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案

资源简介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材解读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5条“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本课共三个话题,分别是“对世界的不断探索”“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让梦想成真”。“科技改变世界”是第二个话题,旨在说明科技对改变世界的重要作用。教材以三大工业革命、当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科技也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约束和规范科技活动,只有善用科技,才能真正造福人类。在教学中,要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通过相关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呈现和渗透,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科技改变世界》通过教材第60——63四页的课题主题图、阅读角及活动园,从科技发展的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入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当代互联网技术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也从中感受只有善用科技,才能为人类造福,教学中关于感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以及对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激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对于科技人物和科技成就,他们通过浏览网页、阅读书籍、观看相关影视资料获参观科技馆等方式,已初步认识和了解。但是他们对本主题的内容链接比较浅显,学生因为对科技人物的人生经历不了解,以致难以理解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对科技成就的认知碎片化,难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问题。因此在课前采用课前调查表------“我最感兴趣的一项科技发明”来进行课前的一个调查反馈,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学情,更精准的定位教学目标。
所以,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核心问题、核心观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音频、视频、图文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生动有趣的科技资料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及当代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以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能够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发展在人类生活应用中的负面效应。
3.培养学生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明确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如何规范应用科学技术,减少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导入
1、 扫码支付图标导入。(微信、支付宝图表)
师:同学们,这个图标你们熟悉吗?在哪些地方使用过?(生自由谈)那在这之前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或银行卡支付)
小结:扫码支付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它和高铁、网购、共享单车被中国网友评为“新四大发明”,也是外国留学生青年心中最想带回国内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你都体验过哪些?)新四大发明的出现依赖于什么?(科技),科技的发展正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3.引出课题:科技--改变世界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板书)
设计意图:用扫码支付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初步感受科技在改变人人类的生活,为后面的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感受“科技”
过渡:首先让我们跟随镜头去北京冬奥会奥运村的智慧餐厅看看。
1.视频呈现2022北京冬奥会的智慧餐厅,感受高科技的神奇。
过渡:食物从天而降,机器人厨师代替人工厨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科技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2.小组交流分享: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还带来了哪些便利?
1)、生自由谈,师适时评价。
2)、PPT图片呈现学生熟悉的互联网下的生活场景,如学生疫情下居家网课、家长会云课堂、网购等,链接生活,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带给我们的改变就在身边。
过渡:信息技术还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像老师使用的希沃白板,它就自带了很多神奇的小科技。(师演示放大镜功能),谁也想上台来体验一下?
3.课堂小体验:学生上台体验希沃白板5的小功能。
4、师生共体验:希沃手机投屏功能,学生谈感受。
小结:信息技术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有趣,这就是科技的魅力。
设计意图:课堂上通过对希沃白板5功能的小体验,让学生在真实地课堂上直观感受互联网带给我们教学的的快捷与便利。
三、聚焦“科技”
过渡: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1.PPT呈现人类科技发展的时间轴,学生结合教材阅读角,思考:在这三个重要的时间段,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哪三次革命?(引出三次科技革命)都有什么重大的科技发明?(蒸汽机、电灯、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过渡:在这些重大的科技发明中,瓦特和他的改良蒸汽机将人类社会带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2.猜一猜,在蒸汽机没有出现之前,人们靠什么发展生产呢?(人力、畜力、风力等)以交通运输为例,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学生现场体验),
3、显现表格和相关的数据,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蒸汽机在速度和运载量方面的巨大优势。
师小结:(添加蒙层)时速越来越快,运载量越来越大!
过渡:蒸汽机的出现取代了人力、畜力,还广泛用于采矿、纺织等行业,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PPT呈现蒸汽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进一步认识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设计意图: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理解得并不深入,借助表格和数据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蒸汽机在运载量方面的巨大优势。
3.课前调查,完成资料成果资料卡,小组汇报:你最感兴趣的科技发明是什么?(利用课前调查表,先组内交流,运用班级优化大师的计时器把控时间,希沃手机投屏展现学生的资料卡)
科技成果资料卡
名称:
影响:
照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课前调查搜集整合资料制作资料成果资料卡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弘扬科学精神。
过渡:感谢以上同学的分享。(适时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点评,让学生有获得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推动了社会进步,(板书),可以说科技改变了世界!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航天、航海、国防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令全世界瞩目。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感受一下:
4.视频呈现《厉害了,我的国!》,生谈感受: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预设:中国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为中国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感到无比自豪!
......
师: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桥、中国网,老师和你们一样也为我国科技的蓬勃发展感到无比自豪!尤其是咱们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令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真正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伟目标!(视频补充呈现“福建舰”“神舟十四”的资料,感悟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取得的丰硕成果)。
过渡:从“天宫一号”到“神舟系列飞船”,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钱学森。
5.添加音频了解“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钱学森的故事。出示钱老的话----“人民说我为祖国民族做了点事,就是最高奖赏”。学生自由谈:你觉得钱学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结:其实,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为了祖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课后大家可以去了解我国更多科学家的故事。
设计意图:《厉害了,我的国!》及科技热点“福建舰、神舟十四”视频呈现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发展创新方面的取得的骄人成绩的一个普及,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钱学森故事的引入,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三、善用“科技”
过渡:科技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烦恼。上周学校组织体检后,小张同学的烦恼来了。(播放关于近视的语音)
1、说一说: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烦恼?
预设:近视眼增多、转基因食品、农药污染水源和土壤、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电子垃圾、垃圾袋不易降解、低头族缺乏沟通、原子弹和生化武器威胁人类、网络诈骗等。
小结:希沃动画呈现农药污染、电子垃圾、网络诈骗等。
过渡: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减少这些烦恼的产生呢?
小结: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法律的规范、公众的监督等,呈现相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条文,渗透法制教育。
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总的来说它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只有用好科技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也就是说只有善用科技,才能造福人类。(板书)
设计意图:该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用好它才能造福人类。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道德自律对于科技应用的重要性,法律条文的呈现对学生渗透了法治意识。
四、拓展延伸
1、大胆猜想一下:你觉得将来科学技术还会广泛地应用于哪些领域?
2、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了解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贡献,懂得只有善用科技才能造福人类。未来世界将是一个发展更加迅猛的社会,(播放视频)谁将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呢?(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希沃动画呈现习主席寄语青少年的话)希望你们都能像习爷爷寄语的那样,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学好本领,积极创新,下一个钱学森可能就是你。
板书设计:
科技改变世界
推动社会进步
善用科技造福人类
设计意图:板书采用直观、系统的形式,并及时体现教材中的重难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