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教案课程名称 第一单元 习礼仪,讲文明 教师姓名 徐嘉研课题名称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 22级 授课时间 2.28-3.3 3.6-3.10 课时 4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能力目标 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 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自尊自信 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教学难点 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重点也是难点) 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导入 【创境激趣】 小游戏——你眼中的我 学生认真写下某一同学的优缺点,如性格、品行、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交给对方,看看同学给自己指出的优点哪些是自己没有发现的,说说对于缺点哪些是想马上改正的,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授新课 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正确认识自己 【引思明理】 小测试:自信心的自我测验(请回答下面十个问题,每题选出一个最接近的答案) 1.当老师在班里提出某一问题讨论时,你会采取哪一种态度: A.马上举手表明自己的意见; B.除非老师叫我起来回答,否则保持沉默; C.等到大家发言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2.如果老师对你进行不适当的批评,你将采取哪一种对策: A.马上全力为自己辩护,且情绪激动; B.冷静地、理智地表明自己的看法; C.不出声也不争辩,但记在心里。 3.全校举行演讲比赛,老师和同学推荐你去,你将如何对待: A.以种种借口推脱,坚决不去; B.同意去,但演讲什么要老师和同学一起出主意; C.不马上答应,等考虑好后再做答复; 4.当你的好友在同学面前提出你也认为不好的要求,如借作业本抄,你怎么办: A.表面上答应,但过一会找个借口不给他; B.给他讲抄作业的害处,帮他弄懂难点,让他自己完成; C.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再决定是否给他。 5.当你去参加学生会举行的座谈会时,你首先做的是: A.找认识的同学,坐在一起交谈; B.与旁边不认识的同学相互认识起来,并进行交谈; C.一个人坐在那里,不言语,看其他同学谈论。 6.如果你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你怎么办: A.勇敢地接受,并负责任地把班级工作做好; B.同意试试,但随时准备退出; C.要求同学们支持、配合你的工作。 7.如果老师要求你做一件关系到你声誉的工作时,你怎么办: A.请老师讲一讲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B.明确表示做好这工作的要求; C.勉强接受,但也可能就打退堂鼓。 8.如果老师一个地方讲错了,你怎么办: A.巧妙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指出讲错的地方; B.借回答问题来纠正老师讲课中的差错; C.下课后再向老师提出。 9.如果让你当班长,在挑选班委时,你将选择哪一种人: A.学习很好,有些只顾自己; B.小有缺点,但乐意为集体服务; C.学习好,大事做不来,小事尚能做的人。 10.如果你来当老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 A.想同学所想,通情达理; B.模仿老师的做法; C.有些照老师的做法,有些根据自己的体验。 评分标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A5100151505B0555505150C1011010011评价: 1.40------50分:你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你敢于自告奋勇地做事,但必须小心,讲究工作技巧。 2.28------38分:你有较强的自信心,并在多数情况下能应付自如,但在勇往直前时,要保持谨慎。 3.13------25分:你办事缩手缩脚,总怕出差错,你应设法肯定自我,增强信心。 4.0 ------10分:你给人的印象似乎不存在似的,应努力改变这种情况,须知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二)做自尊自信的人 小组讨论:1.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自尊和自信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哪些作用呢?自尊与自信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它与集体和国家有没有联系? 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点拨和补充:环境因素(来自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个人的身心特征、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人对成败的归因方式等等。 (三)不断提升人格魅力 阅读教材P11案例回答问题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看一看: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塑造健康的人格应做到(P12)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创境激趣】 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引思明理】 案例1、2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教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饰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教师总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现在要创建和谐社会,不遵循礼仪规范是不行的。心理学家说过,在沟通前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见面后的20秒,而这20秒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你个人相貌、仪表、服饰、表情、姿态、谈吐等外在因素的感受决定的。这也说明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1.个人礼仪修养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 镜头:午饭时间,某职业技术学校饭堂内人头攒动,大多数同学自觉排队打饭,李想打完饭经过长长的队伍时,因为空间比较窄,加上走路太急,不小心碰到了正排队打饭的张强,张强很大声地责备说:“他X的,走路没张眼睛啊”,李想一听也没好气地说:“谁叫你不排好队的”,“你跟我说对不起!”“凭什么?你也不对!”两人遂吵起来,后来看有老师走过来制止. 张强指着李想鼻子说:“你小子等着瞧!”,李想毫不示弱:“谁怕谁啊!”后来双方各约一大帮人晚上聚集在学校比较隐蔽的地方解决问题,结果几句话不合,双方动起手来,引发一起恶性校园打架事件,几个主要肇事者被学校开除,其他参与打架者被处以校内留校察看处分。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情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如果你是张强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李想,你会怎么处理? 2.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公交车站、校园、旅游景点等地)存在的违背礼仪要求的行为,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老师:如果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和事,这个社会还有和谐可言吗? 老师总结: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道德、懂礼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走向社会,进行交往的必备条件。 (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教师提问: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我们应如何自觉践行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1.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懂得自尊自爱 3.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 教师小结:许多人在生活中时往往因为没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就与人产生矛盾;面试的时候仅仅因为挠头抓耳、抖腿,着装不当,进退场没有注意打招呼,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可见,讲礼仪必须从日常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创境激趣】 在今天的课上,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 展示: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 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4.同学们不喜欢与我一起学习和活动。 5.同学们不喜欢在我面前讨论各种问题。 6.父母总是对我管束严厉,动辄训斥。 7.放学后我不愿意回家而喜欢在外面玩。 8.我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 9.我对爸妈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 10.爸妈从不过问我的任何事。 11.老师对我特别挑剔,专爱跟我过不去。 12.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我一眼。 13.在路上看到老师,我总是设法躲避。 14.老师家访时经常向爸妈讲我的坏话。 15.我觉得老师对我太不公平了。 积分规则:答案“是”计1分,答案“不一定”计2分,答案“否”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得总分。 得分说明: 1. 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3.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些了解。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交往的能力,更好的与人和谐相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交往礼仪。 (一)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问: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寓言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愤怒和暴力只能使问题更加的复杂化,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真心,这样他才能心悦诚服地与你交往。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有爱、互利互助 (二)交往礼仪重亲和 了解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之后,为什么要遵守交往礼仪呢? 问:谁来讲讲乘坐出租车的礼仪有哪些? 教师小结:乘客应当坐在后排。一女二男时,女的坐边上,不坐中间。应照顾长辈和女士先上车。下车一般是男士或晚辈先下,然后照顾长辈或女士后下。注意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垃圾、废弃物品留在车上。 问:遵守交往礼仪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预习认为遵守交往礼仪对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对个人,二是对整个社会,三是对国际交往。 了解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了为什么要遵守交往礼仪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怎样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呢? (三)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和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握手对象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所以,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人。平等,不仅仅指经济、社会地位的平等,更是双方人格的平等。 思考问题并回答 师生一起讨论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习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书上第12页中的内容,归纳出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径。 学生阅读 教材第13页两个案例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总结站姿的要点及仪容仪表要求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学生简述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学生课堂练习:握手礼 老师小结: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选择。爱国教育 多关注新闻,传递正能量的文章,视频安全教育 注意食品安全,三无产品不要食用布置作业 1.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不够自尊的表现,并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 3.对照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反思自己在交往中有没有失礼之处,如果存在,该如何改进。教学反思 1.以学生身边事例为内容,力求教育无痕。德育课最忌讳说教。要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应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展开讨论,隐化教育痕迹。 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每个小组完成一定的工作,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课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