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复习提升(七)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解题技巧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直接对接高考考查的关键能力之——分析与综合、解释与论证。其突出特点是答案各要点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联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的原因、理由、依据”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典例示范[2022·浙江6月卷,40改编]2022年2月4日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呼吁捍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明确表达了两国共同的看法,强调双方倡导并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俄乌冲突爆发后,①鉴于俄乌危机的复杂历史经纬和②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实际,中国政府明确提出②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和保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①照顾当事方合理安全关切,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③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等四点意见;在联大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表决要求俄罗斯“立即、彻底、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时①投了弃权票;③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寻求俄乌危机的和平解决。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有关知识回答,面对俄乌危机和冲突,中国政府为什么提出上述四点意见并积极寻求俄乌危机的和平解决?[思路点拨]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第二步:审材料,链教材,理论逻辑+事实逻辑信息点 答案生成信息点①:鉴于俄乌危机的复杂历史……投了弃权票 事实逻辑:不能把俄乌冲突的原因和责任简单地归结于俄罗斯国 理论逻辑: 信息②: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事实逻辑:俄罗斯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原则 理论逻辑: 信息③: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 事实逻辑: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理论逻辑: 第三步 组答案,用术语 跟踪演练[2023·天津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1年12月25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走过了六年不平凡的历程,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担当和中国力量。 亚投行应急基金用于支持成员国克服疫情带来的紧急经济、财政和公共卫生压力,惠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9个国家。点亮了无数普通人的梦想。 亚投行,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今天的103个成员,已经为成员提供了22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在全球经济艰难时刻,这是一抹难得的亮色表现。 亚投行的每一项决策,都由集体讨论,民主协商产生:每一个成员,无论经济体量大小,都有发言权,都会被尊重、被倾听。成为推进各方合作的桥梁纽带。 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均给予亚投行3A的最高评级,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认为,亚投行在治理、透明、国际标准和合作等方面树立了典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热点缘由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议题探究命题方向1 完善多边贸易体制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世界最大自贸区启航。RCEP以全面、现代、高质量和普惠的自贸协定为目标,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形成了区域内更加开放、自由、透明的经贸规则。RCEP生效后,域内90%以上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将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发展,为国际抗疫合作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2022年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0.4%。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RCEP生效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命题方向2 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然而,世界经济需要开放而不是封闭,需要共赢而不是零和。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中国提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主张。中国旗帜鲜明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如今,作为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既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工厂”,也是向各国产品开放的“世界市场”,为世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激发了新动能。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中国提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主张的理由。命题方向3 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当前,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地区安全热点此起彼伏,欧洲安全问题再次牵动全球目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问题单似乎越来越长,越来越棘手。2022年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指引了清晰路径,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安全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22年10月,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2022年11月15日,印尼巴厘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习主席发表了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再次提及两个全球倡议,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为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护航。结合材料,并运用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以及当前如何落实这一倡议和平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命题预测1.[2023·山东聊城期中]“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为了促进世界安危与共,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这一重大倡议的提出( )①顺应了国际社会倡导多边主义、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潮流 ②符合各国人民共克时艰、携手开创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 ③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④彰显出大国领袖风范,为落实新安全观提供了法律遵循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2022年9月26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中国外交部部长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再次向世界阐述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提出“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公平,不要霸凌”六点主张。这些主张( )①表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 ②彰显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立场 ③体现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国际公平和正义的共同意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长沙阶段练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并通过“六个坚持”对这一倡议进行阐述,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指引了清晰路径,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安全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因为( )①国际社会并不是彼此分割的孤岛,而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②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世界的持久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③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一切活动的坚定支持者 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从未缺席。中国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截至2020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大幅超额完成到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2020年,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用短短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过渡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正以行动和努力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新动力,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大国担当的。阶段复习提升(七)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大题增分突破典例示范答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立场 联合国宗旨、原则要求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治理体系联合国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等。俄乌冲突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不能把俄乌冲突的原因和责任简单地归结于俄罗斯。事实上,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的安全是俄乌危机的主要原因。中国是联合国重要成员,是负责任的大国,历来坚持遵守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跟踪演练答案:①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投资,满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求,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②亚投行还满足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成员的投资需求,多方共享经济成长的机会。③亚投行还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出新贡献,亚投行坚持多边主义,因而能够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④亚投行在治理、透明度、国际标准和合作等方面坚持高标准运作,在项目融资、内部采购等方面,都以严格的制度确保建设最纯净的银行。长效热点透析议题探究命题方向1 提示:①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国际自由贸易规则,有利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②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提振各国发展信心,促进世界经济在合作共赢中不断复苏。命题方向2 提示: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②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逆全球化行为违背时代潮流,削弱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而中国提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主张,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为全球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激发了强劲动能。命题方向3 提示:①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安全问题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上升,世界和平局面面临挑战;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理应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②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协商对话,支持劝和促谈;聚焦发展主题,缩小贫富差距,协调、包容发展。命题预测1.解析:为了促进世界安危与共,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这一重大倡议的提出顺应了国际社会倡导多边主义、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潮流,符合各国人民共克时艰、携手开创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①②符合题意。这一重大倡议与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无关,排除③。这一重大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履行了大国责任,有利于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安全挑战。这一重大倡议不属于法律,④错误。答案:A2.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①不选。我国外交部部长演讲的六点主张,彰显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立场,也体现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②③说法正确。并非所有国家都在维护国际公平和正义,④不选。答案:C3.解析:安全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成为“地球村”,国与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密,命运与共,休戚与共,①符合题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②说法错误。我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③说法错误。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安全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说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④符合题意。答案:C4.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在概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进行解读:“截至2020年底,中国碳强度……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坚持减少碳排放,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要……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努力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答案:中国坚持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