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

资源简介

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集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修养:体验个人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培养集体荣誉感 。
健全人格:学会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够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提升自己。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集体的温暖;
2、教学难点:集体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多媒体呈现图片:
看图猜词
提示:家庭、学校、书法班、班级
教师过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多种角色,身处不同的集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校《集体生活邀请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集体的温暖
多媒体呈现图片:
思考:他们属于集体吗?(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是否有共同目标、团结协作)
多媒体播放视频:
思考:观看视频,说说对你有怎么的启示?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多媒体呈现情境:
情境一:如果下雨忘记带雨具,不用担心,学校为我们准备了“爱心雨披”。
情境二:我生病了,在家休息。同学打电话问候,并为我辅导当天的功课。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需要(情感需求)
多媒体呈现孟晚舟案例:
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乘坐中国政法的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舱门打开,孟晚舟走出机舱,向在场人群挥手致意。孟晚舟在发表演讲时数次哽咽:“经过1028的天的煎熬,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异国他乡的漫长等待,充满了挣扎和煎熬,但当我走下舷梯,双脚落地的那一刻,家乡的温度让我心潮澎湃,难以言表。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思考:从这样的集体中我们获得了什么?
提示: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多媒体呈现案例:
A、希望加入某个组织、某个团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关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获得安全感。
B、个人认同自己属于群体中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认同,有价值感并与群体成为整体,这种感受就是归属感。
C、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之感;当集体受到批评、惩罚时,我们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之感。
思考:小明所在的班级给了同学们哪些情感需要?
提示:安全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教师解说集体荣誉感的含义和表现
目标导学二:集体的力量
1、观看女排的视频
思考:女排能够获得“十一连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提示: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多媒体播放视频:
结合视频思考,为什么能在10天完成火神山医院修建工程?(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总结: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
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3、多媒体呈现案例:
看到了女排在赛场的拼搏,七年级某班在学校的组织下,决定参加“学习女排精神 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
在集体中,班级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同学们热情互助。就连生性内向、怯于表现的小刚也加入进来,变得越来越活泼;在探讨班级排球比赛打法中,小静积极参与,认真向班级的同学学习,她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了;在活动的升旗仪式上,全场肃立,随着国歌响起,班级的每个成员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庄严的氛围中。
思考:集体具有哪些力量?
提示:(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2)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3)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集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对集体的感受可能知识停留在浅显的情感认知,本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养成热爱集体的品质,通过交流合作,让学生切身感受集体力量的强大,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把抽象知识更加具体化,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