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6课《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qīnɡ cuì lán zhù xī shuài chǒu è kǒnɡ bù 二、选择题2.下面词语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脆弱(cuì) 洪亮 加速 证实B.恐怖(bù) 玻璃 盲人 齿轮C.单调(diào) 呈现 神秘 和谐D.丑恶(wù) 蟋蟀 唯恐 清脆3.下面句子中的分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B.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C.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D.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三、填空题4.生字扩词脆:( )( ) 拦:( )( ) 玻:( )( ) 璃:( )( ) 恶:( )( ) 怖:( )( ) 蟋:( ) 蟀:( )5.填入反义词清脆——________ 美丽——________ 自动——________ 请求——________答应——________ 单调——________ 增加——________ 坚硬——________6.把句中加点的部分换成相应的四字词语。(1)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2)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4)父亲没有回答。( )7.查字典,完成练习。“可怜”的意思有:①值得怜悯;②(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在“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中“可怜”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请用“可怜”的另一种意思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8.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物恰当叫声的词。 狼( ) 马( ) 鸟( ) 狗( ) 狮( ) 龙( ) 虎( ) 猿( ) 蛙( ) 蝉( ) 鹤( ) 牛( )9.课文综合回顾。《表里的生物》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对____________极为好奇,猜测___________。在看了表里的世界之后,“我”______________。在探究表里的生物时,“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四、信息匹配10.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蝎(xiē jiē)子 钵(bō běn)子 狗吠(fěi fèi)柔和(huó hé) 蝈蝈(gō guō) 蒙着(mēng méng)蜇人(zē zhē) 丑恶(è wù) 单调(diào tiáo)清脆(cuì chuì) 钉住(dīng dìng) 似的 (sì shì)11.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B.动物背部的甲壳。C.由上向下地遮掩;蒙上。 D.由上而下按压(印)。(1)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2)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3)文件看完后盖上图章。( )12.选词填空。敏捷 敏感 敏锐1.波义耳立即( )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2.谢皮罗教授( )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3.松鼠动作非常( ),想抓住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五、语言表达13.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用加点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发出不同的声音。(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表里的生物(节选)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1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5.在了解表里的真相过程中,“我”的心情在不断变化,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好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唯恐”的心情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17.“我”猜想表里面是生物的原因是( )A.“我”一直就喜欢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对这类生物充满了好奇心。B.“我”猜想表里的物体和蝉、虫一样,都不会轻易被人发现。C.父亲的做法非常神秘,让“我”猜想到里面是生物。D.父亲的手表里经常发出声音。18.读了选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文中的“我”。19.童年的哪些经历让你难忘呢?请选择一件事简单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李时珍解剖穿山甲我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谨,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有一次,他看到古代著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 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 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 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20.联系上下文解词。(1)严谨:_____________(2)完善:_____________(3)实践:_____________21.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22.给第3节加上标点。23.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第1层:________________第2层:_________________第3层:_________________24.问题。(1)李时珍为什么要观察穿山甲吃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这样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清脆 拦住 蟋蟀 丑恶 恐怖【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清脆”“蟋蟀”“恐怖”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D项“丑恶”中“恶”的读音为è,意思是丑陋恶劣。3.B【详解】本题考查分号的运用。分号可以用于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也可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分项列举各项,辞书的条目在同一义项下有三个及以上释义时也常用分号分隔。B项分号使用错误,“嘀嗒”“嘀嗒”之间不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不能使用分号。是表示表发出的声音,一般性停顿,应使用逗号。4. 清脆 脆生生 拦住 阻拦 玻璃 玻璃丝 玻璃 琉璃 丑恶 恶狠狠 恐怖 阴森可怖 蟋蟀 蟋蟀【详解】脆:读“cuì”,可组词“清脆、脆骨、脆生生”等。拦:读“lán”,可组词“阻拦、拦住、拦截”等。玻:读“bō”,可组词“玻璃、玻璃丝、毛玻璃”等。璃:读“lí”,可组词“琉璃、玻璃、璃灯”等。恶:读“è”、“wù”、“ě”、“wū”,可组词“可恶、厌恶、丑恶”等。怖:读“bù”,可组词“恐怖、可怖、怖畏”等。蟋:读“xī”,可组词“蟋蟀、斗蟋蟀、蟋蟀草”等。蟀:读“shuài”,可组词“蟋蟀、斗蟋蟀、蟋蟀草”等。5. 嘶哑 丑陋 被动 命令 拒绝 丰富 减少 柔软【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掌握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清脆:指声音清晰悦耳动听。反义词有沙哑、嘶哑等。美丽:指美好艳丽;好看。反义词有丑陋、难看等。自动:指不用人力而用机械、电气等装置直接操作的;自己主动。反义词有强迫、被动等。请求: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反义词有命令等。答应:出声回答;表示允诺、同意。反义词有反对、拒绝等。单调:指单一;重复而缺少变化。反义词有复杂、丰富等。增加:指增添,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反义词有减少、削减等。坚硬:指又结实又硬。反义词有柔软、柔韧等。6. 与日俱增 形形色色 如痴如醉 一声不吭【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可以从与意思具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找,平时也要多积累。(1)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2)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3)如痴如醉:意思是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看得入神。(4)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7. ① 一天下来,我钓到的鱼真是少得可怜【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联系课文内容,“我”眼巴巴地等着父亲把表盖打开,却不敢亲自动手,也不敢催促父亲,一个渴望又胆怯的“我”就在父亲的面前,令父亲心生怜悯。由此可知,应选①。根据“可怜”的第②种意思说话,要抓住“数量的少或质量的坏”并联系生活实际完成。8. 嚎 厮 啾 吠 吼 吟 啸 啼 叫 鸣 唳 哞【详解】考查动物的叫声,即象声词,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是模仿自然界声音构成的词。要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9.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父亲的表 表里边有一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相信了父亲的话,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好奇 猜测 产生新疑问【详解】这道题考查对课文的掌握。解答这道题,要从课文整体梳理“我”的心路历程:①“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②产生疑问:爸爸的表能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表里面是什么东西在响呢?③感到好奇:爱听表的声音,并向着表伸出手。④作出猜测:表里面一定有会发声的生物被父亲关着。⑤证实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⑥产生新的疑问,作出新的猜测:为什么把蝎子放在这么好的表里?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⑦解决疑问:“我”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见人就说父亲有个小蝎子在表里。根据“我”的心路历程,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补充完整思维导图。10.xiē bō fèihé guō méngzhē è diàocuì dìng shì【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11. A C D【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一字多义是汉语言的一大特点。能在理解字的基本义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即可。12. 敏感 敏锐 敏捷【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敏锐:它指的是反应灵敏,头脑灵活,目光尖锐。敏感: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敏捷:敏捷,指反应(多指动作或言行)迅速快捷。13.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这里的天比别处的蓝,水比别处的清。 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好问是儿童的本能,也是成长的需要。【详解】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2.考查词语造句的能力。用上所给的词,把句子写通顺完整即可。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可把发出声音改为唱歌。4.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注意审题,看清楚例句的格式,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即可。14.因此 可是 不但 还 15. 痛苦 高兴 担心 16. 表里的世界很美丽 “我”对表里的世界的痴迷 17.B 18. 求知欲强 爱探究 19.小时候,把小鸡从山坡上扔下去,让小鸡学飞。【解析】1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关联词。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关联词相关方面的知识。因此:表结果。可是:表示转折关系。不但……还:表示递进关系。1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归纳总结。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理解文章每个层次的意思,学会归纳总结。从以下语句:①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②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④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我们可以找到答案。1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从以下语句: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我们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表里的世界很美丽。通过分析可知,作者担心父亲再把这表盖上。因此,这表明作者对表里的世界非常痴迷。1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从以下语句: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我们可以找到答案。18.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归纳总结。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理解文章每个层次的意思,学会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可知,作者对表里的世界非常痴迷,想一探究竟,可以看出作者好学、好问。1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课文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举一反三。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20. 严密谨慎。 完备美好。 了解自然、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21.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便会张开,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面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里,再把鳞片张开,不一会儿,蚂蚁就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 22.。 , , 《 》 。 23. 李时珍看到古代药学家书上说穿山甲爱吃蚂蚁,便到小河边仔细观察。 原来穿山甲是靠身上的鳞片作为“工具”来吃蚂蚁的。 他又解刨了一只穿山甲,证实它确实爱吃蚂蚁。 24. 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谨,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起身参与实践,严谨的科学精神。【解析】20.本题考查词语意思。从第一自然段“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可知严谨的意思是严肃谨慎。从第三自然段可知,完”指完成、完备;“善”指好的、美好,完善的意思是使完备美好。联系第二自然段可知,根据原文句子“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意思是遇到不懂得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事实,把它解决掉。其中“实践”在本文中意思是了解自然、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所以答案是:了解自然、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2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从第二自然段中可以找到相关句子,“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描写了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2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要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境加标点。第一个空表示陈述句,完整的话,所以加句号。第二个空、第三个空表示暂时停顿,用逗号,书名要用书名号,这一句是陈述句,所以句尾用句号。23.本题考查划分段落层意。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李时珍观察的过程。第一层到“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先写去观察的原因,也就是李时珍看到古代药学家书上说穿山甲爱吃蚂蚁,便到小河边仔细观察。所以答案是:李时珍看到古代药学家书上说穿山甲爱吃蚂蚁,便到小河边仔细观察。第二层到“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写李时珍观察的结果。原来穿山甲是靠身上的鳞片作为“工具”来吃蚂蚁的。所以答案是:原来穿山甲是靠身上的鳞片作为“工具”来吃蚂蚁的。剩余部分为第三层,他又解刨了一只穿山甲,证实它确实爱吃蚂蚁。2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在第一段就说道“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谨,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所以当他看到古代著名药学家陶弘景的书,面对疑惑,他亲自去观察穿山甲吃蚂蚁。(2)结合下文分析,“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下文是“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这个就是李时珍的态度,亲自观察实践,对科学态度严谨,其实文章最开始就写了李时珍的态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