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中的想象故事,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激起想象的兴趣,感受想象的快乐。2.运用图像化策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3.愿意分享自己创编的想象故事,在交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故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图像化策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教学难点:愿意分享自己创编的想象故事,在交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 同学们,都说想象力是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在奇妙的想象世界中,一支铅笔也可以拥有许多的梦想。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2.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学生快速“收心”,投入课堂】 二、检查预习,初探想象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7页,谁来说说:课文中的铅笔有哪几个梦想 2.指名学生回答,结合学生回答,擦去蒙层,出现梦想。(课件展示)3.问: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结合学生回答,标示第2-6自然段段首的句子)【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文本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三、再读例文,寻找想象1.从这些红色的字体来看,铅笔想去的地方有很多,那它想去这些地方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6自然段,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单。第一个完成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操作。【设计意图:学习单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是图像化策略的一种应用。学生通过填写和对比,很容易发现铅笔的梦想始终是围绕着自身细长的特点展开的。】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小组汇报,全班订正。梦想 去哪里 干什么第一个梦想 山坡上第二个梦想 荷塘里第三个梦想 菜园里第四个梦想 小溪边第五个梦想 运动场3. 想一想:铅笔为什么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些事物呢 4.我们先来看看铅笔的第三个梦想:铅笔到菜园里想长成长长的豆角和嫩嫩的丝瓜,(出示图片)它为什么不想长成胖胖的南瓜呢?(因为豆角、丝瓜都和铅笔一样是细细的、长长的。)5.小结:通过阅读例文,我们发现这是顺着铅笔细长的特点来想象的,这种想象的方法叫做顺着事物的特点想象。(板书:顺着特点想)这样的想象自然、合理。6.铅笔的其它梦想呢?也是这样想象的吗?(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图,你们有什么发现?(也是顺着事物的特点想的,这些事物都和铅笔一样有着细长的特点。)四、妙用例文,再续想象1.请同学们看铅笔的第一个梦想,思考:这段话一共有几句?分别写了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一共六句话,第一句写梦想,第二句提出问题,第三、四句回答问题,第五、六句表达心情)3.这段话先写去什么地方,再写要做什么,最后写有什么感受,这样分三部分来写具体。请同学们仔细看看第3-6自然段,作者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呢?(2-6自然段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到哪里,再写做什么,最后写感受。)【设计意图: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引导学生发现构段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4.老师把2-6自然段梳理成了一个大表格,每个自然段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看红色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同样的感叹句)5.同样的感叹句出现了五次,铅笔到底是因为什么这么好玩?这么开心呢?【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和强调想象的要点,顺着事物的特点写具体。】6.引导学生找出“蝴蝶啊蜜蜂啊,就猜不出我是谁了......““......大眼睛青蛙。有的在伞上歌唱,有的在伞下玩耍......”......7.小结:是啊!铅笔不管去哪里,不管做什么,给别人带去的都是快乐。这是一支善良的、乐于奉献的铅笔,这样的想象很美好,充满了正能量。(板书:正能量)8. 大胆尝试: 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呢?你能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顺着事物的特点想,编出铅笔的第六个、第七个,甚至更多正能量的梦想吗?【设计意图:模仿习作例文,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9.出示练笔: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在3分钟内完成小练笔。 10.学生练笔,随堂拍照上传展示,师生共评。 五、梳理总结,放飞想象。1.今天,我们学会了顺着事物的特点想象,把想象的种子播种在文字中,结出了美好、正能量的童话,难怪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2.奇妙大胆的想象让铅笔有了梦想,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同学们又有什么样的梦想呢?请你们课后去大胆创编一个奇妙的故事吧。【设计意图:学生是习作的创造者,要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