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无答案)

资源简介

课题 囯行公祭,为佑界和平(作业设计)
姓名 黄燕燕 单位 永宁县闽宁中学
课程标准 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 阅读简单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评论的含义与特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及论证思路 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增强青少年对民族、国家、人类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中的第五课。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单元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学情分析 八年级(5)班和(6)班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自觉完成作业。但班级整体成绩一般。有几位同学学习比较优秀,有几位同学学习后进,表现较差,需要个别辅导。总体来看全班学生的语文的学习基本功不是太好,听说读写能力需要加强。
重难点 了解新闻评论的含义与特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及论证思路
作业目标 积累词语,品析语言 巩固议论文知识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一、基础性作业(必做) 设计意图
积累词语,品析语言 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答题。 (1)80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 铭记历史、 (怀念;追想)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 ( bó )的力量。 要求:根据文本内容,在横线处填入其恰当的词语,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拼音。 (1)惨绝人寰 Lù (2)缅怀 磅礴 (二)议论文相关知识的巩固 1.细读第一段,找出作者提出的观点。 2.阅读第二段,找出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分论点。 3.作者在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举了哪些例子? 4.阅读第三段,找出作者提出的第二个分论点。 5.作者在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6. 阅读第四段,找出作者提出的第三个分论点。 7.第五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8.第六段和第一段之间有什么关联?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2.“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正面论证) 3.举例论证。但不止于这几个,举例是为了佐证“正义之士在纪念死难者”这一观点。 4.“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反面论证) 5.举例论证 作用:(1)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辱没真相; (2)反面表明举行国行公祭的意义和必要性。6.“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 7.第五段讲述了南京如何成为和平之城的事情。表明了和平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人们追求和平的愿望和决心。 8.第六段重申“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论点,与第一段首尾呼应,使中心论点更加突出。 归纳总结论证思路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严谨,层层递进,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观点。开篇引用公祭鼎铭文,简洁概括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观点:牢记历史,维护和平。接着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一是: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 二是:日本右翼否认历史, 三是:右翼顽固,人们反抗; 最后结合南京由“恐怖之城”成为“和平之城”的变化,强调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收束全文。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能力,既要知道词语的意思,还要明确词语的用法。
这些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希望学生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归纳。
二、拓展性作业(选做) 1.2022年9月,外国某一博主称在旧相册中发现南京大屠杀照片,作为一名了解历史的初中生,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他最近正在联系博物馆或者历史协会,希望将照片记录或保存起来,以吸取错误教训、防止历史重演。那么,你还有什么想对博物馆或者历史协会说的吗? 2.围绕“国家公祭日”,结合文本所学,课后进行资料查阅,完成一份手抄报。 基于这一单元的内容是有关新闻的,因此这道题的设计符合新闻的特点,并且能够结合当今社会热点,拉近学生与新闻的距离。 这是一份语文实践作业,需要学生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整理。本题设计的初衷也是希望少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