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正确认识广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虚假广告的危害;2.了解广告四大秘招;3.学会识别广告,渗透法治意识,做聪明的消费者教学重难点:学会识别广告,渗透法治意识,做聪明的消费者教学流程:游戏导入:广告大猜想1.出示广告语猜物品出示广告语:①1600万自拍照亮你的美;②药到病除,包治百病;③哪里不会点哪里,门门高分考状元;④能打电话,是孩子的腕间密友2.预设学生回答出手机、药品、学习机以及电话手表。3.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对于广告真的是很熟悉了,一下子都猜出来了。老师有个困惑,这些东西真如广告里说的那样吗?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来探讨广告的奥秘。活动一:广告小辩论1.出示课前问卷调查(课件出示教材调查表),聚焦第三个问题:你相信广告吗?2.请学生亮出观点并说明可信的理由。教师出示规则: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色卡纸,红色代表不相信,蓝色代表相信,黄色代表不确定。师现场统计各种颜色卡片。3.师生交流,教师及时追问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经历说出选择理由。4.同学们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些广告是可以信的,有些广告是不可以信的。那你们能不能帮我判断一下,之前我需要买的东西的广告究竟能不能相信呢?5.小组讨论并交流。(课件出示之前的4条广告语)注意活动要求:①观察四幅广告图,独立思考广告的真实性;②在小组内轮流说一说哪些广告可以相信,哪些不可以相信,并说明理由;③分辨广告并归类,小组长把小组讨论结果贴在黑板上。提醒孩子:小组内成员轮流说、学会倾听、注意音量以及组长张贴答案。6.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虚假广告,了解虚假广告的特征。活动二:虚假广告危害多1.观看关于虚假广告的视频2.交流购买虚假广告的商品的危害。3.出示厂家做虚假广告的真实新闻案例。4.总结:对消费者而言,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对商家来说既破坏企业形象,又会受到法律制裁。5.出示教材“知识窗”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全班齐读。活动三:洞察广告小秘招1.举办直播带货活动,出示直播间规则2.由两位主播现场售卖同一款商品,学生通过抢拍牌进行选择哪位主播的商品。3.教师随机提问举牌的学生,询问学生选择这位主播的原因。归纳出广告的四个小秘招:利用从众心理、利用贪便宜心理、简单重复和名人代言。活动四:破解广告妙招多1.师:直播间商品总是很诱人。那么我们所有的商品都可以任意的买买买吗?那面对这样的广告,你会怎样做?2.师生交流广告小妙招,总结出四个妙招:不轻信、多思考多对比、按需求3.出示教材中《彩色蘑菇的秘密》3.课后作业:设计一则公益广告,结合辨别广告的技巧来提醒人们正确看待广告信息,帮助小朋友们抵御彩色蘑菇的诱惑,做聪明理性的消费者。活动五:课堂总结1.拍手齐读本节课学习总结广告词。广告多,四处播,识别方法我来说。不轻信,多思考,货比三家好处多。按需要,不乱买,理性消费要践行。广告秘招巧截堵,见招拆招妙破解。争当广告小卫士,聪明消费我能行!我能行!2.师总结:法国的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曾经说过,我们呼吸的冷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广告既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见证着人类的文明。希望大家在课下能够辨广告,识广告,用广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