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雨(节选)》导学案(无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雷雨(节选)》导学案(无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雷雨》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戏剧知识。
2.梳理戏剧冲突。
3.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4.赏析戏剧语言,体会其丰富的潜台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赏析戏剧语言,体会其丰富的潜台词。
课前预习案
一、关于现代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
中国戏剧:
1.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
2.五四以来从西方引进的戏剧,称“新剧”(歌剧、舞剧、话剧),以话剧为主。
戏剧分类:
按形式与手法分:戏曲《窦娥冤》话剧《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
按结构繁简分:多幕剧:《茶馆》独幕剧《三块钱国币》
按题材来源分:历史剧《屈原》现代剧《雷雨》
按矛盾性质分:悲剧《窦娥冤》喜剧《威尼斯商人》正剧《白毛女》
三要素:戏剧冲突、人物、语言
相关概念: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冲突的表现方式:
①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 。
②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 。
③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
戏剧(话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 一般都得依靠 人物语言 来完成。
戏剧(话剧)人物语言的特性:
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 ,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
第三,丰富的潜台词;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一些注意点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戏剧鉴赏重点:了解矛盾冲突;赏析戏剧语言;欣赏人物形象。
关于作者
曹禺,原名万家宝,其笔名是取自他本名中的「萬」的正体字,拆为「草」和「禺」,草换为曹,「萬」就成了「曹禺」。
1933年大学四年级(23岁)的时候,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当时戏剧界。 1935年发表《日出》,继而又发表了《原野》(1937)。《雷雨》 「当年海上惊雷雨」(茅盾)
三、进入《雷雨》
《雷雨》是一出四幕悲剧, 叙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但是剧情却牵扯了两户人家三十年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两代人的恩恩怨怨。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侍女)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鲁侍萍--鲁贵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大海--侍萍与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
鲁四凤--侍萍与鲁贵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故事梗概及人物关系: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伤故事。
三十年前,在江苏无锡,周朴园正值青春年华(二十几岁),他爱上了他的侍女侍萍,并且让她为他生下两个孩子。但是他们终究因为门第悬殊,没能走到一起。后来周家为了娶一个高贵的富家小姐,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赶走了侍萍,只让她带走那个刚生下三天的孩子。绝望中的侍萍跳河自杀,但是却被好心人救了起来,后来为了生存她乞讨、洗衣服、当佣人什么活都干过。但是命运弄人,当她的女儿四风长大成人后竟然又来到周家伺候周家的少爷。
周家:赶走萍后,周朴园又结了两次婚,但是都不如意。繁漪是他的现任太太,与他生了一个儿子周冲。繁漪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女性,虽然她嫁给了周朴园但是两人之间并无爱情。渴望爱情的繁漪因为受到周萍引诱,两人产生恋情,后来周萍慑于父亲的威严,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繁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侍女四凤。繁漪不甘忍受周家两代人的欺凌,决心报复,她解雇四凤并让其母 鲁妈将她接走。在外帮佣的鲁妈,得悉 女儿被周家雇用继而又遭解雇,心急 如焚地赶到周家,在客厅与周朴园不 期而遇。
预习任务:请把课文节选部分分为两场,分别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课堂探究案
一.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
二、整理矛盾:
1、课文中哪些人物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2、其中最主要的两大矛盾冲突是什么?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三、文本探究任务
(一)分析周朴园的形象特征
抓周朴园在面对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时的个性化语言,分析周朴园的形象特征。
1、30年来,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侍萍的?
2、30年后,周朴园又是怎样对待活着的侍萍的?
总结人物形象:
(二)抓周朴园在面对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时的个性化语言,分析周朴园的形象特征。
(1)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亲生儿子后,对大海是什么态度 从他的态度,可看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2)从周朴园开除鲁大海的决定和鲁大海指责他的罪过中可以看出周朴园的什么特点?
总结人物形象:
(三)分析鲁侍萍的形象特征
(1)品读以下语言探究:她究竟想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如何理解侍萍看似矛盾的行为?
(那你走错屋子了。)
哦。----老爷没有事了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我姓鲁,老爷。
(忽然立起)你是谁?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好,你下去吧。)
老爷,没事了?
(2)品味以下语言,推测侍萍的心理,并感受其形象特征。
当她听见周朴圆美化侍萍时: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
(3)当面对周朴圆的责问(谁指使你来的)时:
“不是我要来的。”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撕支票)“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4)当周朴圆问她要什么时: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样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四)分析鲁大海的形象特征
周朴园 (给大海电报)这是昨天从矿上来的电报。
鲁大海 (拿过去读)什么?他们又上工了。(放下电报)不会。
周朴园 矿上的工人已经在昨天早上复工,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道么?
鲁大海 (怒)怎么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就白打了么?(笑起来)哼,这是假的,你们自己假作的电报来离间我们的,你们这种卑鄙无赖的行为!
… …
周朴园 (顺手抽过来,交给仆人)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
鲁大海 那三个代表呢?
周朴园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 (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总结鲁大海形象:
探究标题作用: “雷雨”这一标题在整部剧作中有何作用?
五、找一找,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六、延伸探究:曹禺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你能体会作者这份贯穿于全剧的悲悯情怀吗?你觉得《雷雨》这出悲剧中谁最不幸?请写一篇小论文发表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课后作业案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衡水二中23届高三开学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1月31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者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绚丽的青绿色调交织描绘着千里江山的 ,主创团队从《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
春晚里的片段是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设色抽离出来,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这一段群舞是在表达群山 的概念。舞者的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女主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似是山间瀑布;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来;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该选段为观众呈上 的视觉盛宴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千里江山图》,展现出作品追寻中华文明根脉的意义。
5.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 、
6. 请将文中波浪线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提升训练
一、课外延伸阅读
(2021河北石家庄重点高中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曹禺执教剧校
  曹禺来到南京几天了,这正是1936年的初秋季节,他一直忙着行李,接待新的朋友。他作为国立南京戏剧学校的教授,应聘到这里来教书。虽然,很疲惫,但心情却有另一番新的滋味。
  他在事业上是一个从来不敷衍的人,他的热情不但贯注在创作上,同样,也渗透在教学里。他教世界戏剧名著选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且剧目也经过精心挑选。他从不做抽象的说教,而是采取边朗诵、边表演、边分析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把同学带入戏剧情境之中,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使剧本上的一句、一个停顿,他都能讲出它内在的底蕴。他把渊博的知识、舞台的实践和具体入微的艺术感受融合在一起,这就把学生迷住了。每一堂课,对他们来说都是美不胜收。许多同学回忆说,万老师上课,可谓绝妙,他有学问,会表演,又有创作经验,因此,讲起课来就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加上他那口才,所以,每次上课,课堂里都挤得满满的,连外班的学生也来听他的课。他还有一套辅导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和理解剧本的水平,除重点讲授一些剧目,还组织学生阅读世界名著。他不是一般地布置一下,任其自流,而是按照点名册,具体规定某某读哪本名著,并让每个人都要写出读书报告,或分析主题和人物,或分析戏剧结构和冲突,过一段时间,再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更换新的阅读剧目。这样一种指导阅读的方法,使学生获益匪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鉴赏能力。因为他所读中外戏剧名著较多,才能这样指导学生;同时,也因为他具有一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这样不怕麻烦,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排戏,他根本上是运用他的实践经验,也可以说是从张彭春老师那里学来的导演方法。他首先发动学生讨论剧本,从主题、人物到台词,让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务求理解透彻。具体排练时,又指导得十分细致。每句台词,为什么这样写,它的含义是什么,该怎么念,又该怎样动作,几乎等于他把每个角色都演一遍。学生们说:“万老师是编剧、导演、演员三位一体的老师。他写的剧本处处表达出他的艺术匠心,写得那么细致,连动作都写出来了,他指导学生排戏,也是这样,独具一格,犹如中国的工笔画。”他的教学和他的日常生活风度迥然不同,他为人比拟谨慎,沉默寡言,但又很马虎、不拘小节,不会料理生活,他给学生的印象是很随便的,从不摆老师的架子,但是,在排演场上,却挺较真,连一个动作都不准错。一旦进入创作领域.他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了
  曹禺来南京不久,便同马彦祥、戴涯等一起组织起“中国戏剧学会”,他们“为适应新兴演剧艺术职业化的要求”,组织了这个学会,强调通过演剧来研究话剧艺术。他们第一次便筹备了《雷雨》的演出,由曹禺扮演周朴园,马彦祥扮演鲁贵,戴涯扮演周萍,郑艳梅扮演繁漪,李虹扮演四凤。这是曹禺第一次扮演自己剧本中的角色,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入这次演出之中。当《雷雨》在南京世界大戏院公演时,一下子便打响了,可以说轰动了南京城。特别是剧校的同学看到老师们的示范演出,真使他们大开眼界。马彦祥后来回忆说:我看过不下十几个周朴园,但曹禺演得最好。这可能因为他懂得自己的人物,他是个好演员,他懂得生活,不是那种空中楼阁式的。我觉得演周朴园没有比他演得更好的了。
  在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只有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也可以说是他享受创作的愉悦和欢欣的一年。
(节选自田本相《曹禺传》)
1.以下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曹禺在南京剧校执教一年,虽然身心疲惫,但因为到一个新的地方,从事一份新的职业,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心情也另有一番新滋味。
 B.曹禺是一位深受学生欢送的老师,他有学问,会表演,创作经验丰富,口才又好,因此,讲起课来挥洒自如,让同学们感到美不胜收。
 C.曹禺指导学生排戏的方法,就是从张彭春老师那里学来的导演方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指导。
 D.周朴园是曹禺第一次扮演的戏剧角色,可能因为他懂得自已的人物,是个好演员,懂得生活,因而演出很成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E.本文主要从教世界戏剧名著选读、指导学生排戏、组织“中国戏剧学会”三方面表达传主在南京剧校执教的事迹,首尾照应,语言平实。
2.曹禺在教世界戏剧名著选读时,教学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重点写曹禺在剧校的执教情况,第三自然段结尾提到他的日常生活风度,有何用意?(6分)
4. 曹禺在南京国立戏剧学校的教学虽然只有短短一年时间,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