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7.1 单音与和声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P62-P63) 2.★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原因及解决办法?(P63-P64) 3.★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如何让集体更和谐?)(P64-P65)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64-P65) 5.★在集体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P65) 要求: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二、互助释疑 (一)师友释疑 (二)教师释疑 目标导学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3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1)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集体的基础,它的实现有赖于规则的制定和遵守。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必须服从集体的要求和规则? 提示:如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要遵守实验规则、参加国旗仪式时要安静等。 (2)如果我们不服从这些要求和规则,可能给集体带来哪些影响?对个人又有哪些影响? 提示:如果我们不服从这些要求和规则,就会不利于集体的健康发展,影响集体目标的实现,不利于集体的和谐稳定。对个人也有不利影响,会影响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和位置,不利于自己的良好发展。 教师总结: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集体规则。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3~64“探究与分享”。 思考:(1)导致上述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核心 素养 教学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也有冲突,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 道德修养:明白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坚持集体主义 法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 健全人格:初步树立集体主义的大局观念 责任意识: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规则意识教学 重点 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教学 难点 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核心 素养 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一、导学自学 (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2“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冲突吗?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2)如果取消了这些规定,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提示:穿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但集体主义特色很淡,尤其是集体活动时,会显得杂乱无序;大家都带手机到校,会严重影响课堂学习,学生的人际交往很受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怕累而不想加入篮球队,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不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些规定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教师过渡: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是,正如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一样,有时我们的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会出现冲突,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通过学习找出解决办法。 导入新课:单音与和声 (二)自主学习:完成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简单标注、勾画。(3分钟)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提示: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2)对于上述冲突,你有哪些理智的处理办法? 提示: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可结合具体事例,采取不同的方法) 教师总结:①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基于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②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实际上,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平衡点,解决冲突。 教师过渡:既然大家明白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如果把个人比作单音,集体比作和声,要让集体的和声更美,需要每个人保持单音准确,在与其他单音组成和声时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 目标导学二: 让和声更美 1.开展课堂辩论活动。 某校德育处最近公布一条规定:男女同学禁止在校园里成对行走,男女同学日常交往距离不得短于80厘米。 正方:这一校规好,应严格执行。反方:强烈反对,应取消这一校规。 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校规?自由选择正方或反方进行辩论。 提示:正方——有必要,可以避免男女同学早恋,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应严格遵守;反方——反对,过分强调男女差别,恰恰是对异性同学的不尊重,也不利于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阻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总结:通过辩论,很显然这一规则有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进行完善。正方观点没有看到规则的不合理性,反方采取激烈的方式来否定,都是不妥的。随着集体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变得不合时宜,需要适当修改、完善。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2.多媒体出示案例: 我们学校每月都有星级班集体评选活动,而这个月的评选结果下来,七年级某班争当星级班集体的美好愿望又一次落空了,很多同学很失望,这时有人说:“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班级里的事咱们瞎操什么心呀,有班主任和班干部呢!” 思考:你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不赞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应关心集体利益。 3.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结合教材P65“相关链接”,合作探究集体主义。 教师总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5“探究与分享”。 思考:(1)试分析以上方式可能产生的结果。 提示:①回避:可以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有助于化解当下的僵局。②迁就:这只是表面的解决,牺牲了一方利益,甚至可能导致更大的矛盾和冲突。③强迫:迫使对方让步,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实则会导致更大的矛盾和冲突。④妥协:双方各让一步,有助于化解冲突,使问题顺利解决,双方和好。 (2)你赞同哪种方式?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赞成妥协方式。理由:退一步海阔天空,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只要双方互谅互让,相互宽容,都能使矛盾和冲突顺利化解。 教师总结:①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②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三、练习拓展(见课件) 四、总结提升:师友总结谈收获,教师总结(见板书)。分层作业 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板书设计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