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欣赏《春江花月夜》《草原上》《小放驴》《三六》八音和鸣(四)中国民族乐器吹管乐器组拉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口诀:吹 拉 弹 打学习目标1、认真聆听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从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等方面探讨作品所表达的意境。2、背唱乐曲的音乐主题,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鱼咬尾”这两种创作手法的基本规律与方法。《春江花月夜》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原名《夕阳箫鼓》。曾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被更名为《浔阳琵琶》《浔阳夜月》。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先生将其演奏的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为民乐合奏曲,并最终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从最初的琵琶文曲,到现在我们听到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经许多音乐家的精雕细琢,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乐坛上,它也享有崇高的声誉。边听边思考:1. 听听乐曲中用到了哪些乐器?2. 每一小段的结尾处有什么特点?3.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春江花月夜——聆听、感受曲式结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引子与主题变奏尾声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欸乃归舟风回曲水桡鸣远濑思考:1. 听听乐曲中用到了哪些乐器?2. 每一小段的结尾处有什么特点?3.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琵琶、箫、二胡和中胡、古筝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这种创作手法叫“换头合尾”。优美、抒情典雅《春江花月夜》采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换头合尾”,使不同段落在音乐结束处达到和谐统一。结构特点:换头合尾尾句:思考:这段主题旋律有何特点?结构特点:“鱼咬尾”音乐主题音乐游戏“鱼咬尾”用“1、3、5”三个音符进行旋律接龙:11335—53531— —谢谢大家欣赏《春江花月夜》《草原上》《小放驴》《三六》八音和鸣(四)学习目标1、认真聆听乐曲《草原上》《三六》《小放驴》,能听辨出中胡、管子等乐器的音色特点。2、能区别中胡和二胡的不同特点,能对江南丝竹、河北吹歌的民族音乐特点有所了解,能在乐曲欣赏的过程当中培养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热爱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草原上》1.乐曲整体风格是怎样的?《草原上》——聆听并思考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的勾勒出一副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2.乐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场景?刘明源1957年刘明源先生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乐器演奏比赛,获得金质奖章。并出访过数十个国家。他继承发展了传统的板胡演奏艺术,研制了高音和中音板胡;改编并演奏了中胡曲《草原上》,使中胡开始以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任北京电影乐团独奏兼民族乐队首席。刘明源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之一, 在中国和国际乐坛中,享有“中国弓弦乐之圣手”的称誉,精通各种胡琴乐器,尤其擅长板胡、中胡。中胡音色浑厚,常担任中音声部演奏,善于演奏一些舒展、辽阔的歌唱性旋律。中胡与二胡的区别:中胡是在二胡基础上改制的一种乐器,是中音二胡的简称。琴筒比二胡大琴杆比二胡长琴弦比二胡粗自由、辽阔的奔腾,欢乐的自豪,歌颂的《三六》又名《三落》、《梅花三弄》原系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乐曲旋律华丽清新、流畅活泼,常于民间喜庆场合演奏,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故称为“三弄”。乐曲简介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和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常用乐器为琵琶、扬琴、笛、箫、二胡、三弦和木鱼等,笛和二胡为主奏乐器。丝竹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江南丝竹小 放 驴《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根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创作背景河北吹歌流行于河北民间的吹打乐。用吹奏乐器演奏民歌、小调和戏曲的曲调。以管子、唢呐、海笛(小唢呐)等为主奏乐器,伴以笛、笙、板胡、二胡、鼓、钹、锣和梆子等。河北吹歌的音乐风格粗犷、活跃,富于北方农村生活气息。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以管子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其二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主奏乐器《春江花月夜》《草原上》《三六》《小放驴》中胡江南丝竹民族管弦乐曲河北吹歌聆听连线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