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短歌行》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7.1 短歌行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短歌行》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曹操其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人之“忧”的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兴和用典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渴望招贤纳才以建功立业的志向;学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诗人的人才观,学习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曹操其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人之“忧”的内涵。 通过分析比兴和用典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渴望招贤纳才以建功立业的志向。 教学难点: 1. 学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2. 正确评价诗人的人才观,学习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汉末名士许劭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称之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鲁迅先生称:“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些评价都肯定了曹操的英雄才干。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短歌行》走近英雄曹操。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知英雄其人 (一)了解诗人: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精通书法、音乐、围棋。 ①政治家: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得到稳定、恢复、发展。 ②军事家:曹操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指挥的“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著作。 ③文学家:建安文坛的领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一代诗风,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曹诗现存二十馀首,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其内容和方法都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古朴率真,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其中有的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等;有的描写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等,后者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 (二)写作背景:曹操巩固了北方割据势力后,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而动。曹操深感今后的对手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便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展示于众。 学习任务二:以意逆志——感英雄之忧 活动一:读出诗情 1、读准字音。 譬如(pì) 子衿(jīn) 何时可掇(duō) 契(qiè)阔谈讌(yàn) 吐哺(bǔ) 根据乐府诗特征及以下指导进行诵读,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及变化。 (1)“歌行体”:短歌行,汉乐府曲调名,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长歌”、“短歌”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这首诗诗句都是四字句,就成为“短歌”。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除了在歌声、曲调的长短上有区别外,还有另一个区别,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2)诵读指导: 前半部分感情基调:沉郁苍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慢(慷慨激昂 气满声高)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慢(沉郁悲壮 气沉声低)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慢(凝重苍凉 气缓声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慢(悲劲苍凉 气沉声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慢(惆怅轻柔 气徐声柔)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慢(深沉悠长 气徐声柔)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慢(深情舒缓 气舒声平)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慢(轻快高昂 气满声高) 后半部分感情基调:慷慨激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慢(深情激昂 气足声高)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慢(沉郁悠长 气缓声沉)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快(轻快愉悦 气满声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 快(轻快高亢 气满声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慢(惆怅舒缓 气舒声平)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快(急促高亢 气短声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慢(铿锵有力 气满声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慢(慷慨激昂 气满声高) 活动二:读懂诗意 1、从全诗来看,大家认为哪个字可以用来做全诗的“诗眼”呢? 明确:忧——“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 2、全诗当中反复出现“忧”字,那么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这些“忧”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明确:忧人生苦短、忧贤才难得、忧功业未成。 全诗可分为八章,每章四句。 一忧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第一、二章借歌和酒道出对时光消逝的感慨。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酒当歌”四字,截断过去、未来,只说现在、眼前,给人展出一个紧逼迫促的境界。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汉佚名《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诗人借“朝露”一方面抒发个人之情,恐怕时间过得太快来不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易逝,应抓紧拿定主意,到他那里施展抱负。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从表面看,似乎曹操提出了一个“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消极主题,甚至因此被后世许多悲观人士引为口实;而实际上刚好相反,诗人是说有酒有歌,无须为了人生的短促而消沉颓丧。诗人不写宴会上的觥筹交错和轻歌曼舞之景,而独抒身居庙堂心忧天下之情,浓郁的抒情气氛中包含着积极的政治目的。诗歌撇开了对空间的描绘而转为对时间的思索,即由对酒当歌转为追惜往日,给人以放浪恣肆之感。开端便带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去探讨人生哲理,从朴素的形式中去寻求深长的意绪,即刘勰所谓“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心雕龙·时序》) 二忧贤才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三、四两章情味更加缠绵深长。此八句中除三、四两句外,有六句引自《诗经》。前两句引自《郑风·子衿》,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借姑娘的相思之情比喻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同时含而不露地表达出“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的深细婉转的用心,这种用心借“悠悠”“沉吟”更显真诚感人。后四句引自《小雅·鹿鸣》,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把求得贤才后的竭诚欢迎表现得淋漓尽致。“呦呦”“青青”两个叠音词使诗歌有声有色,顿觉轻快悠扬。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第五、六两章是对前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明月”之可望而不可即,比喻贤才之难得。诗人因求贤才不得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又因贤才远道来归附自己而喜不自胜。这一忧一喜、忽忧忽喜的矛盾心理,正完满地表现了诗人思贤若渴的主题。这八句看上去在意思上与前十六句重复,但实际上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题旨,同时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的变化和反复咏叹的韵致,增强了抒情意味。 (3)三忧功业未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后两章是全诗关键所在。诗人融情入景,因抬头见月明星稀,乃顿生孤寒寂寞之感。接着又静中见动,以“乌鹊南飞”之景隐喻无所依托的贤才。在诸雄鼎立的局面下,犹豫不定而又想施展抱负的人才总要选择一方归附,所以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和心境,然而诗人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对他们透露着关心和同情。“南飞”一词暗含诗人对处于汉末大乱社会动荡之中的流离迁徙的人民关心和同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表达希望贤才多多益善。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忱,希望能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在这两个典故中,曹操以管仲和周公自比,希望能像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像周公辅佐周成王开启“成康之治”一样建功立业,成就太平盛世。可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3、“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志在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学习任务三:启迪人生——评英雄之志 1、《短歌行》蕴含着曹操什么样的人才观?你如何看待这种人才观?结合曹操的用人实例加以说明。 明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尊重人才,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建安十五年颁布的《招贤令》中明确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才标准。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魏志·武帝纪》) 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阵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拔上来,如于禁、乐进。因为爱才,曹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他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曹操的人才观成就了他的宏图霸业,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如以多元化的标准评价一个人、使人尽其才等;当然,当今时代,我们还应注重品德修养,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2、曹操的人才观隐含着他怎样的处世态度? 明确:魏源评《短歌行》:“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诗比兴笺·序》)陈沆也指出:“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汉高祖刘邦思猛士以守四方,曹操求贤才以定天下,他的人才观体现了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从《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忧国忧民之心,到《度关山》中“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兼爱尚同,疏者为戚”的太平盛世之愿,再到《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锐意进取之志,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概多气”的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曹操其人不论是在政治功业上还是在文学成就上,都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英雄。 四、课堂小结 《短歌行》通过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课后作业 钟嵘《诗品》评价曹操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课后阅读曹操的其他诗篇,如《步出夏门行》、《薤露行》、《蒿里行》等,根据钟嵘的评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等),写一则文学短评。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