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13届初三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渲染/喧嚷 擅长/檀木 B.淳朴/敦实 踊跃/前呼后拥
C.哺乳/胸脯 悔恨/欺侮 D.譬如/偏僻 辐射/不修边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秘诀 心不在焉 铸就 坦荡如砥
B. 勋章 家喻户晓 峻俏 重峦叠障
C.浩翰 慷慨激昂 亵犊 千钧之力
D.云宵 五脏六腑 谒制 铢两悉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
A.登山队员外出活动前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因此在山体滑坡时能随心所欲地应对。
B.夏明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约定,星期日上午8点在母校的文学院大楼前不期而至。
C.广博馆藏服饰上的花鸟虫鱼历经100多年仍栩栩如生,展示着绣工们高超的手艺。
D.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目空一切、倾心投入,就能够在专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A,兔子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是美好和吉祥的象征。
B.ChatGPT作为一款新兴的聊天机器人,具备快速读取信息、高效回答问题等功能。
C光明中学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举办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有为青年”。
D.农业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长江的江豚种群数量有所回升,已超过1200头左右。
5.学校开展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1)任务一:小州向学校推荐了“广东醒狮”,请你根据他的推荐材料,概括“广东醒狮”的特点。(3 分)
广东醒狮源于汉代,由唐朝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经过南迁不断发展演变,在广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鸦片战争后由“瑞狮”更名为“醒狮”,不仅寓意着如意吉祥,更寓意着唤醒国家、国民,它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精神力量。醒狮的种类有金狮、黑狮、红狮、彩狮等等,造型不同,各有特色,广东醒狮是一项融武术、舞蹈,音乐等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民俗文体活动,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任务二: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广东醒狮”魅力,请你拟写邀请函,邀请醒狮团于3月25日来校表演。(3分)
(
邀请函
朝阳中学
2023年 3 月 20 日
)
(3)任务三: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点赞,尤其采青环节,狮子口“吐”对联,希望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请你将对联补充完整。(2 分)
二、(1小题,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③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 ,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⑥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下面是某同学的诗词摘抄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诗词名句 批注 出 处
①_____, 。 铁骑铮铮,弓弦雷鸣。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当益壮,锐意进取。 曹操《龟虽寿》
② 。 立马蓝关,怀家念国。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逃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驷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B.小信未孚 愿陛下亲之信之
C.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战于长勺 万钟于我何加焉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庄公接见曹刿,耐心回答其“三问”,说明鲁庄公能够礼贤下士、广开言路
B.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充分说明了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
C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始终以曹刿的言论贯穿全文,中心突出,无一处不照应
D.文章记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着重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具体过程。
10.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
苏良嗣,雍州武功人。帝选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言甚切直。疏奏,高宗下诏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垂拱初,迁工部尚书。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需"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曰:“公仪休一诸候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
(节选自《旧唐书·苏良嗣传》)
[注]①莳;移植;种植,②尚方监;官署名。图裴匪射:人名。④鬻;卖。⑤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因为清正廉洁而不收礼物、遵纪守法被流传后世。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 ②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
苏良嗣体恤民情,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2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京,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性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交代了诗人经历的哪两件大事 (2分)
(2)颈联中的“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有何妙处 (2分)
四、(8小题,3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材料一: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地球表面的70.8%被汪洋大海所覆盖,海洋是人类获取高端食品和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海洋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许多海洋资源面临枯竭,所以,人们就在思考,我们是否也可以像在草原放牧那样在海里“放牧”
我们的海洋牧场就是由我们放牧在海洋中的各类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一起构建组成的。海里有海草、海藻,鱼虾们自由地觅食,有家可以让它们躲避危险,而我们还会提供给它们一个非常好的保障空间,让它们在适宜的环境里觅食、生存。
其实,大海本身就是一个牧场,比如我国的四大渔场,在这里海水曾经清澈透明,海中鱼虾蟹贝结伴而戏,水中绿藻茂盛、水草摇曳,呈现一幅美丽景观。那为什么还要建海洋牧场呢
海底原始的牧场,由于过去竭泽而渔型的过度捕捞和不顾环境的粗放式养殖,以及沿海的城市建设、工业开发等导致沿海生态环境被破坏,一些鱼贝类、大型海藻等海洋经济生物资源量严重衰退,某些鱼类资源已经濒临灭绝。过去盛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加吉鱼、中国对虾等,现在已经很难捕捞到了。
北方海域的一些大型海藻场出现了退化,面积不断减小甚至消失。海藻场是许多鱼贝类的繁殖场、育幼场,海藻场的退化,直接影响鱼贝类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另一些海域则出现富营养化,有时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形成赤潮,有时某些大型藻类过多生长形成绿潮,这些植物腐烂消耗海水中的氧气,导致鱼贝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还有些水域被泥土垃圾覆盖,出现了荒漠化现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就像陆地荒漠一样。人类无限制地增加捕获量,使得海里的生物不断减少,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危险性--这会危及目前及今后若于手的鱼类繁殖。
(整理自刘雅丹《在海洋中“放牧”--海洋如何变粮仓 》
材料二;
依据海洋牧场的功能,可将海洋牧场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
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最常见的海洋牧场类型,一般建在近海沿岸。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品为主。
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以鱼类产出为主,属于海洋牧场受鼓励的发展方向。我国北方地区往往以近海中小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为主,南方地区以外海大中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较多。
休闲观光型海洋牧场。随着休闲渔业的兴起而出现,多嵌在其他类型海洋牧场之中,是海洋牧场管理开发的一项新兴产业。
种质保护型海洋牧场。多由科研机构或大型渔业公司投资,以近海沿岸海珍品、鱼类的资源养护为主要功能。
综合型海洋牧场。我国在建的牧场多以综合性海洋联场为主,一般兼顾一项或多项功能,最常见的是在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开发休闲垂钓功能。在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中开发休闲观光功能和鱼类增养殖功能等。 (整理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情况一览表
国家 构想提出时间 实施情况
日本 1971 年 1978-1987年,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在鱼贝类增殖流放、选择性捕捞渔具开发,渔业海域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 1968 年 1972 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主要靠渔民、企业、社会团体的推动,以建 设人工鱼礁为主。
中国 1970 年 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展海洋牧场。近几年,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海洋局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进入21世纪以来大力发每年都安排资金在全国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整理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
蓝色是雷州半岛的浪漫底色,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全省最长,是广东发展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主战场。
网箱制造、网具生产、配合饲料、冷藏加工、陆基服务……深海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全产业链日趋完善。湛江水产产业链年产值500多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100多万人,水产养殖、水产种业、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饲料辅料、配套服务等七大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养殖致富的支柱产业。
根据规划,到2026年,湛江将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5-1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同时打造游客向往的“海上草原”。如今的湛江深耕海洋牧场,唱响海上牧歌,正在奋力打造全球水产产业高地。
(摘编自《深耕海洋牧场,唱响海上牧歌》)
12.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昔日,我国的四大渔场海水清澈透明,海洋生物生活怡然自得,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B.海底原始牧场过去盛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加吉鱼、中国对虾等,现在已捕捞不到了。
C.因海水富营养化而过度繁殖生长的植物,腐烂时会消耗大量氧气,使牧场中鱼贝类因缺氧死亡。
D.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过度捕捞会使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危及目前及今后若干年的鱼类繁殖。
13.建设洋场情况,下说法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不论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还是种质保护型海洋牧场,都具有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作用。
B.日本是建设海洋牧场最早的实施者,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
C.我国在充分研究学习其他国家建设海洋牧场的经验之后,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初见成效。
D.我国湛江建成的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规模宏大,成为了无数游客向往的“海上草原”。
14.下面是综合材料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三段描写了海洋牧场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表达了人们对建设海洋牧场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B.综合型海洋牧场一般可以兼顾休闲垂钓、体闲观光和鱼类增养殖等功能,海域的利用率高,因此多多益善。
C.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建设海洋牧场的构想,而且能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可见我国非常重视海洋收场的建设。
D.湛江海洋渔业的发展,体现了我国海洋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为我国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宝贵经验。
15.“普中国”栏目划做一份单了的表格,让民众更快捷地了解“海洋牧场”,你受邀来完成这份表格。请根据文本,将下表空白处补充完整。(4分)
海洋牧场小知识 名称 海洋牧场
一般定义 在特定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
建设原因 ★海洋面积大,有建设的空间。 ① ★沿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些海洋生物严重衰退甚至濒临灭绝。
建设意义 ★提高鱼类和某些经济品种产量,利于水产资源稳定持续发展。 ② ③ 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此岸是麦子,彼岸也是麦子
李海燕
一场大雨把我家的麦子地泡了三分之二。母亲站在地头发出狼一样的号啕,之后在泥泞的路上朝着家的方向狂奔。
母亲扑进屋子里,直接扑向坐在里间的父亲。母亲抢起拳头一下一下砸在父亲身上。母亲似乎还不解恨,抓起那几页稿纸,三下两下撕个粉碎,然后,甩在父亲的脸上。
父亲愣在那儿。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惭愧,还是悲伤。
夜很艰难地覆盖了白天。家里一片静寂。父亲在里间屋一直没有出来。没睡着的时候,我曾听到他的几声压抑着的咳嗽。母亲和衣躺在炕上,脸冲着炕墙,无声地抽泣。
第二天早晨,我醒了。母亲不在屋子里。父亲手里拎着一只皮箱,站在地中间。那是只陈旧的箱子,之前与一些杂物并排放在橱柜上面。父亲看着我,似乎有话说,但终于只是跟我挥了一下手,便走出门去。
我爬起来,趴在窗户那儿看父亲。父亲摇摇晃晃地穿过门前那片被雨水泡烂的麦子地,走向那条河。
那天的阳光很灿烂,岸边出现一片黄灿灿的花儿。我断定那是油菜花。父亲站在油菜花里似乎还回了一下头,风一吹,就不见了。
后来我坚信父亲是在那片油菜花里走掉的。那年我六岁,或者五岁。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此变得强硬了起来,不再抱怨什么,把家把麦子照顾得很好,麦子再没被雨水泡过。家里没有了那个不务正业的男人(母亲如是说),一下子安静下来,这让我觉得父亲走了未必是件坏事。
开始,我还能清楚地记得父亲的样子,尤其记得父亲临走之前站在地中间看着我欲说还休的样子,还有他在那片油菜花里消失的样子。我时常站在里间屋的门口,好像父亲还坐在那儿,手里拿着一支笔,笔尖舍在嘴里,不停地转动,抬头看见我,温柔地一笑。
上学后,我的各科功课都不错,无其作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每次得到奖励,母亲会变得温和。那时候我才觉得母亲也是个女人,有灿烂的笑容,有温柔的目光,有女人遇见喜事时所呈现出来的柔软。
上高中以后,我开始倾向文科,作文写得尤其好。语文老师很喜欢我,时常把我带到他的宿舍,给我看他那些文学藏书。在那些书籍里,我喜欢上了一本诗集。诗人有个很特别的笔名 --第叁条岸。
诗集的扉页上,印着诗人的一张黑白照。那是个看不出实际年龄的男人,头发和胡子长而凌乱,唯有那双眼睛深邃明亮。他是谁,怎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再仔细看,又是陌生的
语文老师把那本诗集送给了我。
我开始阅读那本诗集。诗人有很多首诗是描写麦子的,他说,他的麦子是长在天上的麦子,月亮是麦子的家,嫦娥是麦娘,玉兔是麦童……我为诗人那独特的语言所倾倒所疯狂。不知为何,父亲出走时的情形,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读诗的时候,但我似乎忘了那个拎着皮箱,消失在油菜花里的男人是我的父亲,我痴迷的只是他那种奇妙的诗意的消失方式。
升入高三时,我的学习成绩(除了语文)下滑得厉害,班主任找上门来。母亲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吼出一句,报应!然后撕碎了我书包里的所有的诗稿。
班主任老师走了以后,母亲的态度缓和了一些,她说,你要么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光宗耀祖,要么跟我下地侍弄麦子,没有第三条路可走。那个夜晚,天空看不到星星,无边的漆黑的天幕,如同被浓墨涂抹。
我的脑海里奔跑着凌乱的碎片:拎着皮箱的男人,泡烂的麦子地,亮晶晶的河水,黄灿灿的油菜花…....
我一次次地想到消失,像那个男人一样,在一片油菜花里消失,然后也去天上种我的麦子。那天我没去上学,母亲说教了半天,见毫无作用,气呼呼地去了麦子地。外面的阳光金品仙的。我又看到了岸边那片油菜花。我的思维里跳出那个拎着皮箱的男人,他越过那片被雨水泡烂的麦子地,然后消失在油菜花里。我望着橱柜,原来放皮箱的位置依然空着。
我一下子确定,那个反复出现在我记忆里的、在油莱花里消失的男人,就是我的父亲。我变得很激动,端详着诗集上的诗人照片,我发现我有一双和他一样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原来他就是我的父亲。
我背着那本诗集,穿过那片麦子地,来到河边。河床并不宽,此岸是麦子,彼岸也是麦子。阳光跳跃,麦子一片金黄。我忧然,那天我看见的是阳光里的麦子,而不是油菜花。
望不到尽头的河水,泛着碎银子一样的光。我想,父亲大抵是顺着这条河走的。如果我顺着这条河走,也许有一天,我会与父亲相遇。我试探着走进河水里,水温微凉,深至我的膝盖。
突然,我看到了母亲,她站在此岸的麦子地里,嘴张得很大,我听不到她的声音,却分明听到她在嘶喊。我不甘心这样妥协上岸,把脸扭向彼岸。不可思议的是,彼岸的麦子地里,也站着和此岸一模一样的母亲。我吓得如梦初醒,浑身颤抖着爬出那条河。
五年后,我在某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继续读研。那年我出了第一本诗集,名叫《长在地上的麦子》。 (有删改)
16.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小说开篇交代了母亲因麦子地被泡与父亲吵闹。为下文父亲离家出作了铺垫。
B.小说多次描写父亲消失在“油菜花”中的情景,虚实结合,内涵丰富,富有韵味。
C.母亲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母亲的行为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波澜起伏。
D.“我”从走进河水到爬出那条河,看似妥协,实则仍然没有放弃写诗的梦想。
17.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8.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父亲看着我,似乎有话说,但终于只是跟我挥了一下手,便走出门去。
(2)那个夜晚,天空看不到早早,无边的漆黑的天幕,如同被浓墨涂抹。
19.小说以“此岸是麦子,彼岸也是麦子”为题,有何妙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
五、(1 小题,5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学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附加题(8分)
【名著阅读】
1.任务一:下面是某同学结合三幅插图做的小说经典人物品读卡,请你根据提示填写表格。(5分)
小说经典人物品读卡
出处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 ①》 ② ③ 严贡生 和潘三勾结伪造朱签(拐卖使女) 害怕灯芯费油,临死还伸两根手指示意 ④ 弄虚作假 吝啬贪财 贪婪无赖
2任务二:有人说:“好的人生能助力我们成长。”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结合书中相关内容和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①朱赫来与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谭波尔与简·爱(《简·爱》)
参考答案
1. D 解析A.xuàn/xuān shàn/tán B.chún/dūn yng/yng
C.bǔ/pú huǐ/wǔ D.pì fú
2. A 解析: B.俏-峭、障-嶂; C 翰-瀚、犊-渎;D.宵-霄、谒-遏
3. C 解析C.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A.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愿,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B.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的相遇
D.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4. B 解析A.结构混乱,应删掉“的原因”。
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活动”。
D.不合逻辑,应删掉“左右”。
5.(1) 解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繁多、集多种艺术于一身(任答三点得3分)
5.(2) 解析
尊敬的醒狮团(1分):
为走近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诚挚邀请贵团于3月25日来我校(1分)表演 “广东醒狮”(1分)
(称呼1分(顶格写;符合语境即可,如“尊敬的醒狮团”);时间地点1分;表演1分)
5.(3) 解析:答案示例:学子开卷振国威(内容符合主题要求1分,格式1分(相应位置词性相对,结尾仄起平收))
6. (1) ①天接云涛连晓雾;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③海内存知己;
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⑤一抹晚烟荒戍垒;⑥瀚海阑干百丈冰
6. (2) ①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②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7. C A.参与/间或、偶然;B.信用/相信;C.类;D在/对
8.(1)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鄙”1分,大意1分)
8.(2) 已经穷尽了。(“竭”1分,大意1分)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
9. D 着重论述了曹刿关于战争的理论。
10(1) ①多(处) 各(处) ②听说
10(2) ①扣押借采竹之机横行暴虐的宦官,并上疏劝阻高宗。②劝阻裴匪躬想卖掉果蔬与百姓争利的行为。(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1) 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1分);②烽烟四起,艰苦抗元(或:在抗元战争中度过四年)(1分)。
11(2) 既点出了诗人所处的地点(1分),又表明了诗人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与对自己 孤苦无依的感伤(1分)。(每点1分,共2分;如果答到“使诗文格式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可代替前面第①点,得1分)
12 B “已捕捞不到”与原文的“已经很难捕捞到了”不相符。
13 A 解析: B.从材料三表格可以看出,日本并不是最早的实施者。
C.材料没有提及我国研究学习其他国家建设海洋牧场的经验,此为无中生有。
D.“建成的”与“到2026年,湛江将建成……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不符。
14 B 综合型海洋牧场并非越多越好。
15. ①人类对海洋食品需求越来越多(或:海洋生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1分)。
②-④: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利于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海洋牧场的休闲项目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养殖致富。(任选三点,可得3分;其他答案,能依据文本,言之成理也可)
16 C 母亲是次要人物。
17 .①母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看到麦子地被泡后,扑进屋子与父亲吵闹(或:班主任因“我”成绩下滑找上门来时,母亲撕碎了“我”书包里的诗稿)。②母亲是个坚强、有责任感、勤劳能干的人。在父亲离家后,不再抱怨,可见其坚强;她独自担起家里的重担,可见其有责任感:她一个人把家和麦子照顾得很好,可见其勒劳能干。(任选其一,可得2分)③母亲也有温柔的一面。当“我”写作受到奖励时,她脸上有灿烂的笑容、温柔的目光。(性格特点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答出两点可得4分)
(1)运用动作描写,“看”“挥”“走”写出了父亲离家那一刻的情景(1分),表达 父亲对我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家的无奈(1分)。(第①点,答出“动作描写”和描写的情景才可得1分,第②点,答出一种情感即可得1分)。
18.(2)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夜晚的黑暗,渲染悲凉气氛(1分),烘托“我”被母亲要求放弃写诗的悲伤难过(1分)。(第①点,答出“环境描写”和环境的特点(或:气氛)才可得1分;第②点,既要写出悲伤的情感,又要写出原因,才可得1分)
19.①交代内容,暗示主旨(1分),此岸的麦子喻指现实(1分),彼岸的麦子喻指理想(1分)。彼岸的麦子由“油菜花”变成麦子,表明原来虚幻遥远的理想,通过努力终究会实现(1分)。②“妻子”贯穿全文,使文音叙事紧凑(1分),两岁的“妻子”在文中交替出现,线索清晰(1分)。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麦子”重复出现,引发人们对两岸“麦子”深层含义的思考(1分)。(1点4分,②③每点2分,赋满6分即止)
20.本题为命题作文。“滋味”本义是味道,比喻某种感受,可以理解为在成长历程中人、事、物等给人的真切、深刻、难忘的感受。妙不可言,意思是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强调这种“滋味”美妙的程度。行文中,可以借这种妙不可言的滋味深化情感,暗示道理,使文章深刻。
附加题
1. ①儒林外史(1分);②匡超人(1分);③严监生(1分); ④用云片糕假冒名贵食材(1分),赖了船钱而去(1分)。
2.示例1:朱赫来给保尔讲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使保尔逐步理解革命,并走上革命道路。生活中,妈妈就是我的导师,小时候妈妈带我参加各种画展,让我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画家的理想。
示例2: 当简·爱被诋毁时,谭波尔耐心地倾听简。爱的辩护,为她调查取证,澄清事实,在请波尔的陪伴与教育下,简。爱更加有勇气面对挫折,并逐渐能够理性解决问题了生活中,班主任就是我的人生导师,在我成绩下滑时,老师耐心都我分析原因,并与我一起想办法提高成绩,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对学习更加有信心,成绩也有所提高。
(相关内容:事件1分,影响1分。实际生活:结合实际1分。共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