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法治国家 导学案[课标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2.法治意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国家。3.公共参与: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落实良法善治、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新知导学】一、法治国家的内涵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____________、依宪治国、____________、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____________,国家各项工作____________。2.具体内容(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________________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国家强调______,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保护公民的____________是法治的主要功能。(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二、建设法治国家1.总要求:法治国家意味着________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____________,更需要法律的____________。2.具体要求(1)推进宪法实施:加强宪法实施和______,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________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________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______需要得到有效实施。3.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____________,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______________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易错提醒】1.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宪开展。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法治的主要功能。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维护宪法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在加快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一上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方面的新需求,倾听人民声音,凝聚人民智慧,回应人民期待,将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体现在地方立法之中,共制定《上饶市城市管理条例》《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上饶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11部地方性法规。《上饶市城市管理条例》明确了城市管理职责和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问题,解决有关部门反映的城市管理难点和群众普遍反映和关心的城市病问题,为上饶市营造有序、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1)良法才能善治,上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制定良法的?(2)在立法过程中,上饶市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作探究二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5次通过宪法修正案,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设立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深入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等工作。设立国家宪法日,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完善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等国家标志法律制度,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制定香港国安法,在审议完善国家机构设置、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领域的法律案件时,对涉宪问题进行深入论证研究,确保法律规范和制度符合宪法规定、原则和精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1)宪法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建设法治国家应如何推动法律的实施?(2)我们要坚定宪法自信,弘扬宪法精神,说一说我们应如何坚定对宪法的自信。核心归纳一 良法善治(1)良法有六个标准:一是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 二是反映公平、正义等价值追求。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四是反映国情、社情、民情。 五是具备科学、合理的体系。 六是符合法定程序,具有程序正当性。(2)善治即良好的治理。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核心归纳二1.全面认识我国的法律体系(1)核心: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2)内容: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3)层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2.法律的实施环节遵守法律,即守法 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执行法律,即执法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适用法律,即司法 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监督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巩固提升】 1.某中学7名高一学生,上学时感受到交通拥堵,同时发现专门设置的公交车道利用率并不高。他们用3个月的时间详细调查了本市公交专用道的整体使用情况,撰写出上万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合理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建议,该报告得到有关专家认可和支持,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事例表明( )①关注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中学生的责任②开展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③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是中学生的权利④反映公共管理问题时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扣法律规定开展检查,重点查找法律实施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责任、依法推进工作。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A.创新监督形式,正确行使质询权B.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C.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强化对国家机关的监察D.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3.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一条款的确立旨在( )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实现公民政治权利③维护社会秩序 ④促进司法公正①② B.①③②④ D.③④8.1法治国家导学案答案【新知导学】 一、1.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使 依法开展2.(1)宪法法律至上 (2)依法治理(3)各项权利 (4)制约和监督二、1.法治 法律体系 严格实施2.(1)监督 合宪性(2)法律体系 (3)法律3.权力运行 国家治理【易错提醒】1.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3.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4.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5.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合作探究一】(1)上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的过程中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回应人民期待,满足市民对环境卫生方面的新需求,在立法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制定出良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上饶市在立法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合作探究二】(1)①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宪法之下,设立国家宪法日,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完善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等国家标志法律制度,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等,建立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②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2)坚定宪法自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提升】1.C [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和关注公共交通问题,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中学生的责任,①错误。题中7名高一学生针对交通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并撰写了研究报告,提出合理建议,这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是中学生享有的权利,也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②③正确。公民可以积极反映公共管理问题,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建议,但不一定必须有相应的对策建议,④错误。故本题选C。]2.D [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能,故A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故B错误。监察委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强化对国家机关的监察,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C错误。材料说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故D正确。]3.B [①③入选:材料强调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应保障信息的安全并且不能违法取得及使用,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及维护正常社会秩序。②排除:个人信息不属于政治权利范畴。④排除:立法保障公民信息安全与司法公正无必然联系,与题干主旨不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