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八下历史与社会第6单元学案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版八下历史与社会第6单元学案集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其带来的影响。
【自学过关】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15、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西欧社会对 、 的需求越来越大,西欧人渴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 。 和葡萄牙位于大西洋沿岸,走在了海洋探险的前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1492年,意大利人 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开始了他的远洋航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他终于到达 、 。他以为自己到了 ,他称当地居民为 。
3.新航路开辟促进了 ,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 发展迅速。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 的交流与传播。
4.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 ,掠夺 ,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 ,犯下了滔天罪行。
【巩固与拓展】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1.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
C土耳其帝国阻隔东西方交通 D.宗教的迫害
2.欧洲人能够在15世纪末开辟新航路,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国的因素是( )
A.指南针传入欧洲并被普遍应用 B.地圆学说逐渐被欧洲人接受
C.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 D.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探险精神
3.15世纪,欧洲人十分渴望在东方发财,哥伦布却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坚持这一信念的是( )www-2-1-cnjy-com
A.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B.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航海地图
C.具有顽强的探险精神 D.相信地圆学说
4.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的四位著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 )
①哥伦布 ②迪亚士 ③麦哲伦 ④达·伽马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5.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④ B.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6.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作出的最主要贡献是( )
A.缩短了欧洲到亚洲的里程 B.为欧洲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C.使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 D.给东方带去了欧洲的文明
7.下列属于是新航路开辟的消极作用的有( )
①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②殖民扩张,屠杀居民,掠夺财富
③贩卖黑人奴隶 ④形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下列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的是( )
A.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B.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
C.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9、读《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回答问题。
A航海家 的航行路线,他率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 航行。
B为航海家 的航行路线,他到达了美洲。
C为航海家迪亚士的航行路线,他在归途中发现甲地 ,在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D为航海家 的航行路线,他绕过了非洲,最终到达印度,从而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写道,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 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二 《15世纪的船只》《欧洲航海家在研究如何去更远的地方探险》
结合材料一简述当时欧洲人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机。
(2)结合材料二简述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知识梳理】
学会梳理课堂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问题跟踪】
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抓紧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吧!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6.2.1 “人的发现”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1.知道文艺复习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2.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这一运动的思想主题、对后世的影响。
【自学过关】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14世纪的欧洲,在工商业发达的城市里,人们反对 宣扬的禁欲苦行、消极忍耐、逆来顺受,强调 ,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 ,这种被称为 思潮。当时的一些文学艺术家潜心研究 、 ,通过创作,宣传 ,这就是 运动。
2. 诗人 是 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最著名的作品是 ,分为 、 、 三部分。2·1·c·n·j·y
3.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其绘画作品富有诗意,思想深刻。 、 是其代表作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 、建筑师和诗人,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是其代表作。21*cnjy*com
5. 是文艺复兴时期 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了数十部脍炙人口的戏剧和诗歌,如戏剧《 》 《仲夏夜之梦》,悲剧《 》、 《 》等。
6.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 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 逐渐从中世纪的 中解放出来。
【巩固与拓展】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1、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思想领域的重要反映是( )
A、基督教势力膨胀 B、古希腊文化的复兴
C、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D、启蒙思想的产生
2、假如你生活在中世纪的欧洲,会严重扼杀你的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
A、天主教会的腐败 B、封建君主专制
C、天主教会以神为中心的愚民政策 D、封建等级制度
3、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开始于( )
A、13世纪的英国 B、14世纪的意大利C、15世纪的德国 D、16世纪的意大利
4、文艺复兴运动主张( )
A、以神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工人为中心 D、以资产阶级为中心
5、被称为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的是( )
A、莎士比亚 B、但丁 C、达·芬奇 D、培根
6、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B、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
C、对中世纪欧洲文学、艺术风格的突破 D、欧洲基督教会的自我革新
7、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8、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是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材料二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一中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发生了哪一重大社会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
【知识梳理】
学会梳理课堂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问题跟踪】
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抓紧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吧!
6.2.2-6.2.3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1.知道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理解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
2.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这一运动的思想主题、对后世的影响。
【自学过关】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16世纪,波兰科学家 提出了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它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们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被誉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意大利物理学家 也是一位 ,用自制的 观察太空,发现月球表面有山谷,金星绕 运行。当时人们认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发现 ”。【出处:21教育名师】
3.17世纪,英国科学家 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贡献主要在物理学领域,其中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 定律和 定律。这些定律反映了 的基本规律。他建立起的完整的 体系,对以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科学革命诞生了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 、建筑师和诗人,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是其代表作。
5.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
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 ,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扬 、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 。18世纪后半期,该运动在 达到高峰。
6. 是启蒙运动的巨匠,他宣扬 、 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 制。
7. 也是一位启蒙思想家,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 ”学说,他认为国家避免暴政的办法就是将 、 、 三个全力分开,他强调 的重要性,即 防止腐败和 。
8、卢梭提出了“ ”的理论,人民主权就是政府权力来源于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启蒙运动撼动了 和 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 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巩固与拓展】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1.否定教会权威,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学说是( )
A.太阳中心说 B.地球中心说
C.万有引力定律 D.“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
2.他是近代物理学的一位奠基者,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中的力学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此人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顿 D.布鲁诺
3.17、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提出要用“理性之光”驱散中世纪专制神权的黑暗,把人民引向自由民主的光明。这场运动被称为( )
A.启蒙运动 B.宗教改革 C.近代科学诞生 D.文艺复兴
4.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表明他( )
A.提倡三权分立 B.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D.宣扬科学和理性
5.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②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④都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写道:“他用‘日心说’来向自然事务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材料二 “你们读判决书时,要不我听判决书更害怕。”临刑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
材料一、材料二描述的分别是哪位人物?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一中的“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说明了了什么?
材料二中,“你们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判决书书更害怕”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曾说过,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材料二 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文明了”。
材料三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敬畏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眼光。”
材料一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
材料二认为卢梭比伏尔泰进步,其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中罗丹所说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什么?
【知识梳理】
学会梳理课堂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问题跟踪】
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抓紧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6.3.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1.了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
2.明白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历史作用。
【自学过关】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17世纪初,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即为,他大肆搜刮钱财,激化了国王同
的矛盾。
2.1642年,查理一世亲自带兵进入 ,企图逮捕议会领袖,挑起了内战。
3.议会军在 的领导下,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649年, 被处死,英国宣布成立 。21教育网
4.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旧王朝曾一度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他们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 和女婿荷兰执政 入主英国。这次政变被称为“ ”。21·cn·jy·com
5.1689年,议会通过《 》,国王的权力受到 制约, 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称为 。 是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后来这一制度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来源:21cnj*y.co*m】
【巩固与拓展】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英国的资本主义比其他国家发达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
A.查理一世 B.查理二世 C.路易十四 D.路易十六
3.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4.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率领议会军英勇作战,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领袖人物是( )
A.威廉二世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
5.英国《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
A.保证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
C.使议会获得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D.正式宣告英国君主制的废除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过往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建立常备军;议会应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 皮特曾经对国王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做过这样的解释:“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来源。
材料一出自哪一文献?
材料二中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说明了什么?
结合材料一,说说“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的理由。
【知识梳理】
学会梳理课堂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问题跟踪】
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抓紧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吧!
6.3.2美国的诞生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1.了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
2.明白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历史作用。
【自学过关】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1773年的 事件,成为革命的导火线。1775年,在 ,英军遭到民兵的伏击。北美 爆发了。21cnjy.com
2.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了 起草的《 》,宣告北美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
3.美军在 的领导下,英勇作战。1777年,美军在 重创英军,这成为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华盛顿率领美、法联军,在 击溃英军主力, 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4.1787年美国制定一部联邦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 国家。联邦政府有 、行政、 三部分组成。总统享有 权, 和 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 。这是世界上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至今任然有效。通过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确立了 制。
5.1789年,首届联邦政府成立, 被推选为总统。
【巩固与拓展】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1.“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北伐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这是为了纪念( )
A.来克星顿枪声打响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 D.1787年宪法通过
3.1787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的民主性突出体现在( )
A.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 B. 三权分立 C. 君主立宪制 D.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4.美国独立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
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支持 ②大陆军装备精良 ③战争具有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 ④华盛顿等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在意义上不同之处在于( )
A.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其他地区的革命 D.赢得了民族独立
6、以下是英国和美国政治体制比较表,请你补充完整。
国别
英国
美国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1689年,议会通过了
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
政体形式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影响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过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并有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合法权利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何种形式的政府,如若无视这个目的,则人民就有权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新的政府应当建立在最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原则之上,并应按照符合这种原则的形式组织它的权力机关。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独立宣言》指出“政府的合法权利”源于何处?
《独立宣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独立后,美国“政府的合法权利”是如何施行的?
【知识梳理】
学会梳理课堂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问题跟踪】
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抓紧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吧!
6.3.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1.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
2.明白法国巴黎人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自学过关】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时,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他宣称“ ”。1789年, 召开三级会议 ,引起第三等级的不满。
2.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成了法国 日。后来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实行 的政体。
3.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法国宣布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 ,国王 被送上断头台。
4.1793年,在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中, 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大革命达到顶峰。
5.法国大革命是 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 的伟大力量,大革命之后,虽经几次王朝复辟,但 最终被确定起来,延续至今。
6.1799年, 发动政变,夺去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 。他执政期间,颁布了《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
【巩固与拓展】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1.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法国大革命( )
A.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B.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思想准备的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的开辟 D.启蒙运动
3.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这是为了纪念(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称帝
C.罗伯斯庇尔掌政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比,最大的特点是( )
A.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的新时代 B. 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C.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D.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5.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为欧洲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 )
A.发动雾月政变 B.制定《拿破仑法典》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远征俄国
6.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群众三次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巴黎人民
武装起义
发生时间
革命成果
国家政体
其他革命措施
第一次
①攻占了
②颁布了《 》
第二次
1792年8月
①打败了外国干涉军,诞生了《马赛曲》

第三次
共和政体
①打退了外国军队进攻,平息了国内叛乱

7、拿破仑 波拿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刚毅、豪爽、聪慧、机敏……对拿破仑的评价始终是个热点,总说纷纭,褒贬不一。21·世纪*教育网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有关拿破仑生平活动及评价的简表。
史实
评价
1
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我看拿破仑
2
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3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大片地区
请你根据上表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8、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革命爆发前,法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从图1可知,第三等级包括哪些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怎样的?www.21-cn-jy.com
(2)图2反映的是大革命中的哪一事件?路易十六被捕后,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结合史实,分析路易十六发出如此“感叹”的原因。2-1-c-n-j-y
【知识梳理】
学会梳理课堂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问题跟踪】
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抓紧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吧!
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1.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2.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
3.学会比较多个历史事件。
【自学过关】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的哥伦布航海,前者被视为“ ”,终成绝响,后者却开辟了人类走向 的新时代。  21*cnjy*com
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 ,途径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版权所有:21教育】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 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 的友好关系。
【巩固与拓展】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1.《明史·郑和传》中“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的记载,反映了郑和航海的目的是( )
A.获取商业利益 B.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C.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D.宣扬国威
2.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B.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最远航行到红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 D.比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3.在郑和到过的许多地方都建有郑和的纪念馆,当地人民纪念郑和的主要原因是( )
A.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早了半个世纪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交流
C.郑和下西洋使这些地方成为明朝的属地 D.郑和下西洋敢于冒险的航海精神
4.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5.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相比( )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
③都是以寻找黄金为目的 ④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历史上,中国与欧洲曾先后进行过远洋航海活动。读下面两副航海路线图,回答问题。
图1A、B、C、D四条航海线中,属于哥伦布远航的是 。
从图2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据图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共同点。
7、结合课本P35图6-5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课本P53图6-34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
,把材料和得出的结论一一对应,并完成下表。
材料一: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哥伦布到达古巴和海地后,用玻璃碎片、用过的扑克牌换取了印第安人的大量的金银等。并在那里建立据点,经过九个月的战争对当地人民进行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使得东南亚各国的使节纷至沓来朝贡中国,来者中有一些是国王,如满刺加国国王率妻子、陪臣五百多人来华。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远航
佐证的材料
得出的结论
佐证的材料
得出的结论
目的
材料一
获得财富和地位
手段
友好往来
扮演的角色
外交使团
材料二
【知识梳理】
学会梳理课堂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问题跟踪】
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抓紧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