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数学高考精品 第四篇 考前20天辅导 第13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年数学高考精品 第四篇 考前20天辅导 第13天

资源简介

考前13天 数列、推理与证明
看看去年考了什么
(下面6个小题中有两个不正确,请在题后用√或×判定,并改正过来)
1、(2013广东)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3+a8=10,则3a5+a7=20.( )
2、(2013重庆)已知{an}是等差数列,a1=1,公差d≠0,Sn为其前n项和,若a1,a2,a5成等比数列,则S8=62.( )21cnjy.com
3、(2013全国卷I)设△AnBnCn的三边长分别为an,bn,cn,△AnBnCn的面积为Sn,n=1,2,3,….若b1>c1,b1+c1=2a1,an+1=an,bn+1=,cn+1=,则{Sn}为递增数列(  )21·cn·jy·com
4、(2013安徽)如图1-3所示,互不相同的点A1,A2,…,An,…和B1,B2,…,Bn,…分别在角O的两条边上,所有AnB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nBnBn+1A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n=an,若a1=1,a2=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 )www.21-cn-jy.com
5、(2013江苏)在正项等比数列{an}中,a5=,a6+a7=3. 则满足a1+a2+…+an>a1a2…an的最大正整数n的值为10.( )2·1·c·n·j·y
6、(2013湖南)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Sn=(-1)nan-,n∈*,则(1)a3=-;(2)S1+S2+…+S100=.(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再熟悉熟悉这些知识
1、等差数列中以下性质须注意:
(1)等差数列中,若,则;
(2)等差数列中,若,则;
(3)等差数列中,若,则;;
(4)若,若p+q为偶数,则时,最大;若p+q为奇数则时,最大。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有,(为中间项),
;;;
2、等比数列中有以下性质须注意:
(1)若是等比数列,则,也是等比数列,公比分别q;|q|;
(2)若是等比数列,则,也是等比数列,公比分别;;
2、判定方法:
(1)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或(为常数)是等差数列
②中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为常数)是等差数列
④前项和公式法:(为常数)是等差数列
注意:①②是用来证明是等差数列的理论依据。
(2)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或(是不为零的常数)是等比数列
②中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是不为零常数)是等差数列
④前项和公式法:(是常数)是等差数列
注意:①②是用来证明是等比数列的理论依据。
3、数列的通项求法:
(1)观察法:如:①0.2,0.22,0.222,……;②)21,203,2005,20007,……
(2)化归法: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①递推式为及(为常数):直接运用等差(比)数列。
②递推式为:迭加法
如:已知中,,求;
③递推式为:迭乘法
如:已知中,,求;
④递推式为(为常数):
构造法:Ⅰ、由相减得,则
为等比数列。
Ⅱ、设,得到,,则 为等比数列。
如:已知,求;
⑤递推式为(为常数):
两边同时除去得,令,转化为,再用④法解决。
如:已知中,,,求;
⑥递推式为(为常数):
将变形为,可得出解出,于是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如:已知中,,,求。
(3)公式法:运用,
①已知,求;②已知中, ,求;
③已知中,,求。
4、数列的求和法:
(1)公式法:
①等差(比)数列前项和公式:②;
③;④
(2)倒序相加(乘)法:
如:①求和:;
②已知为不相等的两个正数,若在之间插入个正数,使它们构成以为首项,为末项的等比数列,求插入的这个正数的积;
③若,则;
(5)并项法:如:求;
(6)拆项组合法:如:在数列中,,求,
5、数列问题的解题的策略:
(1)分类讨论问题:①在等比数列中,用前项和公式时,要对公比进行讨论;只有
时才能用前项和公式,时
②已知求时,要对进行讨论;最后看满足不满足,若满足中的扩展到,不满足分段写成。
(2)设项的技巧:
①对于连续偶数项的等差数列,可设为,公差为;
对于连续奇数项的等差数列,可设为,公差为;
②对于连续偶数项的等比数列,可设为,公比为;
对于连续奇数项的等比数列,可设为公比为;
读读高考评分细则
例题(2013湖北18). 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2-a3|=10,a1a2a3=125.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1?若存在,求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阅卷现场
规范解答
解: (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则由已知可得
解得或
故an=·3n-1或an=-5·(-1)n-1.
(2)若an=·3n-1,则=()n-1,
故{}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从而==[1-()m]<<1.
若an=(-5)·(-1)n-1,则=-(-1)n-1,
故是首项为-,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从而

故<1.
综上,对任何正整数m,总有<1.
故不存在正整数m,使得++…+≥1成立.
失分原因与防范措施
失分原因:1、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写错了;2、当公比q为1或时为特殊数列,仍旧代入公式;
防范措施:1、熟练掌握和应用公式;2、特殊数列利用特殊求法。
答案
1、正确 [解析] 方法一:a3+a8=2a1+9d=10,而3a5+a7=3(a1+4d)+a1+6d=2(2a1+9d)=2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方法二:3a5+a7=2a5+(a5+a7)=2a5+2a6=2(a5+a6)=2(a3+a8)=20.
2、错误 [解析]设数列{an}的公差为d,由a1,a2,a5成等比数列,得(1+d)2=1·(1+4d),解得d=2或d=0(舍去),所以S8=8×1+×2=64.21教育网
3、正确  [解析] 因为an+1=an,所以an=a1.又因为bn+1+cn+1=(bn+cn)+an=(bn+cn)+a1,所以bn+1+cn+1-2a1=(bn+cn-2a1).因为b1+c1-2a1=0,所以bn+cn=2a1,故△AnBnCn中边BnCn的长度不变,另外两边AnBn,AnCn的和不变.
因为bn+1-cn+1=-(bn-cn),且b1-c1>0,所以bn-cn=(b1-c1),当n→+∞时,bn→cn,也就是AnCn→AnBn,所以三角形△AnBnCn中BnCn边上的高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设三角形△AnBnCn中BnCn边上的高为hn,则{hn}单调递增,所以Sn=a1hn是增函数.
5、错误 [解析] 设{an}的公比为q.由a5=及a5(q+q2)=3得q=2,所以a1=,所以a6=1,a1a2…a11=a=1,此时a1+a2+…+a11>1.又a1+a2+…+a12=27-,a1a2…a12=26<27-,所以a1a2…a12>a1a2…a12,但a1+a2+…+a13=28-,a1a2…a13=26·27=25·28>28-,所以a1+a2+…+a1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