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3.6《探访古代文明》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3.6《探访古代文明》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类早期文明成就我发现”、“探索金字塔之谜”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灿烂文化。
2.通过探索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感受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3.通过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多途径收集相关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文化差异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感受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
4.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重点:
1.通过“人类早期文明成就我发现”、“探索金字塔之谜”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灿烂文化。
2.通过探索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感受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难点:
1.通过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多途径收集相关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文化差异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感受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
2.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通过“人人通”发布预习任务
师: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吗?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一些?你最想了解哪项文化遗产?
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搜集资料,可以用图片、视频、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在课中进行展示汇报!
期待你的精彩分享!
二、指导学生分组与汇报
(1)发布“问卷星”收集学生的预习任务信息;
(2)依据收集信息了解学生的汇报模式,教师对小组汇报进行相应的指导,如以课件、思维导图、图文讲解等方式进行,丰富课堂的汇报形式;
(3)指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等现场互动环节。
课堂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与你们继续学习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早期文明区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节课,老师将带你们乘上文化遗产专列,一起去了解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游览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板书: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看到这个标题,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预设: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为什么它们会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呢?(相机板书)
活动一 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1.师: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本次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中一一去解决。看,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图标。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三大类——遗址、建筑群、文物。
2.师: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7页,看一看书中有哪些介绍?(信息技术融合点:班级优化大师“限时功能”)
3.抽取学生回答。(信息技术融合点: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功能)
预设:殷墟、甲骨文、鸮尊、玉龙、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奥林匹亚遗址、古罗马大竞技场、古代波斯遗址……
师:同学们找得又快又准,除了书上所例举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他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
4.师:课前,同学们借助任务单从不同的途径去了解了它们,那现在请大家来说说自己想要为之代言的世界文化遗产。汇报完毕后,我们将评选出最吸引大家前往观赏的“世界文化遗产”。谁是最佳代言人?让我们拭目以待!课前老师也通过问卷星了解到大家对“殷墟”的兴趣最大,那就有请“殷墟”小组先来汇报吧!(信息技术融合点:问卷星)
活动二 游览文明古国
(一)第一站——中国
1.预设生介绍殷墟(信息技术融合点:人人通平台、超链接)
(1)第一汇报小组组员:同学们,甲骨文、鸮尊、玉龙,这三件文物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殷墟)我们组要代言的就是殷墟。课前,我们组成员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殷墟的资料,让我们带大家一起去游览。(点击人人通平台,播放《殷墟》视频介绍)
汇报组组员:看了视频,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生1:殷墟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的地方。
生2:殷墟是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生3: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
......
生:同学们回答的都对,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人类古文明圣地之一!这就是我代言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2)师:谢谢你的精彩分享。2006年,在立陶宛举行的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殷墟以高票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这是对中国古老文化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承认。安阳殷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大家课前对它们有所了解吗?
2.学生汇报甲骨文(信息技术融合点:人人通平台、超链接)
(1)预设生:我了解甲骨文。
师: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彭老师对它也非常感兴趣,请你来给大家说说吧。
学生活动:上台汇报(点击人人通平台,图文汇报)
3.互动:甲骨文字对对碰
(1)师:通过刚刚这两位同学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甲骨文这么多的故事,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甲骨文字卡,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猜一猜它们分别对应哪个现代汉字?待会派代表上台汇报。限时1分钟。(信息技术融合点:班级优化大师“限时功能”)
(2)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3)学生活动:小组代表持字卡上台汇报。
(4)师小结:通过刚刚的这个小游戏,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甲骨文字特别有趣!甲骨文在当时已经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甲骨文也成为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播放《甲骨文》视频介绍)
4.介绍玉龙
(1)师:了解了甲骨文,你还想了解哪一个呢?预设:玉龙
(2)师:这萌萌哒的玉龙真叫人喜欢,有谁知道它吗?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活动:汇报介绍玉龙。
(4)小结:随身佩戴的一件饰品居然也能做得这么精巧别致!不得不为古人点赞!
5.云参观——介绍妇好鸮尊(信息技术融合点:线上云参观)
(1)师:孩子们,看,这件神似猫头鹰的青铜器,它是妇好鸮尊。让我们跟随河南省博物馆的讲解员进行一次特别的线上云参观吧!
(2)连线博物馆讲解员(信息技术融合点:超链接 、微视频剪辑)
(3)师小结:谢谢讲解员的精彩介绍。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6.介绍司母戊鼎
(1)师:除了这只精美的鸟形酒尊妇好之外,殷墟遗址还出土了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殷墟小组的同学知道吗?给大家来讲讲吧!
(2)学生活动:汇报(课件形式汇报)(信息技术融合点:超链接 )
7.你知道的中国文化遗产
(1)师: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课前老师通过问卷星还了解了其他同学也想为咱们中国的文化遗产代言。现在有请他们上台来展示。
(2)学生活动:第二小组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画形式汇报)
8.小结:把掌声送给这些小小代言者们。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截至2022年8月,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6处,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辉煌历史。(播放图片集)
过渡:接下来,我们将放眼世界,去了解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成就。(出示世界地图)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呢?那里又有着怎样的文化遗产故事呢?让我们继续请小小代言人来汇报。
(二)第二站——古埃及(信息技术融合点:人人通平台、超链接)
小组汇报金字塔(信息技术融合点:人人通平台、超链接)
1.第三组小组汇报:(视频+板贴形式)大家好!我们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言人。埃及金字塔始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的石块修砌而成的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为止发现大大小小小的金字塔110多座。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胡夫金字塔就是我们要为之代言的金字塔。它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楼,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相当于一辆大货车的重量,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据考证,为建成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的时间才建成。我们是小小代言人,我们为金字塔代言。
2.师小结:一说到古埃及,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一个词就是:神秘。金字塔就是古埃及神秘的象征。通过刚刚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金字塔里面藏着这么多神奇的数学知识呢,那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去探寻。了解了神秘的古埃及,你还想去哪里呢?
(三)第三站.古希腊——奥林匹亚遗址
小组汇报奥林匹亚遗址(信息技术融合点:人人通平台、超链接)
1.第四组汇报:(点击人人通平台,边播放视频边介绍)大家好!我们想为古希腊文化遗产代言。我们一起踏入奥林匹亚遗址,希腊的奥林匹亚遗址,它距离首都雅典约190千米,使希腊古代宗教圣地是现存最古老运在其中,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就是在这里采集的火种。
2.师:通过这位同学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奥林匹亚。我们08年的奥运会和我们今年的冬奥会的圣火都是从这里采集的。接下来哪组同学想带我们去到他们代言的地方呢?
下一站的目的地是意大利,这里有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斗兽场,我们出发吧。
(四)第四站: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
小组汇报古罗马斗兽场(信息技术融合点:人人通平台、超链接)
1.第五小组汇报:大家好,我们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小小代言人。课前我通过查找资料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们了解古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82年间,总共就用了4万人,花了80年。它的位置在意大利罗马,形状是椭圆形的,别名罗马大角斗场,又名古罗马竞技场。之所以称他为斗兽场,是因为这里曾是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搏斗厮杀,以博取王公贵族一笑的地方。它的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它之所以能够不被风雨给冲垮,所以它的材料是混凝土的沙子,它墙高57米,长约188米,短轴为156米,它总共有80个孔,可容纳5万到8万人。我们是小小代言人,我们为古罗马斗兽场代言。
2.师:掌声送给这组同学,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知道古罗马斗兽场十分的大,当时古罗马人是好战的,他们为了建造这个斗兽场是为了欣赏人和猛兽、人和人之间的决斗。历史上记载的一次活动非常残忍,当时呢,有3000人和5000猛兽持续长达100多天的决斗,可以想象当时那种画面是多么的血腥。
(五)第五站——古代波斯的宫殿遗址
1.师:最后一个地方,让我们一起去到古代波斯遗址。同学们看,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原来是一座精美绝伦的宫殿,但为什么现在却是这般残垣断壁呢?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有谁知道吗?
2.预设生:我们小组知道,因为在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这片美丽的城邦,侵略者疯狂掠夺,将这座华丽的宫殿洗劫一空,随后点燃一把大火,精美绝伦的波斯遗址付之一炬,现在,我们只能从仅存的残垣断壁中了解曾经的繁华。
师:哇,你们了解得可真多,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这背后的故事的?(课外书籍)原来多读课外书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不错!
(六)第六站——汉谟拉比法典介绍
1.师:除了这些古老的建筑之外。3700多年前为了维持统治,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现在,让我们连线湖南天地律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2.现场微信连线湖南天地律师介绍《汉谟拉比法典》。(信息技术融合点:微信现场连线、超链接)
3.师:同学们,听了王律师的介绍,你对《汉谟拉比法典》有了怎样的了解?
4.学生活动:交流
5.小结:《汉谟拉比法典》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法律的形成,发展的轨迹提供了最有力的实物证据。
(七)投票环节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探访了这么多古代文明,通过小小代言人的介绍让我们对这些地方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们每个小组手中都有一朵太阳花,这相当于是一张门票,你们最想去哪里呢,你们觉得哪一组代言人的介绍最吸引你呢?请小组内先自由讨论,然后各小组派出一位同学上台来投出宝贵的一票。限时1分钟。(信息技术融合点:班级优化大师“限时功能”)
2.分组交流。
3.小组代表上台投票.
4.师追问:你为什么会投给这项文化遗产呢?
5.师小结。(信息技术融合点:班级优化大师“小组加分评价”)
活动三 我是小小守护者
(一)感受文化自信
1.师:感谢今天同学们的精彩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古文明圣地殷墟、神秘的古埃及、走进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感受了工程浩大的斗兽场、探访了古代波斯遗址,这些古代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已经逐渐消失,但是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过!(播放PPT《中国记忆》)
2.学生活动:观看《中国记忆》视频。
3.师: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今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河南省安阳殷墟文化遗址考察,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4.学生活动:观看习总书记《文化自信》讲话视频(信息技术融合点:微视频剪辑)
5.小结:是啊,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倡导文明的对话,理解与合作,才是开辟亚洲和世界文明美好未来的正途大道。
(二)制定《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1.师:同学们,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板书:怎么做?)
2.学生活动:交流
预设生:这些历史文物让我们知道几千年前发生的事,我们应从现在开始树立保护的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他们。
生:我们应该积极学习这些知识,让中华文明一直流传下去。
生:我们可以号召身边的同学邻居行动起来,在小区举办一场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提高大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生:我们要为每件文物做一个身份信息和保护标语,为保护文物出点力。
生:我们应多了解文物的价值及文物存在的意义,自觉遵守文物保护单位的规章制度,比如有些文物古迹是不可以用手触摸的,有些地方在参观时不可以携带食物或饮用水,还有地方不能拍照的,这些规定需要我们自觉遵守。
3.师: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份《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一起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将要遵守的约定结果写在老师发下的卡纸上。限时3分钟。(信息技术融合点:班级优化大师“限时功能”)
4.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写一写公约条例。
5.师:老师刚看到你们小组讨论得这么激烈,请你们来说说制定了什么公约?
6.学生活动:
(1)指名1-2组汇报约定原因(信息技术融合点:希沃“视屏展台”投屏学生制定的公约)
(2)各小组代表将约定贴在黑板右侧。
7.小结:是啊,面对这些珍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和传承。(板书:守护、传承)为此,我国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世界遗产公约》当中也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整个国际社会都有共同合作,予以保护的责任。
四、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让我们守护自然珍宝,擦亮文化瑰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课后,我们也可以继续去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积极探索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多元文化世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制作一张名片,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本次世界文化遗产专列的终点站已经到了,请你带好今天的收获,准备下车,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探访多彩世界文化的多样魅力。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