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类别(山水画),运用前面所学过的四步法鉴赏山水作品《富春山居图》,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感受中国文化深厚的魅力。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赏析,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内容之中,鉴析《富春山居图》,掌握鉴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方法,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促进审美活动个性化。能够在鉴赏作品时有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提高审美素养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家要表达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内涵于审美特色。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创作理念及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教学法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要点组织课堂 组织课堂,保持安静。 调整状态,保持安静。 组织课堂保持安静,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调整状态切换至上课模式。启发导入 视频直接导入,揭秘国宝。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的国宝,那这幅国宝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揭秘国宝《富春山居图》 学生感受。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探究发现 ·揭秘一《富春山居图》描绘了什么内容?有何艺术特色? 通过视频展示讲解《富春山居图》描述的内容,分析内在的艺术特色,引导同学们感知中国山水画的魅力。 学生倾听思考,识读美术作品。 引导同学们运用四步法鉴赏分析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富春山居图》的美感及意境让同学中国山水画底蕴深厚。 以视频引导的方式引发思考,调动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激发探究的欲望。·揭秘二《富春山居图》是真实山水的客观写照吗?体现了什么样的创作理念? 学生讨论思考。 对比实景,或将绘画作品3D还原发现山水作品与真实绘画作品相差甚远,中国山水画并非对客观实景描摹再现,而侧重的是借景写意,抒情,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国传统山水画并非是一时一景的自然再现,是蕴含着画家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的意向的景观与自然。 引导同学们理解中国山水画并非对客观实景描摹再现,而侧重的是借景写意,抒情,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是蕴含着画家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的意向的景观与自然。·揭秘四《富春山居图》价值几何? 引导同学们“评价”《富春山居图》,将《富春山居图》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总结其价值 同学们鉴赏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与价值判断,感受中国画内在的深厚魅力。 学生感知中国山水画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美感,体会中国山水画对中国文化、绘画产生的深远影响。 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绘画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1.4空间 空间在雕塑中是如何表现的? 西方绘画的线性透视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三远法”是如何表现空间的? 引导同学感受滑田友的雕塑作品《轰炸》空间构成正负关系,空间布局形成视觉节奏,以及空间塑造整体氛围,进而可以理解空间可以塑造出雕塑的品格。 通过对《圣母的婚礼》以及《早春图》的对比鉴赏,分析中西绘画中不同的空间透视表现方法。总结西方绘画多线性透视,而中国绘画则不讲究对单一视觉空间的模拟,中国画独特的透视法则在二维画面中产生的丰富的想象空间是线性透视所不具备的。 学生感受并自由发言。 让同学们认识到中西方绘画空间透视表现的区别,中国画独特的透视法则在二维画面中产生的丰富的想象空间是线性透视所不具备的。 区分中西绘画不同的空间表现特点。认识到中国绘画空间透视表现的独特性。通过系列探究引发思考,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和素养文化理解能力。回顾总结 针对于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与总结。 学生回顾本堂课的知识,记忆强化。 归纳总结《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色及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创作理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引导同学们坚定自信的弘扬中华文化艺术,增强文化自信课后拓展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山水画,从主题、题材、技法和笔墨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课后完成任务单。 学习成果巩固提升,持续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尝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判断,增强内在感受。板书设计中国山水画《富春山居图》描述:描绘了什么内容? 分析:有何艺术特色? 解释:是真实山水的客观写照吗?体现了什么样的创作理念? 评价:价值几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