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4.1公民基本义务 课时 1 第几课时 1授课教师 陈芳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年级 八年级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 本课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公―民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知道权利义务的关系”。教学内容 分析 本框下设四目。第一目“遵守宪法法律”,围绕“维护宪法法律尊严,遵守宪法法律”展开学习。第二目“维护国家利益”是本框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履行这一义务的意义,增强国家意识,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三目“依法服兵役”围绕公民保卫家园、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展开教学。第四目“依法纳税”,围绕“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展开教学,是本课难点,主要介绍税收的意义,违反依法纳税义务的行为表现及其责任。学情分析 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初中学生义务观念缺失、责任感缺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有的学生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身的权利,不愿尽义务或在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他们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只有履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生活学习条件大为改善,他们从小生活在国家、社会和家长的呵护之下,有的学生逐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只追求个人享受,只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更谈不上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很少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积极履行义务,认同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理解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统一体现,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 道德修养:学生体悟生活中违背道德的事情以及违背法律引起的后果,懂得遵守宪法和法律,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法治观念:通过本节课知道,树立规则意识与法治意识;意识要履行基本义务,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念,辩证看待生活中的义务,并履行义务。 责任意识:作为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为了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中国梦努力,承担起责任。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维护国家利益。 难点:增强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提问:你知道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知道本节课所学内容。讲授新课 展示知识扩展 义务、道德义务、法定义务、基本义务的含义。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 1.展示材料:涉嫌故意杀人、强迫交易等犯罪...琼中王清富涉黑涉恶犯罪团伙覆灭,32人被抓 2.提问: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3.展示图文,提问学生:以下行为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并展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4.提问:作为青少年,我们如何做到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维护国家利益 1.展示材料:维护国家安全从身边小事做起 2015年8月,海南省临高县一名渔民在三亚市一浅滩处打捞到一枚无人潜航器,它既能搜集我国重要海域内各类环境数据,又能探测获取我国海军舰队活动动向,实现近距离侦查和情报收集任务。 通过此次事件说明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领海的侦查、监测的行为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广大群众一定要树立国家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发现线索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2.提问: (1)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吗?请分别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进行分析。 (2)我们应当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3.你会怎么做? (1)发现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2)看到网上有人发布危害国家的言论 (3)有人给你1千元请你帮他携带外国的土壤以及植物。 三、依法服兵役 1.播放视频:两名高校生拒绝服兵役 2.提问: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3.提问:我国的兵役制度、分类和要求?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 1.学生根据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他们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他们没有履行的公民基本义务是? (3)他们的行为有什么后果?(对社会、对自己)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说明理由。 4.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维护国家利益 1.学生思考并回答: (1)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分别包括了哪些?(请举例) (3)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吗?(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回答)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依法服兵役 1.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1)这两位为什么会受到处罚? (2).通过这件事,启示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扩展学生课外知识,通过理解义务的含义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并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结合当地新闻,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通过图文问题,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的行为是否遵守宪法和方法,增强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道德修养。 通过材料与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利益从我做起,树立国家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学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国家利益。 通过视频与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义务具有强制性,做到自觉承担其相应的责任,树立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逃避义务必须承担责任的观念。课题 4.1公民基本义务 课时 1 第几课时 1授课教师 陈芳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年级 八年级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 本课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公―民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知道权利义务的关系”。教学内容 分析 本框下设四目。第一目“遵守宪法法律”,围绕“维护宪法法律尊严,遵守宪法法律”展开学习。第二目“维护国家利益”是本框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履行这一义务的意义,增强国家意识,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三目“依法服兵役”围绕公民保卫家园、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展开教学。第四目“依法纳税”,围绕“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展开教学,是本课难点,主要介绍税收的意义,违反依法纳税义务的行为表现及其责任。学情分析 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初中学生义务观念缺失、责任感缺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有的学生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身的权利,不愿尽义务或在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他们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只有履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生活学习条件大为改善,他们从小生活在国家、社会和家长的呵护之下,有的学生逐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只追求个人享受,只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更谈不上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很少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积极履行义务,认同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理解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统一体现,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 道德修养:学生体悟生活中违背道德的事情以及违背法律引起的后果,懂得遵守宪法和法律,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法治观念:通过本节课知道,树立规则意识与法治意识;意识要履行基本义务,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念,辩证看待生活中的义务,并履行义务。 责任意识:作为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为了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中国梦努力,承担起责任。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维护国家利益。 难点:增强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讲授新课 四、依法纳税 1.展示材料:琼中集中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总投资约494万元 2022年6月琼中县集中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494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琼中乡村振兴步伐。 对此湾岭镇新仔村村民陈萍说:“以前这条路都是泥土路,下雨天都是坑坑洼洼,修好这条路以后,对我们的村民出行,包括生产都有很大的受益。” 新仔村村民陈丕(pī)亮说:“他们从我们村招10个人来这里干工,我们村组织几个人来这里一起干也赚点钱。这样子肯定好啊,有路走,又有钱赚。” 2.展示偷税明星的新闻,提问:如果不依法纳税会怎么样? 3.展示: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区别 4.展示材料:发票是国家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征税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解决消费者与厂家、商家争议的有力凭证。某日,小明急需购买“随身听”,到商店询问价格时,店主对他说:“要发票238元,不要发票218元。” 5.展示问题: A.我是学生,税收与我无关。 B.税收关系到你我他 提问: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五、其他义务 询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义务,并展示图文 四、依法纳税 1.学生思考并回答: (1)你知道修建琼中县基础设施的钱谁出的吗? (2)她的钱从何而来? (3)国家为什么要收税? 我们为什么要交税?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4.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1)不要发票,店主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2)要了发票,但店主却没有交税给税务机关,这是什么行为 (3)店主卖了3台随身听,交税时对税务机关说只买了2台,这是什么行为 (4)当税务工作人员去收税时,不但不交税还对税务人员施暴,这又是什么行为呢 通过当地政府的建设民生工作,引导学生了解政府工作,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增强责任意识、政治认同。 明白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材料与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税收与我们息息相关。课堂小结 展示板书课堂练习 1.【2021海南】小海家最近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小海向偏远山区的学校捐赠了一些图书 B. 小海的哥哥应征报名参军 C. 小海的爸爸获评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D. 小海的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2.【2022云南】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某网络主播涉嫌偷逃税款、少缴税的违法行为,对其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的决定。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税务部门严格执法,依法规范市场秩序 B.偷逃税款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C.法律要求的必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D.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3.【2021湖南】2021年4月28日,据央视新闻报道,针对前期群众举报郑爽涉嫌偷、逃税问题,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已予受理,正在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调查核实。这表明( ) ①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 ④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课后任务 任务:预习下一节课《依法履行义务》 要求:课本需要有涂画痕迹、预习笔记(可在你认为的重点画横线)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