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唯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摘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为什么当时中国人眼中的“蕞尔小国”日本在当时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中?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做了充分准备。
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这次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甲午海战中清政府的表现
1.战前不作准备 ,战争爆发后“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
2.黄海战役后,令北洋水师躲人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
3.威海卫战役中下令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 (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不许出海
迎战李鸿章推行避战求和 政策原因、表现、影响原因:李鸿章
1.感到清政府财政空虚,实力不足,没有取胜信心。
2.把北洋舰队视为自己私人财产,为保存自己实力,故力主“避战求和”。
3.慈禧:一心筹办60岁的“万寿庆典”,希望对日本和平了结。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观察图8-10,了解《马关条约》的签订过程《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割香港岛
(约78平方公里 )五口通商赔偿损失
(2100万银元)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并深入到内地
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并使原本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协定关税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对比《南京条约》内容,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请思考:通商口岸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东南沿海东部沿海各省内地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不继深入,民族危机不断深化。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对日本的影响甲午战争后,日本把中国的巨额赔款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同时日本从中国获得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倾销商品,日本经济迅速进入高速增长期。《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对中国的侵略已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时期,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的“势力范围” 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又强租旅顺、大连 英国的“势力范围”是长江流域,云南、广东。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1860年 《北京条约》割占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大家看时局图这幅图的内涵是什么?哪个列强没有分到一杯羹?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呢? 其实质是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达到“利益均沾”。 中国面临着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严重危机!“门户开放”政策为什么被各国接受?由于列强在华争夺激烈,谁也无力独占中国。美国实力上升,并承认其他列强在华特权。“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对美国有何影响?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甲午战争原因:时间: 年—— 年侵略国家:经过影响:1894 18951、黄海海战(邓世昌)3、威海卫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课堂小结日本结果列强强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马关条约(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2、旅顺大屠杀明治维新后,日本强大起来,图谋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19世纪末中国的时局是怎样的?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开银行、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