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昼夜的交替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通过建构模型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分析,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2、科学思维通过构建模型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体现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3、探究实践依据太阳东升西落的地学事实,通过用手电筒、地球仪构建地球仪自西向东产生明暗变化的模型,解释昼夜交替现象。4、态度责任通过观察、交流、模型构建等活动,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决定的客观规律,理解昼夜交替规律对人类及自然界的生物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构建模拟实验解释昼夜是怎么交替的。2、通过模拟实验准确认识晨昏线,知道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揭示课题1.(播放太阳东升西落的视频)问:你发现了什么?师:太阳东升,白昼开始,太阳西落,夜幕降临,日复一日,地球上就这样进行昼夜交替。过渡:从古至今,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从未停止,这节课我们也追随科学家的脚步来研究昼夜的交替。(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昼夜交替现象说明昼夜交替的一些特征,提出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引发思考,以人类探索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背景导入课题。】二、活动探究 建构模型活动一:模拟昼夜的形成1.提出猜想:(1)整体阅读:关于昼夜的形成托勒密与哥白尼两位科学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请同学们阅读科技史简述他们的观点。(学生简述,教师板书)学生补充观点。观点一:太阳不动,地球转。怎么转?观点二: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怎么转?观点三: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调整。(2)学生辩论:你更赞同哪一种说法?选择观点,陈述理由,为什么赞同或不赞同?(3)探究科学就应该这样大胆的猜测,但是还要小心求证,怎样才能验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板书:模拟实验)2.活动寻证:模拟昼夜的形成(1)设计实验:不管哪一个观点,要想模拟昼夜的形成,我们都需要什么材料?出示材料(地球仪、手电筒)(2)讨论方案:在模拟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方案交流,学生讲演,互相质疑或补充)(3)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a.注意距离,手电筒的光要照亮一半的地球仪。b.在地球仪上选择北京和纽约两个城市做好标记,观察是否形成昼夜。c.保持比较黑暗的环境。d.记录自己支持的观点,画出示意图后进行实验,分工合作,记录观察现象。(4)小组汇报:(5)小结: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多种不同的实验都能形成昼夜。3.傅科摆寻证:到底谁是正确的?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我们一起跟随傅科寻找更多的研究证据吧!(1)播放傅科摆视频证明地球自转。(2)问:傅科的这个大胆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预设:地球在自转,“地心说”的观点是错误的。)(3)总结: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傅科摆的实验否决了地球不动的解释,也就是说昼夜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板书:地球自转)过渡: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没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那昼夜是怎样交替的?【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两位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找出“地心说”与“日心说”的根本不同:地球是否在动,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并设计模拟实验验证不同观点,除了模拟组内赞同的观点也鼓励学生试试其它观点是否可以。开展实验并交流现象引发新的认知冲突——地球动或不动都能形成昼夜交替,通过观看傅科摆的实验视频证明地球在自转,否决“地心说”的观点。】三、借力技术 解释模型活动二: 昼夜是怎样交替的研究(一):怎样判断是黎明还是黄昏?(1)认识晨昏线:在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有一条分界线,叫做晨昏线。晨昏线可以准确的帮助我们判断地球表面某一处是黎明还是黄昏,地球自转,晨昏线移动。(板书:晨昏线移动)(2)希沃白板星球模拟:在晨昏线处分别标记A点(晨线)和B点(昏线),谁是黎明?谁是黄昏?(学生猜测,上台操作)师:观察到A点由黑夜进入白昼,A点以及这部分晨昏线的各处都处于迎接日出的过程,所以A点是黎明;反过来思考,B点处于地球另一边的晨昏线上,它正在迎接什么呢?假设太阳不动,地球按什么方向自转A点才能迎来黎明?(板书:自西向东)(3)小结: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研究(二):怎样判断地球自转一周?(1)讨论并统一方案:能让A点再次迎来初升的太阳吗?(继续自转)(2)学生上台动手转动星球模拟:你能让A点不断迎来黎明吗?(3)小结:地球自转再回到此点,为自转一周,此周期定义为“一天”,一天又划分为24小时。(板书:周期一天、24小时)【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星球”将地球3D模型划分为白昼与黑夜,通过观察A、B两点的昼夜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谁是黎明?谁是黄昏?”从而理解晨昏线的作用,通过让A点再次迎来黎明、不断迎来黎明,理解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并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天”。】四、课堂延伸 提升思维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必做题:左图为白天的中国,右图为白天的北美洲。判断两个地方现在是早晨还是傍晚?选做题(三选一)(1)查阅托勒密、哥白尼和傅科三位科学家的资料,做成资料卡和同学分享。(2)用乒乓球制作一个有晨昏线的地球模型,在黎明到来的晨线上固定一个点,竖直插上一个牙签,让牙签迎来初升的太阳。(3)去当地科技馆或天文馆参观,进一步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包含应用、阅读、操作与实践四个方面,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掌握应用层次的作业,其它三个方面为选做,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