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数学高考精品 第四篇 考前20天辅导 第5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年数学高考精品 第四篇 考前20天辅导 第5天

资源简介

考前5天 数学思想及应用
看看去年考了什么
(下面6个小题中有两个不正确,请在题后用√或×判定,并改正过来)
1、(2013安徽)函数y=f(x)的图像如图1-1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2)个不同的数x1,x2,…,xn,使得==…=,则n的取值范围是{2,3,4} (  )
图1-1
2、(2013福建) 满足a,b∈{-1,0,1,2},且关于x的方程ax2+2x+b=0有实数解的有序数对(a,b)的个数为12 (  )21教育网
3、(2013陕西) 观察下列等式:


照此规律, 第n个等式可为.
4、(2013辽宁)已知点O(0,0),A(0,b),B(a,a3).若△OAB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b-a3)=0 (  )21·世纪*教育网
5、(2013天津)已知函数f(x)=x(1+a|x|),设关于x的不等式f(x+a)6、(2013浙江) 在空间中,过点A作平面π的垂线,垂足为B,记B=fπ(A).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对空间任意一点P,Q1=fβ[fα(P)],Q2=fα[fβ(P)],恒有PQ1=PQ2,则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  )  21*cnjy*com
再熟悉熟悉这些知识
(1)构造等式关系,从函数或方程角度,选择主从变量,直接找到函数性质或利用二次方程探求出函数性质,再利用函数性质和图象解题;(2)函数与不等式也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转化为不等式f(x)>0,借助于函数图象与性质可以解决.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解不等式;(3)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n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4)函数f(x)=(ax+b)n(n∈N*)与二项式定理是密切相关的,利用这个函数,结合赋值法和比较系数法可以解决很多二项式定理的问题;(5)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涉及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6)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2-1-c-n-j-y
?易错点 使用函数思想时注意函数的定义域,使用方程思想时注意方程解的合理性;在解答题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探究解题思路使用的,不能使用形的直观代替相关的计算和推理论证. 【来源:21cnj*y.co*m】
2、分类讨论思想
 引发数学中进行分类讨论的主要情况:由数学的概念、图形的位置等引发的分类讨论;
由数学的定理、法则、公式等引发的分类讨论;由参数变化引发的分类讨论;问题的具
体情况引发的分类讨论.
易错点 分类讨论时要不重复也不遗漏,结果的整合要符合问题的要求.
3、数形结合思想
掌握数形结合思想,首先要注意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的三类:一类是侧重数的知识,如实数、代数式、方程(组)、不等式(组)等;一类是侧重形的知识,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一类是数形并重的知识,主要体现是函数、三角、向量、解析几何.其次在解题中要明白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包含“数形对应”、“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三个方面.一是图形和数式之间简单的转译,找数形之间的简单对应;二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象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三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出处:21教育名师】
4、化归与转化思想
化归转化思想的几种方向:
(1)化为已知:当所解决的问题和我们已经掌握的问题有关系时,把所解决的问题化为已知
问题,是化归的基本形式之一.
(2)化难为易:化难为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当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崭新的,解决起来困难时,就要把这个问题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熟悉的问题我们有解决的方法,就是容
易的问题,这是化难为易的一个方面;当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正面解决较为困难时,从其反面
考虑,也是化难为易的一个方面.
(3)化繁为简:在一些问题中,已知条件或是求解结论比较繁,这时就可以通过化简这些较繁的已知或者结论为简单的情况,再解决问题.有时把问题中的某个部分看作一个整体,进
行换元,这种方法也是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的体现.
(4)化大为小:在解答综合性试题时,一个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成的,整个问题的结论,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小问题得出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几个小
问题进行解决,这就是化大为小.
5、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及数学建模
解答数学应用题,一般先从阅读着手,建立起相关问题的数学模型,将其转化为数学
问题,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使数学问题获得解答.因此,此类问题的难点有两个:一是解
析式的建立,二是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数学建模应过好三关:
(1)阅读理解关:一般数学应用题的文字阅读量都比较大,要通过阅读审题,找出关键词、
句,理解其意义.
(2)建模关:即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数理关: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已建立的数学模型.
?易错点 常见的易错原因在于阅读理解的不到位,不能有效地抓住题干有用信息建立起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导致无从下手.21cnjy.com
读读高考评分细则
(2013天津19). 已知首项为的等比数列{an}不是递减数列,其前n项和为Sn(n∈N*),且S3+a3,S5+a5,S4+a4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www.21-cn-jy.com
(2)设Tn=Sn-(n∈N*),求数列{Tn}的最大项的值与最小项的值.
阅卷现场
规范解答
19.解:(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因为S3+a3,S5+a5,S4+a4成等差数列,所以S5+a5-S3-a3=S4+a4-S5-a5,即4a5=a3,于是q2==.又{an}不是递减数列且a1=,所以q=-,故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1=(-1)n-1· .
(2)由(1)得Sn=1-(-)n=
当n为奇数时,Sn随n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当n为偶数时,Sn随n的增大而增大,所以=S2≤Sn<1,故0>Sn-≥S2-=-=-.
综上,对于n∈N*,总有-≤Sn-≤.
所以数列{Tn}最大项的值为,最小项的值为-.
失分原因与防范措施
失分原因:1、不能准确的分类讨论;2、不能适当进行的放缩变换。
防范措施: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以便于解题。
答案
1、正确 [解析] 问题等价于直线y=kx与函数y=f(x)图像的交点个数,从图中可以看出交点个数可以为2,3,4,故n的取值范围是{2,3,4}.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4+3+2=13个.
3、正确 【解析】分n为奇数、偶数两种情况。第n个等式为。
当n为偶数时,分组求和:。
当n为奇数时,第n个等式=。
综上,第n个等式:
4、正确 [解析] 由题意知当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时,分为两类,∠OAB,∠OBA分别为直角.当∠OAB为直角时b=a3;当∠OBA为直角时,·=0,则(a,a3)·(a,a3-b)=0,所以b-a3-=0.所以(b-a3)·=0.21·cn·jy·com
-ax2+x,f(x+a)=-a(x+a)2+x+a,令f(x)=f(x+a),则x=,令<-,可得a2+a-1<0,故6、正确 [解析] 当α⊥β,且α∩β=b,设fα(P)=A,则PA⊥α,Q1=fβ[fα(P)]=fβ(A),故AQ1⊥β;同理设fβ(P)=B,则PB⊥β,Q2=fα[fβ(P)]=fα(B),故BQ2⊥α,故AQ1∥PB,PA∥BQ2,所以Q1和Q2重合,恒有PQ1=PQ2,则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