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平面镜成像时的物像关系。2.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绝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合作设计并绘制用于记录数据的表格,并把实验数据简单、明了地填在表格中,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中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意识。【学习过程】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镜面【问】下列哪些物体可当做平面镜使用( )平静湖面 B.抛光的金属表面 C.白纸表面 D.毛玻璃表面2、活动体验自己站在平面镜前,仔细观察一下平面镜中的自己的像,你发现像跟你有何异同?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下图中哪是左边第一幅图的镜中的像( )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猜想假设】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可能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面镜所成像为________像(填“实”或“虚”)【实验过程】仔细阅读课本第58-59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一块_________、支架、两支________、一张白纸、刻度尺、一只笔、火柴数据记录与分析:序号 物到镜的距离/cm 像到镜的距离/cm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位置1位置2位置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_____________(填“对称”或“不对称”)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仔细阅读课本第58-59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做法,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实验中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选取_____(填“薄”或“厚”)玻璃板,这样选取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一中为什么实验中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不这样会有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二中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_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_____像。(填“虚”或“实”)注意: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要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另外一支蜡烛为什么最好不要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四、平面镜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五、平面镜的应用实例(改变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例(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巩固】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2.冬冬同学身高1.5m,站在穿衣镜前3m处,则她的像高_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m ;她到像的距离______m,若她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白己的像。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我们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缘故在平面镜后放物体会遮挡平面镜内的虚像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完整的像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5.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 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玻璃板放有_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的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1.(多选)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树的倒影 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 D.杯弓蛇影2.如右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实际时间是( )A.10:10 B.1:50 C.2:50 D.11:10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前面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4.判断正误:相同光照下,你从镜中看到某同学的眼睛,他也一定能从同一镜中看到你的眼睛。( )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与物体大小有关,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平面镜中的像虽然能用眼睛看到,但仍然是虚像。( )照镜子时如果靠近镜子,会看清自己脸上的细节,但镜子中的像不会变大。( )5.在500m深的海面上空5km高处有一架飞机飞过,该飞机在海中的像到海面的距离_____。6.“佛山倒影”是济南的十大景观之一,游客站在大明湖的北岸向湖中望去,能看到坐落在市区南部的千佛山的“倒影”,这个“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为了使这一景观长久保留,就不能在大明湖的南部地区建设高大建筑物,这可以用光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7.如图所示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位于小车的_______(选填“正前方”或“斜上方”),避免干扰驾驶员.夜间行车时,为了安全起见应_______(选填“关闭”或“打开”)车内灯光.大卡车的驾驶员位置较高,司机视线是向斜下方观察,所以前挡风玻璃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是竖直的.8.小名同学欲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此他准备了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张纸,一把直尺,一个光屏,一盒火柴,并设计了下列方案:①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有无像。②将相同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和蜡烛的大小关系。③用直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小名同学的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请回答:①这里的玻璃板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B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这里为什么要用等大的一样的蜡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若他把一只同样大小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后方的桌面上怎样移动,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经过重新调整后找到像的位置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在步骤三中,他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的像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⑦在实验中,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可以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以看到放在后面的蜡烛,前者是__________形成的像,后者是________形成的像。⑧实验中,对不同位置的蜡烛多次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通过上述实验请你小结一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⑩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挑战自我】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常用于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用以观察敌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