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节奏与旋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节奏与旋律 教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7.2 节奏与旋律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5.小群体是如何形成的?(P69) 6.★小群体的积极影响?(P69-P70) 7.解决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有什么意义?(P70) 8.小群体与集体生活的关系?(P70) 要求: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二、互助释疑 (一)师友释疑 (二)教师释疑 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 1.多媒体出示下列情境: 本周,杨杨接到3个活动通知。 (1)现定于本周六上午十点在社区服务中心举行“环保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请各位志愿者准时参加。——志愿队 (2)为在下周的校级篮球赛上取得好成绩,现定于本周六上午八点在学校体育场进行训练。请各位队员准时参加。——篮球队 (3)“五月鲜花合唱节”正在紧张的筹备中,请报名参加的同学于本周六上午九点半到音乐厅彩排。——合唱团 思考:上述材料中,杨杨有哪些角色和责任?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讲述: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播放视频《保卫黄河》,感受节奏的作用。 思考:结合视频和杨杨遇到的问题,分析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有何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7~68“探究与分享”。 思考:(1)在上述情境中,除了班集体,还有哪些集体? 提示:还有学校这个集体。
核心 素养 教学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 道德修养: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法治观念: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 健全人格: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责任意识: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教学 重点 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教学 难点 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核心 素养 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一、导学自学 (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列出你在不同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数数有多少种。 提示:社会、家庭、学校、班级…… 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列举,我们发现,每个人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正如每种节奏在不同的音乐中都有应用,只有在节奏与音乐的旋律协调时,声音才能悦耳。同理,我们身处不同的集体中,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节奏,那么怎样让个人的节奏与集体的节奏成为优美悦耳的旋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节奏与旋律”的问题。 导入新课:节奏与旋律 自主学习:完成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简单标注、勾画。(3分钟) 1.在集体生活中,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P67) 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是怎样的?(P67) 3.★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P68) 4.排解角色冲突的作用?(P68)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2)小倩是否“出卖”了班集体,而小鑫是否“维护”了班集体的荣誉?为什么? 提示:小倩没有出卖班集体,小鑫也没有做到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因为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教师总结: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比较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我们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目标导学二: 集体中的小群体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70“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所在的集体中也有小群体吗? 提示:有。 (2)你所在的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几个同学之间志趣相投、个性相似,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渐渐形成一个小群体。 (3)与小群体中的同学交往后,你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变得更加开朗,学习成绩也有较大提高等。(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影响变化) 教师总结: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在小群体中,成员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2.多媒体出示下面图片: 思考: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教师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群体往往以“集体”的面目出现。当 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个人健康成长的过程。 练习拓展(见课件) 1.七年级某班有三个男生自称“三剑客”,经常聚在一起嘲笑别人、抄作业、课余追逐打闹。他们的行为对集体和自己都产生不好的影响。面对这个小团体,我们应做到 (  ) ①“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 ②融入他们,发展壮大队伍 ③与我无关,熟视无睹 ④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四、总结提升:师友总结谈收获,教师总结(见板书)。
分层作业 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
板书设计
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