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教案
课程名称 第一单元 习礼仪,讲文明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22级 授课时间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 4.职业礼仪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修养逐步形成的 5.理解职业礼仪修养的提高重在自觉
能力目标 养成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 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成为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教学重点 1.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2.从点滴做起,做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3.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 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做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创境激趣】 提问:看了这两组镜头,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总结引导:两位服务员的不同态度分别体现和违背了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讲究职业礼仪是一个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职业礼仪有何道德意义?遵守职业礼仪又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学生阅读教材P25的案例1和案例2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看法,讲出真实感受
授新课 【引思明理】 一、职业礼仪塑形象 (一)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提问:如果你去应聘服务员,人事经理问你,做一个服务员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教师小结:作为一名柜台服务员首先要仪容端庄,言行文明礼貌,服务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顾客,都要为其提供耐心细致、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要严格遵守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如果人事经理再问你:职业礼仪有哪些基本要求,你又该怎么回答呢? 教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谈了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概括说就是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可能有同学说,我只要专业技术过硬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学习职业礼仪的知识呢?接下来的学习会解答这部分同学的疑惑。 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讨论: 1.经理指出的“介绍信”中包含了哪些职业礼仪方面的要求? 2.这些要求蕴含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意义? 教师小结:职业礼仪是一个职业人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职业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礼仪规范,是每一个职业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职业礼仪的规范和准则,都属于职业道德的内容。敬业奉献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三)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讨论:结合上述案例,说明职业礼仪对个人求职的作用。 教师小结:首先,讲究职业礼仪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用人单位除了重视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潜力,还非常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和道德品质,有时一些小的礼仪细节甚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最后,讲究职业礼仪,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 职业礼仪展风采 【创境激趣】 引导学生看图并思考:中职学校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礼仪训练?小时候家长有没有对你的站姿、坐姿进行过要求“后背挺直,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父母强调之后你做到了吗? 教师总结:多数孩子在父母刚强调完的时候会按要求做一下,父母看不见的时候就又恢复原状了,这种做法说明我们至少在潜意识里是在把后背直给父母看的,对不对?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够真正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吗?要改变自身形象从根本上来说要靠谁?(孩子只有在自己充分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时才会主动去纠正自己的站姿和坐姿,如果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要求,那就很难有切实的改变。) 结论: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提升个人职业礼仪形象,贵在自觉。 (一)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1.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打破“自我中心”意识,增强社会和集体意识。 2.处理好工作单位内部的关系,与同事和谐相处。 (二)从我做起,做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1.做文明礼仪的学习者 2.做文明礼仪的传播者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P25的案例 学生讨论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P28的案例 学生讨论问题 学生看教材P29图片,并思考问题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爱国教育 多关注新闻,多看书
安全教育 注意楼上的坠落物,防止受伤
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写一封求职信。要求:书写规范、谦恭有礼、情真意切、言简意赅 针对自己的礼仪现状,制定一份自己的礼仪修养计划
教学反思 一切学问由问题产生。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诱发人们去探究,才能激发人们去发现和创造,并通过老师的诱导、启发和学生自觉的参与作为最终解决问题的途径。这节课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置、教学的方法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更多的是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