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复习提升(九) 逻辑与思维逻辑与思维中“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题型特点题型内容:本题型一般以典型事件、做法等为背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措施等。设问呈现形式:往往以“分析如何解决……”“怎样应对……”“如何……”“怎么实现……”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1)按知识逻辑找方法:分解原理(知识),对应知识找方法。(2)按材料逻辑找对策:适用于材料信息比较多的题目,应先划分材料层次,对应材料层次找对策。具体做法是:典例示范古旧村落蕴含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古旧村落蕴含的独特价值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古旧村落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①一些地方忽视古旧村落的原生态系统保护,热衷于在原址上“拆旧建新”;一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民俗文化面临改变或消失的风险。一些地方也存在品牌意识缺乏、业态单一、“千村一面”等现象。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们要构建美丽和谐的古旧村落生态系统。②要协调好古旧村落周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确保③在承受能力范围内合理利用,开发文创、旅游等产业;②确保古旧村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共同实现。要依据不同地区古旧村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确定发展思路,从而使古旧村落“活”起来、“美”起来,让历史文化在保护中更好传承,让乡村景色更美丽、文化更兴盛。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说明如何使古旧村落“活”起来、“美”起来。[思路点拨]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信息点 答案生成信息点①:一些地方忽视…… 信息解读:没有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发展创新 调用知识: 信息②:要协调好……因地制宜 信息解读:要综合协调,要具体分析 调用知识: 信息③:在承受能力范围内…… 信息解读:注意承受范围 调用知识: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跟踪演练有个憨汉拿着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烟。城里的县官听说了这事,感到十分惊诧,他卖弄地说:“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几段不就可以拿进城里来了嘛。”(1)憨汉的做法涉及什么判断?(2)上述材料中的憨汉和县官在思维上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要运用科学思维热点缘由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思维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议题探究命题方向1 正确运用判断推理某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准备安排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到A、B、C、D四个小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并且满足以下条件:①以上四人单独安排到不同的小区;②要么小孙去A小区,要么小赵去B小区;③如果小赵去B小区,那么小钱不去C小区;④如果小钱不去C小区,那么小李也不去B小区。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安排小赵、小钱、小李,才能保证小孙一定到A小区,并说明推理过程。命题方向2 科学运用辩证思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永续存在的伟大摇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工程。《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指出,治理黄河,“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黄河治理由“治标”转向“标本兼治”、由“治水”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在突出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实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形成系统性流域治理;优化流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保护非一地一域之事,非一时一日之功,要坚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打好保护治理攻坚战。从辩证思维角度,分析说明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命题方向3 把握逻辑思维规律2022年8月10日,我国关于《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不变初心。近年来,美国一些势力出于霸权心态和冷战思维,利用台湾问题阻挠中国和平统一,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企图“以台制华”。早在1971年,美国就曾向中国声明,美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支持任何“台独”运动;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但最近美国却又声称美方的“一中”政策与中方的“一中”原则不同,各国有权自行界定“一中”政策框架。美国无视国际法律文件,再度鼓吹“台湾地位未定”,宣称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为“台独”分裂势力撑腰打气,给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制造障碍,这充分暴露了他们搞“以台制华”、阻挠中国统一的政治图谋,必须予以彻底揭露和严正谴责。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揭露美国在对待中国台湾问题认识上的错误性。命题预测1.[2023·山东临沭期末]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判断属于( )A.直言判断 B.联言判断C.选言判断 D.假言判断2.《庄子·至乐》记载,鲁侯把飞到鲁国城郊的一只海鸟看作神鸟,就用招待贵宾的办法,把它迎到庙堂里,献酒供奉。海鸟被吓得惊慌失措,不吃不喝,三天之后就死了。鲁侯以己之所好,推之于鸟( )A.运用了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是必然推理B.运用了归纳推理,从一般到一般,是或然推理C.运用了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是必然推理D.运用了类比推理,从个别到个别,是或然推理3.[2023·山东济南一模]某班在民主决策是否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两位同学的对话如下:小明:“你投了赞成票吗?”小亮:“没有。”小明:“你投了反对票吗?”小亮:“也没有。”上述对话中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B.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犯了“两不可”的错误D.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4.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尽管我国大豆生产连年丰收,对大豆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1)请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联言判断的语句,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2)“不抓住种子和耕地,就不能抓住大豆安全的根本。”请根据图示,写出以下条件判断的类型。阶段复习提升(九) 逻辑与思维大题增分突破典例示范答案:坚持辩证否定观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遵循适度原则①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古旧村落,防止“千村一面”。②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协调好古旧村落周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构建和谐美丽的古旧村落生态系统,各地要根据古旧村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③遵循适度原则,在开发古旧村落时,要把握好“分寸”,确保在自然环境承受范围内合理开发利用。跟踪演练答案:(1)断定对象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属于选言判断,憨汉的做法,涉及了选言判断。(2)①憨汉和县官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三个选言支之外,还有一个选言支,就是把竹竿一端指向城门,竹竿呈水平状态,顺着竹竿进城,而这个被遗漏掉的选言支恰恰是唯一正确的选言支。②要避免这种错误,应该注意: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长效热点透析议题探究命题方向1 提示:小孙去A小区、小李去B小区、小钱去C小区、小赵去D小区。推理过程:①本题考查不相容选言判断,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为了保证“小孙去A小区”,则小赵就不能去B小区,那么小赵可去C小区或者D小区。③和④都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假设小钱去C小区,则小赵不去B小区,符合前面推论,所以推理成立,据此推出小钱去C小区;由②进行不相容选言推理,小赵去D小区;同理,假设小李去B小区,则小钱去C小区,符合前面推论,所以小李去B小区。(或答“要保证小孙去A小区,已知小钱去C小区,小赵去D小区,由不相容选言推理可推论,小李去B小区”,也得分。不重复给分。)命题方向2 提示:①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或答: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方案”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把握黄河认识和治理的本质和规律。②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或答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内容),“久久为功”,正确把握了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③符合认识发展规律(或答: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由“治标”转向“标本兼治”、由“治水”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体现了对既往治理方式的辩证否定。④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方案”优化“三生空间”、“协调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把握当前和长远、保护和发展”。命题方向3 提示:①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在统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一中”政策与“一中”原则,核心都是指一个中国,而美国却认为“一中”政策与“一中”原则不同,偷换概念,混淆视听。②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这就要遵循矛盾律,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美国一方面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会支持“台独”,另一方面却鼓吹“台湾地位未定”,宣称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自相矛盾。命题预测1.解析:“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就是如果人不负青山,那么青山定不负人,属于假言判断,D正确。“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判断不属于直言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A、B、C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2.解析: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题干符合类比推理,D应选。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它属于或然性推理,也是前提真,推理形式正确,结论未必真,由此可知,A、B说法错误。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它属于必然性推理,也就是前提真,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必然真,由此可知,C说法错误。答案:D3.解析:小亮既没有投赞成票,也没有投反对票,表明小亮投的是弃权票,没有违反矛盾律的要求,A错误。材料中两位同学的对话得知:小亮既没有投赞成票,也没有投反对票,表明小亮投的是弃权票,这符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排中律,没有犯“两不可”的错误,也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B、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答案:D4.答案:(1)①例如,“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尽管我国大豆生产连年丰收,对大豆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②联言判断,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2)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