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判断的概述》教学设计课题 5.1 判断的概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对象 高二级学生日期 设计人 节次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2.2.知道判断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明确判断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理解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理解判断的含义,理解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理解判断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理解判断与语句的关系,了解判断的划分。 3.学生怎么学 (1)根据天价彩礼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含义及判断的基本特征。 (2)根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视频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表达。 (3)根据教材P32的探究与分享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了解明确判断的类型。教材 分析 本框主要阐述了判断的部分知识,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判断的含义、逻辑特征、分类,把握事物的本质,明确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判断。 本框题共设两目:第一目是判断及其基本特征,第二是判断的表达与类型。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精神,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学情分析 “形式逻辑”是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中的重要内容,它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其他的人文学科相比,该学科在形式性、抽象性、系统性等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然而,抽象思维、形式性分析,恰恰是大部分文科学生的弱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于本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在努力夯实一些重要概念、讲清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突出趣味性,寓教于乐,是我们中和本学科的形式性、抽象性,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 (1)根据天价彩礼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含义及判断的基本特征。 (2)根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视频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表达。 (3)根据教材P32的探究与分享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了解明确判断的类型。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明确内涵的方法,明确外延的方法评估任务 (1)根据天价彩礼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含义及判断的基本特征。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 (2)根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视频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表达。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 (3)根据教材P32的探究与分享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了解明确判断的类型。同时,设计了1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3)活动设计 1.活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2.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分享各个议学任务。 2.活动三:限时完成针对性训练题。 3活动四: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新课预习检查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资料,并在课堂上反馈。 全体学生都能完成。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学生目标。 (1)根据天价彩礼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含义及判断的基本特征。 (2)根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视频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表达。 (3)根据教材P32的探究与分享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了解明确判断的类型。 全体学生明确学生内容和学习任务。讲授新课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 判断的含义: 2.判断的基本特征: 3.判断的来源和检验标准:社会实践 议学情境 2023年1月11日,“1888万彩礼”这一话题登上了热搜。知乎某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人,前女友是江西萍乡的,因前女友的父母向他提出了1888万天价彩礼等一系列高要求,他对此无法接受并与该女子分手。 该帖子一出,有网友对该帖子深信不疑,指责江西彩礼太高,并表示十分同情该男子,但也有网友表示1888万的彩礼太过离谱,不是真的。 而后萍乡警方展开调查,初步判断该文是杜撰。2023年1月12日晚,发帖者在原帖中发布致歉声明,承认自己是杜撰,向网友和萍乡地方政府道歉。2023年1月13日,知乎平台宣布对该用户账号永久封禁。一路“吃瓜”的网友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又被知乎“小作文”给骗了。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从网友对1888万天价彩礼的不同看法中,思考:什么是判断呢?判断有哪些基本特征?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提示 该帖子一出,有网友对该帖子深信不疑,指责江西彩礼太高,并表示十分同情该男子,但也有网友表示1888万的彩礼太过离谱,不是真的。 面对天价彩礼,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断定。一种持肯定态度,另外一种是持否定态度。后来经过警方的甄别,确定任务天价彩礼是造假的。 议学小结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 判断的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一: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议学评估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下列语句表达判断的有( ) ①江山如此多娇!②请把空调关好!③花儿开得真美!④你去过北京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议学评估 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 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 这里,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 【思考】材料中谁说的话是判断?你是如何理解的?小张和小赵的话都符合实际情况吗? 议学小结 (2)基本特征二:判断有真假之分。 真: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 假:判断的断定不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 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正因为有所断定,才有真假。 3.判断的来源和检验标准:社会实践 ①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②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议学评估 按照判断的性质进行分类,判断可以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大类。肯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否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否定判断的是( ) A.没有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B.英语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C.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D.并非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根据天价彩礼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含义及判断的基本特征。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讲授新课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 判断的表达 议学情境 视频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我去”是一个判断吗?个判断可以用一个单纯的字或一个词表达吗?判断的表达形式应该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 判断的表达 (1)表达形式: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3)语句作判断时应注意问题: 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②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议学评估 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下列语句中不能准确表达判断的是( ) A.这是新学生宿舍 B.李白是伟大的诗人 C.天空显得格外蓝 D.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下列语句不表达同一判断的( ) A.“意志坚强的人不怕失败!”和“意志坚强的人难道怕失败吗?” B.“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能不解决。”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是该解决了。” C.“他确实不想再待在上海了。”和“他为什么不想再待在上海了?” D.“机动车冒黑烟就应该重罚!”和“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 根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视频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判断的表达。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讲授新课 2. 判断的类型 议学情境 以下四个判断: 1.他是中学校长 2.张华认识雷锋。 3.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4.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 5.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结合教材P32页,思考:上述判断属于哪些类型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2. 判断的类型 要准确地把握不同判断的逻辑性质,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断的类型。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1)简单判断: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2)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根据教材P32的探究与分享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了解明确判断的类型。同时,设计了1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3)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2.学习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反思,对没有达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跟进。 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与反思作业布置 必做: (1)反思课堂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限时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题; (3)熟记原理内容 2.选做:《五三高考》 3.预习:下节课教材内容、练习册预习内容 笔记留痕、错题的归因分析板书设计复盘反思基于目标的复盘式评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