情况下 int(5.5) 结果为5。如果想要让其按照人类的思维“四舍五入”,5.4 “四舍五入”结果为:5,int(5.4+0.5) == 5。5.6 “四舍五入”结果为:6,int(5.6+0.5) == 6。
22.(2021九下·岚山开学考)在python中,range(6)生成的序列是(  )
A.1,2,3,4,5,6 B.0,1,2,3,4,5,6
C.0,1,2,3,4,5 D.1,2,3,4,5
【答案】C
【知识点】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range(  )函数格式: range([start,] stop[, step]);参数:起始值(缺省为0),终值(但不包括),步长(缺省为1)。range(6)表示从0开始,到6终止(不包含6),步长为1,输出0,1,2,3,4,5。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range(  )函数的功能。range(  )函数的功能:创建一个整数列表。
23.(2020九上·长兴期末)下面程序中, 语句print (i)共执行了几次(  )
for i in range(5) :
print(i)
A.3 B.4 C.5 D.6
【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 range(5)等价于range(0, 5); 是[0, 1, 2, 3, 4] ,所以一共执行了5次。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 Python中内置函数range()。range() 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可迭代对象(类型是对象),而不是列表类型。
range(stop)
range(start, stop[, step])
参数说明:
start: 计数从 start 开始。默认是从 0 开始。例如range(5)等价于range(0, 5);
stop: 计数到 stop 结束,但不包括 stop。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没有5
step:步长,默认为1。例如:range(0, 5) 等价于 range(0, 5, 1)
24.(2020九上·长兴期末)求1到20的所有数的和,请在方框处补充完成代码(  )。
s=0
for i in range(1,21) :
s=
print (s)
A.i B.s-i C.2*i D.s+i
【答案】D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 range(1,21) 从1到20范围内的和,遍历1到20,求和,用加法。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for循环和内置函数range()。for i in range(1,21) 计数从1开始,到21结束,但不包括21。
range(  )函数
格式: range([start,] stop[, step])。
功能:创建一个整数列表。
参数:起始值(缺省为0),终值(但不包括),步长(缺省为1)。
25.(2020九上·长兴期末)执行下列程序,运行结果是(  ) 。
x=0
for i in range(6):
for j in range(7):
x=x+1
print (x)
A.13 B.14 C.42 D.12
【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range(6) 是[0,1,2,3,4,5], range(7) 是[0,1,2,3,4,5,6]。for循环中,i=0时,第一次遍历j,i=1时,第二次遍历j。i=5时,j遍历了7次,x=x+1,得出x=42。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for循环和内置函数range(  )。for循环可以遍历任何序列的项目,如一个列表或者一个字符串。 遍历数字序列,可以使用内置range()函数。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2023八上·长兴期末)在Python中可以用else作为变量名。(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else是一个保留关键字,用于控制流程中的条件分支,不能用作变量名。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的变量。变量命名规则:
①变量名要以字母、汉字、数字、下划线命名,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②变量名不能与对象、属性、操作名相同,也不能与保留字相同,例如:if不能作为变量名。
③变量名应尽量简单易懂。
在Python中,保留关键字包括and,as,assert,break,class,continue,def,del,elif,else,except,False,finally,for,from,global,if,import,in,is,lambda,None,nonlocal,not,or,pass,raise,return,True,try,while,with,yield等。
27.(2023八上·长兴期末)Python使用缩进来体现代码之间的逻辑关系。(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注释与缩进
【解析】【解答】缩进使得Python代码看起来更加整洁、易读,同时也保证了代码块之间逻辑关系的清晰。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的缩进。PPython使用缩进来表示代码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使用花括号或关键字结束。缩进的空格数必须一致,通常是4个空格或1个Tab键。
28.(2023八上·长兴期末)Python中注释也参与程序运行。(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注释与缩进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注释是用来解释代码或添加程序的说明信息,不会参与程序运行。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的注释。在Python中,单行注释使用#符号,而多行注释使用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将注释括起来。注释在程序中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29.(2023八上·长兴期末)float ()函数可以将数值转换为浮点型数据。(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float()是Python内置函数之一,用于将一个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当参数为数值时,它会返回浮点数,而当参数为字符串时,它会尝试将字符串解析为浮点数,如果无法解析则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内置函数。除了float(),Python中还有其他内置函数可以进行数据类型转换,例如int()可以将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整数,str()可以将任意类型的数据转换为字符串。此外,Python中还支持强制类型转换,例如使用int()强制将浮点数转换为整数,这将会截断小数部分并保留整数部分。
30.(2023八上·长兴期末)多分支结构中只有if和elif的条件不成立时才会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格式
【解析】【解答】多分支结构包括if、elif和else三部分,只有if和elif的条件不成立时才会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else语句表示所有的条件都不成立时执行的代码块。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多分支结构。Python中,条件语句包括if语句、if...else语句、if...elif...else语句等。多分支结构可以通过if...elif...else语句实现,根据条件不同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在if语句中,可以只有if语句,也可以有if...else语句;在if...else语句中,只有两种情况,分别是if和else;在if...elif...else语句中,可以有多个elif语句,根据条件不同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31.(2023八上·长兴期末)无论input接收任何的数据,都会以字符串的方式进行保存。(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input()函数是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并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保存。因此,无论用户输入的是数字、字符串、布尔值等任何类型的数据,input()函数都会将其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保存。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内置函数。如果需要将input()函数接收的字符串转换为其他类型的数据,可以使用相应的类型转换函数,如int()、float()等。例如,int(input())可以将接收的字符串转换为整数类型的数据。
32.(2023八上·长兴期末)分支结构中的条件返回值只能为True或False.(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格式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非零数值、非空字符串、非空列表、非空元组等都会被转换为True,而0、空字符串、空列表、空元组等会被转换为False。因此分支结构中的条件返回值只能为True或False。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支结构。在Python中,可以使用bool()函数将任意类型的值转换为布尔类型,返回值为True或False。另外,在逻辑运算中,and、or、not等操作符也会返回布尔类型的值。
33.(2023八上·长兴期末)使用input ()函数获取数据时,若在键盘输入数字123,获取的数据是整数123.(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若在键盘上输入了数字123,获取到的数据也是字符串类型的'123'。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函数。在Python中,使用input()函数获取的数据类型总是字符串类型。如果要将获取到的字符串转换成整数类型,需要使用int()函数进行转换。数据类型转换时需要注意数据类型之间的兼容性。
34.(2023八上·长兴期末)print ()函数可以同时输出多个对象。(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print()函数可以同时输出多个对象,用逗号隔开即可。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print()函数的使用。print()函数输出的多个对象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字符串、数字等。
35.(2023八上·长兴期末)for循环中range (5)和range(1,6)循环的次数不一样。(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当使用range(5)时,其会生成一个从0到4的整数序列,循环次数为5次。而当使用range(1,6)时,其会生成一个从1到5的整数序列,循环次数也为5次,即与range(5)循环的次数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range()函数中的end值是不包含的,因此实际生成的序列是1, 2, 3, 4, 5-1=4,即从1到4的整数序列。因此,虽然两者生成的序列不同,但在for循环中循环的次数是相同的。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range()函数。在Python中,range()函数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常用于for循环中,其基本语法为range(start, end, step),其中start表示序列的起始值,end表示序列的结束值(不包含end),step表示序列的步长,默认值为1。
三、综合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36.(2023八上·长兴期末)读程序写结果
⑴sum=0 for i in range(10): sum+=i i=i+1 print (sum) 输出结果:    ⑵c=0 for i in range(1,21): if i%3==0 or i%5==0: c+=1 print(c) 输出结果:   
⑶s="中国China" if len(s)<=5: t=s else: t=s[0:4] print(t) 输出结果:    ⑷s=0 for i in range(1, 10) : if i%3==0: s=s+1 else: s=s+2 print(s) 输出结果:   
【答案】45;9;"中国Ch";12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1)该程序先将sum赋值为0,然后用for循环遍历range(10),即0到9之间的整数,每次循环将i加到sum上。最后输出sum的值。sum依次加上0、1、2、3、4、5、6、7、8、9,因此sum的值为0+1+2+3+4+5+6+7+8+9=45。故答案为:45.
(2)该程序先将c赋值为0,然后用for循环遍历range(1,21),即从1到20之间的整数,每次判断当前的i是否是3或5的倍数,若是,则将c加1。最后输出c的值。在1到20之间,有3、5、6、9、10、12、15、18、20这9个数是3或5的倍数,因此c的值为9。故答案为:9。
(3)该程序先将s赋值为"中国China",然后判断s的长度是否小于等于5,若是,则将t赋值为s,否则将t赋值为s的前4个字符。最后输出t的值。由于s的长度大于5,因此t的值为s的前4个字符,即"中 国Ch"。故答案为:"中国Ch"。
(4)该程序先将s赋值为0,然后用for循环遍历range(1,10),即从1到9之间的整数,每次判断当前的i是否是3的倍数,若是,则将s加1,否则将s加2。最后输出s的值。当i=1时,s=0+2=2;当i=2时,s=2+2=4;当i=3时,s=4+1=5;当i=4时,s=5+2=7;当i=5时,s=7+2=9;当i=6时,s=9+1=10;当i=7时,s=10+2=12;当i=8时,s=12+2=14;当i=9时,s=14+1=15。因此最后s的值为12。故答案为:12。
【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在Python中,循环结构有for循环和while循环两种。for循环可以用来遍历序列类型,如列表、字符串等,它可以执行固定次数的循环。而while循环则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一直执行循环,可以用于执行未知次数的循环。分支结构有if语句、if-else语句和if-elif-else语句等。if语句用于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如果为真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否则跳过该代码块。if-else语句则在if语句的基础上增加了否定情况下的执行代码块。if-elif-else语句则可以对多个条件进行判断,每个条件有对应的执行代码块。
37.(2023八上·长兴期末)输入圆的半径r,求圆的周长c、面积s。
(1)参考代码如下,完成以下填空。
r=   (input( “请输入圆的半径:”)) #输入圆的半径,转为浮点型数据
pi=3.14
c=   #计算周长
s=   #计算面积
print(“圆的周长是”,c,“,面积是”,s)
(2)运行程序时,可执行编辑窗口里的“   ”——“ RunModule”命令,或使用快捷键   。
【答案】(1)float;2*pi*r;pi*r**2或pi*r*r
(2)Run;F5
【知识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工具
【解析】【解答】(1)要将输入的圆的半径转换为浮点型数据,可以使用float()函数来实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为:2*pi*r;圆的面积为:pi*r*r。故答案为:float、2*pi*r、pi*r*r。
(2)运行程序时,可以使用可执行编辑窗口里的“Run”-“RunModule”命令,或者使用F5快捷键也可以。故答案为:Run、F5。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输入输出、变量、算术运算以及如何运行程序。在Python中,可以通过导入math库来使用圆周率π。
38.(2023八上·长兴期末)一个三位数的自然数,每个位上的数字的三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1*+5*+3*=153.这样的数叫“水仙花数”。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lst=[]#初置空列表,用于存放水仙花数
   #用for循环遍历所有三位数
a=   #取个位
b=   #取十位
c=i//100#取百位
if    #如果a'+b'+c°等于i本身
lst. append(i)#将i添加到列表中
print(1st)#输出列表
【答案】for i in range(100,1000):;i%10;i//10%10;a**3+b**3+c**3==i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1) 使用 for 循环遍历所有三位数,使用 range(100, 1000) 作为循环的范围。故答案为:for i in range(100,1000)。
(2)取出三位数 i 的个位,使用取模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故答案为:i%10。
(3)取出三位数 i 的个位,使用取模运算和整除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故答案为:i//10%10。
(4)判断这个数是否是水仙花数,即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三次幂之和是否等于该数本身。如果是,将该数添加到列表 lst 中。故答案为:a**3+b**3+c**3==i。
【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程序通过for循环遍历所有三位数,然后分别取出这个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并计算它们的三次幂之和是否等于这个三位数本身。如果相等,就将这个三位数添加到lst列表中。最后输出这个列表。
39.(2023八上·长兴期末)学校运动会比赛取得前六名成绩,其中第一名得7分,第二名得5分,第三名得4分,第四名得3分,第五名得2分,第六名得1分。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mc=   (input("输入名次(1~6):")) #将获取的名次转为整型
1st=[7,5,4,3,2,1] #将得分存放在列表中
if mc>=1    mc<=6: #如果名次在1~6名之间
df=    #利用索引位置取出相应得分,赋值给变量df
print("得分:",   ) #输出得分df
else:
print("输入的名次不在范围内!")
【答案】int;and;lst[mc-1];df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常见的数据结构
【解析】【解答】(1)若要将input()输入的数据转换为整型,可使用int(input())进行转换。故答案为:int。
(2)名次在1~6名之间,条件mc>=1和mc<=6都需要成立,因此需要使用and进行连接。故答案为:and。
(3)列表中的元素从0开始计数,因此要减1。故答案选:lst[mc-1]。
(4)得分保存在df变量中,输出df即可。故答案为:df。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条件语句的运用,以及对列表的基本操作。列表的索引:索引正向从0开始递增,反向从-1开始递减。
40.(2023八上·长兴期末)某城市居民用水收费标准如下:第一阶梯水量为每户每年0至220立方米(含220立方米),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第二阶梯水量为每户每年220至300立方米(含300立方米),综合水价为4.83元/立方米:第三阶梯水量为每户每年300立方米以上的部分,综合水价为5.83 元/立方米。
用t表示当年用水量(单位:立方米),用f表示当年水费(单位:元),f和t的关系如下表达式所示:
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t=float(input("输入当年用水量:"))
f=0
if     :
f=3.45*t
elif 220   
   
f=3.45*220+4.83*80+5.83* (t-300)
print("您的当年水费为:",f,"元")
【答案】t<=220;3.45*220+4.83*(t-220);else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1)如果用水量t不超过220立方米,那么所用水量的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因此水费f为3.45 * t。故答案为:t<=220。
(2)如果用水量在220立方米和300立方米之间,那么前220立方米的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超出220立方米的部分的综合水价为4.83元/立方米。因此,我们可以先计算前220立方米的水费,即3.45 * 220,然后计算超出220立方米的部分所需的水费,即4.83 * (t - 220),最后将两者相加即可得到总水费f。故答案为:3.45*220+4.83*(t-220)。
(3)如果用水量超过300立方米,那么前220立方米的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220到300立方米的部分的综合水价为4.83元/立方米,超出300立方米的部分的综合水价为5.83元/立方米。因此,我们可以先计算前220立方米的水费,即3.45 * 220,然后计算220到300立方米的部分所需的水费,即4.83 * 80,最后计算超出300立方米的部分所需的水费,即5.83 * (t - 300),最后将三者相加即可得到总水费f。故答案为:else。
【分析】本题考查分支结构程序的设计。本题程序先获取用户输入的当年用水量t,并将水费f初始化为0。然后,使用if-elif-else条件语句,根据用水量t判断其所处的阶梯,从而计算出水费f。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期末监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
1.(2020八上·长兴期末)Python 语句:fruits=[“apples”,”bananas”,“pears”],fruits的数据类型是(  )。
A.字符串型 B.列表 C.整型 D.浮点型
2.(2023八上·长兴期末)Python 中创建的程序文件扩展名为(  )。
A..py B..ppt C..psd D..txt
3.(2023八上·长兴期末)str=" Hello world!", 那么str[-4]和str[-4:]的值分别为(  )。
A.“o”,“rld!" B.“o”,“Hello wo”
C.“1”,“orld" D.“r”,“rld!”
4.(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Python表达式的值为数值5的是(  )。
A.int(5.6) B.len([1,2,3,5])
C.str(5) D.abs(float(-5))
5.(2023八上·长兴期末)若x是整型变量,下列选项中,与表达式not (x>=3 and x<8) 等价的是(  )。
A.x<3andx>=8 B.not x>=3 and not x< 8
C.x>=3 or x<8 D.x<3 or x>=8
6.(2023八上·长兴期末)关于“a=b”和“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和“a==b”都是赋值语句
B.“a=b”为赋值语句,“a==b”为关系表达式
C.“a=b”和“a==b”都是关系表达式
D.“a=b”为关系表达式,“a==b”为赋值语句
7.(2023八上·长兴期末)执行下列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if 3*4>10:
a=1
else:
a=2
print (a)
A.1 B.2 C.True D.False
8.(2023八上·长兴期末)表达式1<3>2的结果是(  )。
A.True B.False C.3 D.none
9.(2021七下·日照期末)下列表达式结果为真(True)的是(  )
A.3<5 or 4>5 B.9>2 and 0
C.not 16>15 D.20<19 and 87>100
10.(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描述算法的流程图符号中属于输入输出符号的是(  )。
A. B.
C. D.
11.(2023八上·长兴期末)用算法描述每户月电费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算法可以用流程图描述。
B.解决该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C.“用符号表示用 电量及收费标准,用以表示计费公式。”这一环节属于抽象与建模。
D.“①输入月用电量,②根据标准计算费用,③输出计算结果。”这一环节属于设计算法。
12.(2023八上·长兴期末)有Python程序代码如下:
n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n:"))
if n<0 :
s=0
elif n<16:
s=n**2
else :
s=n **3
print(s)
若要测试所有分支程序代码是否正确,下列数据中合适的一组是(  )。
A.-5,0,16 B.0,16,25 C.-2,16,25 D.0,15,25
13.(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不属于算法的控制结构的是(  )。
A.顺序结构 B.树形结构 C.循环结构 D.分支结构
14.(2023八上·长兴期末)下列不能表达“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的python表达式是(  )。
A.100=120)
C.not (v<=100) and v<120 D.not(v<=100 and v>=120)
15.(2023八上·长兴期末)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①调试运行②算法设计③编写程序④分析问题,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16.(2023八上·长兴期末)在Python中表示注释的是(  )。
A.* B.# C.// D.%
17.(2023八上·长兴期末)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至第14位是个人的出生年月信息,如果将身份证号码写成字符串形式,如id=“330522200806012412”,那么我们可以用切片的方式取出出生年月,正确的方法是(  )。
A.id[6:14] B.id[7:14] C.id[6:15] D.id[7:15]
18.(2023八上·长兴期末)有如下程序段:
a=12
b=54
a=a+b
b=a-b
a=a-b
该程序段执行后,变量a,b的值分别是(  )。
A.12,54 B.54,12 C.12,12 D.54,54
19.(2023八上·长兴期末)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右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变量a,b的值分别是(  )。
A.3,5 B.8,5 C.8,13 D.21,13
20.(2023八上·长兴期末)已知列表list1=[3,4, "5", 56],则表达式“print(5 in list1)” 运行后结果为(  )。
A.True B.False C.1 D.0
21.(2020九上·长兴期末)int(-5.24)的值是(  )。
A.-5 B.-5.14 C.-6 D.5.24
22.(2021九下·岚山开学考)在python中,range(6)生成的序列是(  )
A.1,2,3,4,5,6 B.0,1,2,3,4,5,6
C.0,1,2,3,4,5 D.1,2,3,4,5
23.(2020九上·长兴期末)下面程序中, 语句print (i)共执行了几次(  )
for i in range(5) :
print(i)
A.3 B.4 C.5 D.6
24.(2020九上·长兴期末)求1到20的所有数的和,请在方框处补充完成代码(  )。
s=0
for i in range(1,21) :
s=
print (s)
A.i B.s-i C.2*i D.s+i
25.(2020九上·长兴期末)执行下列程序,运行结果是(  ) 。
x=0
for i in range(6):
for j in range(7):
x=x+1
print (x)
A.13 B.14 C.42 D.12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2023八上·长兴期末)在Python中可以用else作为变量名。(  )
27.(2023八上·长兴期末)Python使用缩进来体现代码之间的逻辑关系。(  )
28.(2023八上·长兴期末)Python中注释也参与程序运行。(  )
29.(2023八上·长兴期末)float ()函数可以将数值转换为浮点型数据。(  )
30.(2023八上·长兴期末)多分支结构中只有if和elif的条件不成立时才会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  )
31.(2023八上·长兴期末)无论input接收任何的数据,都会以字符串的方式进行保存。(  )
32.(2023八上·长兴期末)分支结构中的条件返回值只能为True或False.(  )
33.(2023八上·长兴期末)使用input ()函数获取数据时,若在键盘输入数字123,获取的数据是整数123.(  )
34.(2023八上·长兴期末)print ()函数可以同时输出多个对象。(  )
35.(2023八上·长兴期末)for循环中range (5)和range(1,6)循环的次数不一样。(  )
三、综合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36.(2023八上·长兴期末)读程序写结果
⑴sum=0 for i in range(10): sum+=i i=i+1 print (sum) 输出结果:    ⑵c=0 for i in range(1,21): if i%3==0 or i%5==0: c+=1 print(c) 输出结果:   
⑶s="中国China" if len(s)<=5: t=s else: t=s[0:4] print(t) 输出结果:    ⑷s=0 for i in range(1, 10) : if i%3==0: s=s+1 else: s=s+2 print(s) 输出结果:   
37.(2023八上·长兴期末)输入圆的半径r,求圆的周长c、面积s。
(1)参考代码如下,完成以下填空。
r=   (input( “请输入圆的半径:”)) #输入圆的半径,转为浮点型数据
pi=3.14
c=   #计算周长
s=   #计算面积
print(“圆的周长是”,c,“,面积是”,s)
(2)运行程序时,可执行编辑窗口里的“   ”——“ RunModule”命令,或使用快捷键   。
38.(2023八上·长兴期末)一个三位数的自然数,每个位上的数字的三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1*+5*+3*=153.这样的数叫“水仙花数”。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lst=[]#初置空列表,用于存放水仙花数
   #用for循环遍历所有三位数
a=   #取个位
b=   #取十位
c=i//100#取百位
if    #如果a'+b'+c°等于i本身
lst. append(i)#将i添加到列表中
print(1st)#输出列表
39.(2023八上·长兴期末)学校运动会比赛取得前六名成绩,其中第一名得7分,第二名得5分,第三名得4分,第四名得3分,第五名得2分,第六名得1分。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mc=   (input("输入名次(1~6):")) #将获取的名次转为整型
1st=[7,5,4,3,2,1] #将得分存放在列表中
if mc>=1    mc<=6: #如果名次在1~6名之间
df=    #利用索引位置取出相应得分,赋值给变量df
print("得分:",   ) #输出得分df
else:
print("输入的名次不在范围内!")
40.(2023八上·长兴期末)某城市居民用水收费标准如下:第一阶梯水量为每户每年0至220立方米(含220立方米),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第二阶梯水量为每户每年220至300立方米(含300立方米),综合水价为4.83元/立方米:第三阶梯水量为每户每年300立方米以上的部分,综合水价为5.83 元/立方米。
用t表示当年用水量(单位:立方米),用f表示当年水费(单位:元),f和t的关系如下表达式所示:
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t=float(input("输入当年用水量:"))
f=0
if     :
f=3.45*t
elif 220   
   
f=3.45*220+4.83*80+5.83* (t-300)
print("您的当年水费为:",f,"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依题意fruits的数据类型是列表。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数据类型。Python数字类型主要包括int(整型)、long(长整型)和float(浮点型),List列表。
2.【答案】A
【知识点】程序的保存及文件扩展名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创建的程序文件的扩展名通常是.py。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文件扩展名。Python解释器需要通过.py扩展名来区分可执行文件和普通文本文件。当我们在终端中执行一个Python程序时,会使用python命令,并且需要指定要执行的.py文件。除了.py文件,Python还支持其他文件格式,如.ipynb(Jupyter Notebook文件)、.pyw(Python窗口化应用程序文件)等。同时,在Python中还有许多常见的标准库和第三方库,通过使用这些库,可以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
3.【答案】D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str[-4]表示字符串str中从右往左数第4个字符,即字符“r”;而str[-4:]表示字符串str中从右往左数第4个字符及其右侧的所有字符,即“rld!”。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字符串的索引和切片操作。字符串的索引:索引正向从0开始递增,反向从-1开始递减。
字符串的切片操作:
格式:[start: end: step]。
功能:返回从索引位置start到索引位置end且以step为步数的子序列(不包含索引位置end的元素)。
4.【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选项A:int(5.6)表示将浮点数5.6转换为整数,由于向下取整的规则,其值为5。选项B:len([1,2,3,5])的值为4,因为[1,2,3,5]列表中元素的个数为4。选项C:str(5)的值为字符串类型的"5",因为str()函数可以将任意类型的对象转换为字符串类型,包括数字。选项D:abs(float(-5))的值为5.0,因为abs()函数可以返回一个数的绝对值,float()函数可以将一个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类型,-5取绝对值的结果仍为5,再转换为浮点数类型为5.0。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表达式与函数。int()函数可以将指定的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整数类型。如果转换的对象是浮点数,则向下取整;如果转换的对象是字符串,则要求字符串表示的必须是整数形式,否则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int()函数还可以接受第二个参数,用于指定转换的进制数,默认为10进制。
5.【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not (x>=3 and x<8) 可以转换为 not x>=3 or not x<8,进一步化简为 x<3 or x>=8,因此选项D与原表达式等价。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表达式。Python中的逻辑运算符包括not、and、or。其中not是一元运算符,对一个表达式取反,即将True变为False,将False变为True;and和or是二元运算符,用于连接两个表达式,返回一个布尔值。and运算符表示逻辑与,只有两个表达式都为True时才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or运算符表示逻辑或,只要有一个表达式为True就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在Python中,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not、and、or。如果表达式中有多个逻辑运算符,建议使用括号明确优先级,避免出现歧义。
6.【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解析】【解答】赋值语句用于将一个值或表达式的结果存储在变量中,例如“a=b”表示将b的值赋给变量a。而关系表达式用于比较两个值或表达式的结果是否相等,例如“a==b”表示判断变量a的值是否等于变量b的值。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赋值语句与关系表达式。将确定的数值赋给变量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关系表达式是指计算机程序中用关系运算符将两个表达式连接起来的式子。
7.【答案】A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程序代码,首先进行条件判断,3*4>10的结果为True,因此执行if语句块,将变量a赋值为1。最后输出变量a的值,即1。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程序中的条件判断和变量赋值。在Python中,if语句用于条件判断,语法为“if 条件语句:”,其中冒号表示代码块的开始,条件语句返回True时执行代码块中的语句。else语句用于在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另外的代码块,语法为“else:”。在Python中,使用缩进来表示代码块的层次结构,因此需要注意代码块的缩进方式和空格数。
8.【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根据Python的运算符优先级,<和>的优先级相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执行,因此表达式1<3>2等价于(1<3) and (3>2),即判断1是否小于3,同时判断3是否大于2,两个条件都必须满足才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因为1小于3,且3大于2,因此整个表达式返回True。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比较运算符。Python中的比较运算符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这些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或者是否相等,并返回True或False。在Python中,使用and和or运算符可以对多个条件进行逻辑运算,其中and表示“与”关系,or表示“或”关系。当多个条件同时满足时,and返回True;当多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时,or返回True。
9.【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3<5成立,只要满足一个结果返回为真;选项B:and后面没有表达式,错误;选项C:取反后结果为假;选项D: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20<19不成立,返回结果为假。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逻辑表达式。用逻辑运算符将关系表达式或逻辑量连接起来的有意义的式子称为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值是一个逻辑值,即“true”或“false”。or表示二者满足其一,条件表达式就能成立;and表示二者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才能成立;not是取反。
10.【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流程图表示
【解析】【解答】选项A:执行框;选项B:起止框;选项C:输入输出框;选项D:判断框。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流程图的符号及其含义。除了输入输出框以外,流程图中的其他符号含义如下:
起止框:用来表示算法或流程的开始和结束点,通常用椭圆形表示。
判断框:用来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通常用菱形表示。
执行框:用来表示算法中的操作步骤,通常用矩形表示。
11.【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该算法可以用流程图描述,故选项A正确;
解决该问题的算法不是唯一的,可以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或计算公式来计算每户月电费用,而这些计费标准或计算公式可能会因时间、地域或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故选项B错误;
“用符号表示用电量及收费标准,用以表示计费公式。”这一环节属于抽象与建模,因为在该环节中,我们将具体的用电量和收费标准进行符号化表示,以便于进一步建立计费公式,故选项C正确;
“①输入月用电量,②根据标准计算费用,③输出计算结果。”这一环节属于设计算法,因为在该环节中,我们按照计费的流程和逻辑,设计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和执行顺序,实现了计费过程的自动化,故选项D正确。
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算法设计和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算法可采用多种描述语言来描述,各种描述语言在对问题的描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伪代码,也可使用程序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可以清晰地表达算法的执行流程和逻辑
12.【答案】A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程序可知,要测试所有分支程序代码是否正确,需要在输入n后,分别用n为-5,0和16来执行程序,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A选项中给出的数据为-5,0和16,可以覆盖所有的分支情况。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分支结构程序分析。根据给出的代码,程序流程如下:
1.首先要求输入一个整数n;
2.根据输入的整数n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分支程序:
(1) 如果n小于0,那么s赋值为0;
(2) 如果n在0到15之间,那么s赋值为n的平方;
(3) 如果n大于等于16,那么s赋值为n的立方;
3.最后输出s的值。
13.【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都属于算法的控制结构,而树形结构不属于算法的控制结构。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控制结构。控制结构是算法中用于控制程序执行流程的语句或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等。顺序结构是指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不进行跳转或循环,是最简单的控制结构。循环结构是指程序根据循环条件反复执行一段代码,通常有while循环和for循环两种形式。分支结构是指程序根据条件进行选择性执行,常用的分支语句有if语句、if-else语句和if-elif-else语句等。树形结构是一种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每个节点可能有多个子节点,形成分层结构。树形结构通常用于描述一些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如文件系统、组织架构等。
14.【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A选项:100 < v < 120可以表示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B选项:使用not运算符对v <= 100或v >= 120的结果取反,也就是v > 100 and v < 120的结果,可以表示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C选项:使用了not运算符和and运算符,意思是v不小于100且小于120,可以表示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D选项:表达式中v<=100 and v>=120为假,not(v<=100 and v>=120)为全真,不能表达时速v超过100且不足120。
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表达式。在Python中,逻辑运算符包括and、or和not。其中,and表示“且”,or表示“或”,not表示“非”。在使用逻辑运算符时,需要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避免因为运算符使用不当而产生错误的结果。除了逻辑运算符外,Python还提供了比较运算符和身份运算符等不同类型的运算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算符进行操作。
15.【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和目标,然后进行算法设计和编写程序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调试运行,检查程序是否符合预期。最后,还需要对整个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并进行改进。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是循环迭代的。例如,在算法设计阶段可能需要多次修改和优化算法,编写程序时可能需要不断进行调试和测试,分析问题阶段也可能会反过来影响算法设计和编写程序。因此,对于复杂的问题,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需要灵活应变和不断调整。
16.【答案】B
【知识点】注释与缩进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用井号(#)来表示注释。当在代码中添加一个#时,#后面的内容将被视为注释,而不是Python代码的一部分。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注释。注释是为了帮助代码维护者理解代码的作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Python中的注释有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两种方式。单行注释在井号后面添加注释内容,多行注释可以用一对三引号(''' 或 """)括起来,中间添加注释内容。多行注释通常用于对函数、类或模块的功能进行解释说明。
17.【答案】A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至第14位表示出生年月信息,而切片操作是左闭右开区间,所以要取出出生年月的信息,应该取第7位至第14位,即id[6:14]。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符串切片。字符串切片也就是截取字符串,取子串。
字符串和列表的切片操作:
格式:[start: end: step]。
功能:返回从索引位置start到索引位置end且以step为步数的子序列(不包含索引位置end的元素)。
18.【答案】B
【知识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解析】【解答】程序段中,首先给变量a赋值为12,变量b赋值为54。然后通过三行代码将变量a和b的值互换。第一行代码:a=a+b,此时a的值为66(12+54)。第二行代码:b=a-b,此时b的值为12(66-54)。第三行代码:a=a-b,此时a的值为54(66-12)。所以,最终变量a的值为54,变量b的值为12。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顺序结构程序分析。本题中,使用了三个变量来实现变量值的互换,实际上还可以使用更加巧妙的方法实现这个功能,例如使用加减法、位运算等。这些方法在实际编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9.【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流程图表示
【解析】【解答】首先将a赋值为1,b赋值为2;此时b<8成立,a=a+b=3,b=a+b=5;此时b<8成立,a=a+b=8,b=a+b=13;此时b<8不成立,结束流程,因此变a,b的值是8,13。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流程图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流程图,从流程图中得出计算的类型与数据步步分析得出结果。
20.【答案】B
【知识点】数据类型
【解析】【解答】该表达式用于判断数字5是否在列表list1中出现。根据题目给出的列表list1,包含3、4、"5"和56这4个元素。由于列表list1中没有数字5这个元素,因此表达式的结果为False。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中列表的基本操作和in关键字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数字5和字符串"5"在视觉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在Python中是不同的类型。
21.【答案】A
【知识点】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使用 int(  )将小数转换为整数,小数取整会采用比较暴力的截断方式,即向下取整。(注:5.5向上取整为6,向下取整为5)。-5.24向下取整为-5。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内置函数int(  )。正常情况下 int(5.5) 结果为5。如果想要让其按照人类的思维“四舍五入”,5.4 “四舍五入”结果为:5,int(5.4+0.5) == 5。5.6 “四舍五入”结果为:6,int(5.6+0.5) == 6。
22.【答案】C
【知识点】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range(  )函数格式: range([start,] stop[, step]);参数:起始值(缺省为0),终值(但不包括),步长(缺省为1)。range(6)表示从0开始,到6终止(不包含6),步长为1,输出0,1,2,3,4,5。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range(  )函数的功能。range(  )函数的功能:创建一个整数列表。
23.【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 range(5)等价于range(0, 5); 是[0, 1, 2, 3, 4] ,所以一共执行了5次。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 Python中内置函数range()。range() 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可迭代对象(类型是对象),而不是列表类型。
range(stop)
range(start, stop[, step])
参数说明:
start: 计数从 start 开始。默认是从 0 开始。例如range(5)等价于range(0, 5);
stop: 计数到 stop 结束,但不包括 stop。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没有5
step:步长,默认为1。例如:range(0, 5) 等价于 range(0, 5, 1)
24.【答案】D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 range(1,21) 从1到20范围内的和,遍历1到20,求和,用加法。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for循环和内置函数range()。for i in range(1,21) 计数从1开始,到21结束,但不包括21。
range(  )函数
格式: range([start,] stop[, step])。
功能:创建一个整数列表。
参数:起始值(缺省为0),终值(但不包括),步长(缺省为1)。
25.【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range(6) 是[0,1,2,3,4,5], range(7) 是[0,1,2,3,4,5,6]。for循环中,i=0时,第一次遍历j,i=1时,第二次遍历j。i=5时,j遍历了7次,x=x+1,得出x=42。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for循环和内置函数range(  )。for循环可以遍历任何序列的项目,如一个列表或者一个字符串。 遍历数字序列,可以使用内置range()函数。
2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else是一个保留关键字,用于控制流程中的条件分支,不能用作变量名。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的变量。变量命名规则:
①变量名要以字母、汉字、数字、下划线命名,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②变量名不能与对象、属性、操作名相同,也不能与保留字相同,例如:if不能作为变量名。
③变量名应尽量简单易懂。
在Python中,保留关键字包括and,as,assert,break,class,continue,def,del,elif,else,except,False,finally,for,from,global,if,import,in,is,lambda,None,nonlocal,not,or,pass,raise,return,True,try,while,with,yield等。
2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注释与缩进
【解析】【解答】缩进使得Python代码看起来更加整洁、易读,同时也保证了代码块之间逻辑关系的清晰。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的缩进。PPython使用缩进来表示代码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使用花括号或关键字结束。缩进的空格数必须一致,通常是4个空格或1个Tab键。
2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注释与缩进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注释是用来解释代码或添加程序的说明信息,不会参与程序运行。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的注释。在Python中,单行注释使用#符号,而多行注释使用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将注释括起来。注释在程序中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29.【答案】(1)正确
【知识点】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float()是Python内置函数之一,用于将一个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当参数为数值时,它会返回浮点数,而当参数为字符串时,它会尝试将字符串解析为浮点数,如果无法解析则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内置函数。除了float(),Python中还有其他内置函数可以进行数据类型转换,例如int()可以将数值或字符串转换为整数,str()可以将任意类型的数据转换为字符串。此外,Python中还支持强制类型转换,例如使用int()强制将浮点数转换为整数,这将会截断小数部分并保留整数部分。
3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格式
【解析】【解答】多分支结构包括if、elif和else三部分,只有if和elif的条件不成立时才会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else语句表示所有的条件都不成立时执行的代码块。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多分支结构。Python中,条件语句包括if语句、if...else语句、if...elif...else语句等。多分支结构可以通过if...elif...else语句实现,根据条件不同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在if语句中,可以只有if语句,也可以有if...else语句;在if...else语句中,只有两种情况,分别是if和else;在if...elif...else语句中,可以有多个elif语句,根据条件不同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3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input()函数是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并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保存。因此,无论用户输入的是数字、字符串、布尔值等任何类型的数据,input()函数都会将其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保存。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内置函数。如果需要将input()函数接收的字符串转换为其他类型的数据,可以使用相应的类型转换函数,如int()、float()等。例如,int(input())可以将接收的字符串转换为整数类型的数据。
3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格式
【解析】【解答】在Python中,非零数值、非空字符串、非空列表、非空元组等都会被转换为True,而0、空字符串、空列表、空元组等会被转换为False。因此分支结构中的条件返回值只能为True或False。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支结构。在Python中,可以使用bool()函数将任意类型的值转换为布尔类型,返回值为True或False。另外,在逻辑运算中,and、or、not等操作符也会返回布尔类型的值。
3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若在键盘上输入了数字123,获取到的数据也是字符串类型的'123'。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了Python函数。在Python中,使用input()函数获取的数据类型总是字符串类型。如果要将获取到的字符串转换成整数类型,需要使用int()函数进行转换。数据类型转换时需要注意数据类型之间的兼容性。
3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常用基本函数
【解析】【解答】print()函数可以同时输出多个对象,用逗号隔开即可。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print()函数的使用。print()函数输出的多个对象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字符串、数字等。
3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解析】【解答】当使用range(5)时,其会生成一个从0到4的整数序列,循环次数为5次。而当使用range(1,6)时,其会生成一个从1到5的整数序列,循环次数也为5次,即与range(5)循环的次数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range()函数中的end值是不包含的,因此实际生成的序列是1, 2, 3, 4, 5-1=4,即从1到4的整数序列。因此,虽然两者生成的序列不同,但在for循环中循环的次数是相同的。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range()函数。在Python中,range()函数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常用于for循环中,其基本语法为range(start, end, step),其中start表示序列的起始值,end表示序列的结束值(不包含end),step表示序列的步长,默认值为1。
36.【答案】45;9;"中国Ch";12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1)该程序先将sum赋值为0,然后用for循环遍历range(10),即0到9之间的整数,每次循环将i加到sum上。最后输出sum的值。sum依次加上0、1、2、3、4、5、6、7、8、9,因此sum的值为0+1+2+3+4+5+6+7+8+9=45。故答案为:45.
(2)该程序先将c赋值为0,然后用for循环遍历range(1,21),即从1到20之间的整数,每次判断当前的i是否是3或5的倍数,若是,则将c加1。最后输出c的值。在1到20之间,有3、5、6、9、10、12、15、18、20这9个数是3或5的倍数,因此c的值为9。故答案为:9。
(3)该程序先将s赋值为"中国China",然后判断s的长度是否小于等于5,若是,则将t赋值为s,否则将t赋值为s的前4个字符。最后输出t的值。由于s的长度大于5,因此t的值为s的前4个字符,即"中 国Ch"。故答案为:"中国Ch"。
(4)该程序先将s赋值为0,然后用for循环遍历range(1,10),即从1到9之间的整数,每次判断当前的i是否是3的倍数,若是,则将s加1,否则将s加2。最后输出s的值。当i=1时,s=0+2=2;当i=2时,s=2+2=4;当i=3时,s=4+1=5;当i=4时,s=5+2=7;当i=5时,s=7+2=9;当i=6时,s=9+1=10;当i=7时,s=10+2=12;当i=8时,s=12+2=14;当i=9时,s=14+1=15。因此最后s的值为12。故答案为:12。
【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在Python中,循环结构有for循环和while循环两种。for循环可以用来遍历序列类型,如列表、字符串等,它可以执行固定次数的循环。而while循环则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一直执行循环,可以用于执行未知次数的循环。分支结构有if语句、if-else语句和if-elif-else语句等。if语句用于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如果为真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否则跳过该代码块。if-else语句则在if语句的基础上增加了否定情况下的执行代码块。if-elif-else语句则可以对多个条件进行判断,每个条件有对应的执行代码块。
37.【答案】(1)float;2*pi*r;pi*r**2或pi*r*r
(2)Run;F5
【知识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工具
【解析】【解答】(1)要将输入的圆的半径转换为浮点型数据,可以使用float()函数来实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为:2*pi*r;圆的面积为:pi*r*r。故答案为:float、2*pi*r、pi*r*r。
(2)运行程序时,可以使用可执行编辑窗口里的“Run”-“RunModule”命令,或者使用F5快捷键也可以。故答案为:Run、F5。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输入输出、变量、算术运算以及如何运行程序。在Python中,可以通过导入math库来使用圆周率π。
38.【答案】for i in range(100,1000):;i%10;i//10%10;a**3+b**3+c**3==i
【知识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1) 使用 for 循环遍历所有三位数,使用 range(100, 1000) 作为循环的范围。故答案为:for i in range(100,1000)。
(2)取出三位数 i 的个位,使用取模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故答案为:i%10。
(3)取出三位数 i 的个位,使用取模运算和整除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故答案为:i//10%10。
(4)判断这个数是否是水仙花数,即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三次幂之和是否等于该数本身。如果是,将该数添加到列表 lst 中。故答案为:a**3+b**3+c**3==i。
【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程序通过for循环遍历所有三位数,然后分别取出这个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并计算它们的三次幂之和是否等于这个三位数本身。如果相等,就将这个三位数添加到lst列表中。最后输出这个列表。
39.【答案】int;and;lst[mc-1];df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常见的数据结构
【解析】【解答】(1)若要将input()输入的数据转换为整型,可使用int(input())进行转换。故答案为:int。
(2)名次在1~6名之间,条件mc>=1和mc<=6都需要成立,因此需要使用and进行连接。故答案为:and。
(3)列表中的元素从0开始计数,因此要减1。故答案选:lst[mc-1]。
(4)得分保存在df变量中,输出df即可。故答案为:df。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条件语句的运用,以及对列表的基本操作。列表的索引:索引正向从0开始递增,反向从-1开始递减。
40.【答案】t<=220;3.45*220+4.83*(t-220);else
【知识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与分析
【解析】【解答】(1)如果用水量t不超过220立方米,那么所用水量的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因此水费f为3.45 * t。故答案为:t<=220。
(2)如果用水量在220立方米和300立方米之间,那么前220立方米的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超出220立方米的部分的综合水价为4.83元/立方米。因此,我们可以先计算前220立方米的水费,即3.45 * 220,然后计算超出220立方米的部分所需的水费,即4.83 * (t - 220),最后将两者相加即可得到总水费f。故答案为:3.45*220+4.83*(t-220)。
(3)如果用水量超过300立方米,那么前220立方米的综合水价为3.45元/立方米,220到300立方米的部分的综合水价为4.83元/立方米,超出300立方米的部分的综合水价为5.83元/立方米。因此,我们可以先计算前220立方米的水费,即3.45 * 220,然后计算220到300立方米的部分所需的水费,即4.83 * 80,最后计算超出300立方米的部分所需的水费,即5.83 * (t - 300),最后将三者相加即可得到总水费f。故答案为:else。
【分析】本题考查分支结构程序的设计。本题程序先获取用户输入的当年用水量t,并将水费f初始化为0。然后,使用if-elif-else条件语句,根据用水量t判断其所处的阶梯,从而计算出水费f。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