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依法履行义务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依法履行义务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学科年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教材把培养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观念作为主体内容。本课结合学生的实际,重点讲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使学生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明白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一、核心素养目标(从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法治观念、健全人格、道德修养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责任意识:认同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法治观念:结合案例情境,利用权利义务关系和基本内容,能够对行为进行判断。 法治观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理解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法治观念、健全人格、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经掌握,同时八年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仍有偏颇,对于履行义务也缺少自觉。在本课中将帮助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需自觉履行的观念,引导学生做一个懂法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公民。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统一的;结合时事背景使学生了解到法定义务需自觉履行;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违反义务要承担责任;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知道法定义务需履行。 难点: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看图思考:以上两组图片引发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拥有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权利,但是也应该履行按规定停放,爱护共享单车的义务;作为消费者,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但是我们也有遵守社会公德和市场秩序的义务。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依法履行义务》。 激发学生兴趣,激趣导入
二、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活动。针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两个观点进行辨析,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有利于激发主人翁意识,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探究活动二 观看视频《我的姐姐》片段,学生自主思考:安然有义务养弟弟吗?如果有,是哪种义务呢?展示民法典相关规定,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结合冬奥会的背景,从微博官方发布的公告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探究活动三 通过案例视频,结合不履行法定义务行为的相关图片,知道违反义务将要承担法律责任,树立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违反义务需担责。违反不同法律,承担不同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拓展空间 请学生收集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分享他们都在履行着什么样的义务。 设疑:如果每个人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会发生什么?对于法定义务,如果不自觉履行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讨论回答。 借此引导学生讨论,教师作指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帮助学生树立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三、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 ) ①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 ②权利义务相统一 ③权利与义务互为条件 ④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反映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公民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但不得侮辱诽谤他人。 ③公民有通信自由,但是不得损害国家几米。 ④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义不相符的是( ) A. 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 B.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C. 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 D. 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 4、小凯因为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后来为了筹措上网费用不惜抢劫低年级学生致人重伤,最后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这说明( ) ①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②法律禁止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将承担刑事责任 ④他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明确答案 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本课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先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重点放在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看能否深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还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检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
享有者
,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着
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
法律
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 依法履行义务 (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 法定义务须履行 违法义务须担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