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一、作者简介
梁思成与林徽因
林徽因与梁思成皆出身名门,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期留学美国,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洗礼。两人学成归国后,本该大展宏图,然而,接连而来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使他们的生活陷入了颠沛流离之中。尽管身处恶劣环境,他们仍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梁思成与林徽因
1928年,林、梁两人成亲。
梁思成曾问林徽因:
“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告诉他:
”这个答案太长,要用一生时间来回答,你准备好听我的了?“
建筑大师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
他是近代学者、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儿子,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丈夫。他一生醉心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曾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写出了中国第一本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建筑大师梁思成
二、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初期,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告,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梁思成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更是一个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中国人。本文的写作目的也不止在于向大众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呼吁继承发扬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以创造中国的新建筑。
写作背景
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三、文体知识
拓展知识
科普说明文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下定义、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解说)
表达方式
以说明为主,
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
说明对象
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如太空探测、环境保护、生物进化、人体生理、物质微观探索、植物转基因研究等)及社会科学方面
四 、整体感知
正音
帷幕( wéi ) 垂脊( jǐ ) 接榫( sǔn ) 穹窿( qióng )
翘起(qiào ) 点缀( zhuì ) 辍学( chuò ) 抱厦( shà )
切削( xiāo ) 角叶( jiào ) 槛( kǎn ) 柁墩( tuó )
额枋(fāng ) 戗兽( qiàng) 水榭( xiè) 檩( lǐn )
墁地( màn ) 框架( kuàng )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层次 内容大意
第一部分(1~ 2段) 从 和 两大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地位。
第二部分(3~13段)
第三部分(14~17段)
第四部分(18~20段) 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 问题,并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地域分布
历史跨度
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文法
“可译性”
五、中国建筑的特征
文本探究
(二)找找九大特征中的关键词,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1.个别建筑构成
2.群体建筑构成
3.结构方法
4.斗拱
5.举折、举架
6.屋顶
8.部件的装饰作用
9.材料的装饰作用
7.颜色
总体特征
结构方法
外观装饰
(一)三个部分
(三)木材结构
(六)屋顶翘角
(七)朱红屋身
(八)构件装饰
一、理解:结合课文,图中大殿体现了哪些中国建筑“特征”?
(二)中轴布局
一、理解:结合课文,图中大殿体现了哪些中国建筑“特征”?
(四)运用斗拱
一、理解:结合课文,图中大殿体现了哪些中国建筑“特征”?
(五)举折举架
一、理解:结合课文,图中大殿体现了哪些中国建筑“特征”?
(九)琉璃砖瓦
一、理解:结合课文,图中大殿体现了哪些中国建筑“特征”?
浮雕
琉璃
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中为何大胆的使用朱红色?
颜色
朱红色
鉴赏美
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中为何大胆的使用朱红色?
颜色
朱红色
1、朱红色属于暖色,与屋顶上的蓝天白云以及屋内素净淡雅的冷色调构成对比,使建筑物显得辉煌富丽又高洁淡雅,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效果。
2、朱红色还代表热烈忠心,具有富贵的象征,杜甫有诗句讽刺为富不仁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文本探究
在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之后,作者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1.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
2.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文本探究
语言文字 建筑学
文章
文法
词汇
大文章
小品
建筑或建筑群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宫殿、庙宇
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法国的凯旋门和中国的琉璃牌楼
罗马的圆亭和中国的天坛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相同需求
相同问题
同样情感
可译性
因为个性,所以多彩。
因为相通,所以可译;
文本探究
你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打比方。使用“语言和文学”为喻。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方法总结:结合文本,说一说文中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如“装饰部分”
引用——诗经“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打比方——墙壁比喻成“帷幕”
摹状貌——斗拱、举折、举架
作比较——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
下定义——举折;斗拱
作诠释——分析“个别建筑物”
概说——中国建筑自成体系
九大特征
个别建筑物:台基、房屋、屋顶
平面布置:左右均齐对称
结构
装饰
斗拱:减少剪力(最显著特征之一)
举折、举架:多层;上短;逐高
屋顶:瓦面弯曲(最主要特征之一)
朱红为主:颜色使用大胆
构件外露:结构与装饰
有色琉璃瓦:雕刻
风格、手法——“文法”、“词汇”
空间
木材结构:主要结构方法
“可译性”问题







总体 局部
主要 次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