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学案(含答案解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学案(含答案解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课标要求】 1.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2.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梳理排查·夯实基础
主干梳理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提分攻略
知识拓展 ①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所得的结论都是或然性的。
②在某些关于“数”或“量”的类比推理中,要尽量采用比较弱或不精确的描述,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③类比推理的逻辑形式:
A事物具有a、b、c、d属性
B事物具有a、b、c属性
所以,B事物也具有d属性
速记卡片
2个分类: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2个条件: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真实可靠,需前提真实、对象全面
3项要求: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的三个要求关键词:数量、属性、排斥
5个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
精析精练·提升能力
核心考点一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考 点 精 析
1.归纳推理的种类: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别 前提 某类认识中 的全部对象 某类认识中 的部分对象
结论范围 未超出前 提的范围 超出了前 提的范围
结论与前 提的联系 必然的 或然的
联系 二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
拓展提升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两种类型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
根据不同 经验观察 经验观察+科学分析
前提事实数量的多少对推出结论的意义不同 前提数量越多结论越可靠 前提的典型性重于数量多少
两者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也有所不同 可靠性要低于科学归纳推理 可靠性高
2.归纳推理的方法
(1)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3)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
(4)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
易 错 清 零
1.归纳推理就是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断出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
校正:                                    。
2.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
校正:                                    。
3.如果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绝大部分前提是真实的,就能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  )
校正:                                    。
4.求同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  )
校正:                                    。
5.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  )
校正:                                    。
6.科学归纳比简单枚举法的可靠性低。(  )
校正:                                    。
命 题 探 究
考向1 归纳推理的种类
例1 完全归纳推理是指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下列属于完全归纳推理的是(  )
A.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B.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
C.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
D.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了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后来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
训练1 “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这一推理属于(  )
A.演绎推理 B.联言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 D.不完全归纳推理
考向2 归纳推理的方法
例2 人们很早就知道,种植豌豆、蚕豆、大豆等豆类植物,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还可以使土壤增加氮,而种植其他植物就没有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豆类植物的根部有称作根瘤的突起物,其他植物没有。由此,人们得出结论:豆类植物的根瘤能使土壤增加氮。人们运用的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剩余法
【思维路径】
训练2 我国科学家发现,当太阳上的黑子大量出现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多;当太阳上黑子出现不那么多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当太阳上黑子出现很少时,长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少。这里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核心考点二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考 点 精 析
1.类比推理的方法
(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2)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2.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
(1)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3.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2)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易 错 清 零
1.事物的性质和关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
校正:                                    。
2.类比推理是必然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
校正:                                    。
3.只要类比的根据很多,结论就必然可靠。(  )
校正:                                    。
4.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消除他人思想上的困惑和认识中的错误。(  )
校正:                                    。
5.事物不同,性质有别,但功能可以相同或相似。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的类比推理方法是结构类比法。(  )
校正:                                    。
6.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而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因此三者不可结合使用。(  )
校正:                                    。
命 题 探 究
考向1 类比推理的含义
例1 浙江黄岩盛产柑橘,美国人对黄岩进行考察后,发现加利福尼亚州与黄岩的地形、土壤、水文、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大致相同,便推断出黄岩的柑橘移植到加利福尼亚之后也能获得高产。事实证明果然如此。美国人运用的推理方式是(  )
A.演绎推理 B.必然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训练1 蛙泳,顾名思义,就是由青蛙而得名的一种游泳姿势。人类很早就羡慕青蛙那种有力的泳姿。青蛙的双腿对水的蹬夹力很大,水给青蛙的反作用力也很大,这是一种费力小而做功大的形体动作。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模仿青蛙的游泳姿势创造了适用于人的蛙泳。从思维方法角度看,蛙泳的创造得益于(  )
A.演绎推理的运用
B.求同法的运用
C.比较逻辑方法的运用
D.类比推理的运用
考向2 类比推理的方法
例2 小光和小明是一对孪生兄弟,刚上小学一年级。一次,他们的爸爸带他们去水库游玩,看到了野鸭子。小光说:“野鸭子吃小鱼。”小明说:“野鸭子吃小虾。”哥俩说着说着就争论起来了,非要爸爸给评评理。爸爸知道他们俩说得都不错,但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用例子来进行类比。说完后,哥俩都服气了。下列各项最可能是爸爸讲给儿子们听的话的是(  )
A.一个人的爱好是会变化的。爸爸小时候很爱吃糖,你奶奶管也管不住,但现在,你让我吃,我都不吃
B.什么事儿都有两面性。咱们家养了猫,耗子就没了。但是,如果猫身上长了跳蚤,那也是很讨厌的
C.野鸭子和家里饲养的鸭子是有区别的。虽然人工饲养的鸭子是由野鸭子进化来的,但据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D.你们兄弟俩的爱好几乎一样,只是对饮料的爱好不同。一个喜欢可乐,一个喜欢雪碧。你们妈妈就不在乎,喝可乐、喝雪碧都行
【思维路径】
训练2 某市曾邀请英国的曼联俱乐部前来进行友谊赛。仅仅一天时间,主办方的票房总收入就达到了八百万元。这一次该市又邀请了西班牙的皇马俱乐部前来进行友谊赛,加上赛场内的各项与球迷的互动活动,主办方准备在两天内取得一千万元的票房收入。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主办方的决定的是(  )
A.这一次主办方推出了互动活动,有更多的球迷可以参与
B.该市很多人错过了该市与曼联俱乐部的比赛,这一次可以得到补偿
C.这次活动进行两天,比上次多出一倍的时间,可以吸引更多的球迷
D.球迷对这两个俱乐部的喜爱程度、预计的上座率、票价等非常类似
情境探究·素养培育
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
情 境 探 究
情境 当我们从一个袋子里摸出来的①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个是红玻璃球,甚至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都是红玻璃球的时候,我们会立刻出现一种猜想:“是不是这个袋子里全部都是红玻璃球?”
   不完全归纳推理
但是,当我们有一次摸出一个白玻璃球的时候,②这个猜想失败了。
           
   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真,也可能假
这时,我们会出现另一种猜想:“是不是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玻璃球?”但是,当有一次摸出来的是一个木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又失败了。这时,我们又会出现第三个猜想:“是不是袋子里的东西都是球?”这个猜想对不对,③还必须继续加以检验,要把袋子里的东西全部摸出来,才能验证。要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
上述的三个猜想是什么类型的推理?它的结论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提高其可靠性?(描述与分类、推理与论证)
                                    
                                    
                                    
                                    
新 题 速 递
1.如果从某只口袋中第一次摸出的是一个红色玻璃球,第二次摸出的是一个蓝色玻璃球,第三次摸出的是一个绿色玻璃球,第四次、第五次摸出的都是白色玻璃球,那么,我们即使不再继续摸下去,通过归纳推理也可以得出结论(  )
A.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红色玻璃球
B.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白色玻璃球
C.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绿色玻璃球
D.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玻璃球
2.[2023·辽宁模拟]实验用0.01摩尔/升的醋酸溶液25毫升装入烧杯,用测定溶液导电性的装置检测三种不同温度下醋酸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结果发现:0 ℃时,通电,灯泡暗淡。50 ℃时,通电,灯泡比较明亮。100 ℃时,通电,灯泡明亮。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温度与电流的强弱具有因果关系。如下表所示:
场合 相关因素 结果
1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0 ℃ 暗淡
2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50 ℃ 比较明亮
3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100 ℃ 明亮
材料所体现的归纳推理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求同求异并用法
3.[2023·北京西城二模]读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推理结论失真的原因在于前提为假
B.样本量太小会造成偏差,增加样本量就会使结论准确
C.合理抽样、科学归纳有利于避免“轻率概括”的问题
D.不能根据一件事实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这说明归纳推理不可行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梳理排查·夯实基础
主干梳理
①特殊性 ②一般性 ③完全归纳 ④真实 ⑤遗漏 ⑥共同的 ⑦不变 ⑧相同 ⑨相似 ⑩越高  排斥
精析精练·提升能力
核心考点一
易错清零
1.答案与解析:×。归纳推理就是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断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2.答案与解析:×。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3.答案与解析:×。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4.答案与解析:×。求同法的特点是“异中求同”,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
5.答案与解析:×。完全归纳推理属于必然推理。
6.答案与解析:×。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比简单枚举法的可靠性高。
命题探究
例1 解析:A项中只列举了一部分金属具有导电性质,不是完全归纳推理;B项根据贪赃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推出你们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是由一般到个别,属于演绎推理;D项属于类比推理。
答案:C
训练1 解析:从“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等许多能够产生热的若干个别性情况,概括得出“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的一般性结论,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D项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D
例2 答案:C
训练2 解析:题目中大量—多、不那么多—不那么多、很少—少,体现了一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很显然是共变法。C符合题意。
答案:C
核心考点二
易错清零
1.答案与解析:×。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事物的属性,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2.答案与解析:×。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3.答案与解析:×。类比的根据多,是提高其结论可靠程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4.答案与解析:×。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5.答案与解析:×。不是结构类比法,是功能类比法。
6.答案与解析:×。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命题探究
例1 答案:C
训练1 解析: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他们在其他属性上(蛙泳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青蛙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人类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答案:D
例2 答案:D
训练2 解析:主办方认为,既然曼联的活动能够达到八百万元的票房总收入,那么这次皇马的活动也应该能达到相当的票房总收入。这里,类比显然有一个前提,即两者有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就是球迷对两个俱乐部的喜爱程度、预计的上座率、票价等非常类似,因此D是正确的。A、B、C的说法表明的都是这一次比赛与上一次比赛的不同之处,不符合类比推理的要求,故排除。
答案:D
情境探究·素养培育
情境探究
提示:上述三个猜想属于归纳推理中的不完全归纳推理。
结论特点:题中的三个猜想,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一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因此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真,也可能假。
要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前提中考察的对象要尽可能多些;第二,前提中考察的对象的范围要尽可能面广些,特别要注意一些最容易出现相反情况的事例;第三,尽可能分析出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新题速递
1.解析:只考察一部分就可以推出结论,这是典型的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推出D是正确的。A、B、C与题干的事实相矛盾,应排除。
答案:D
2.解析: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中其他因素不变,只有温度的变化导致结果的改变,体现了探索因果关系的“共变法”,C符合题意。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异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关系;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中其他因素不变,只有温度的变化导致结果的改变,体现了探索因果关系的“共变法”,A、B、D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解析:A.图片中的这个前提是经过调查的,前提是真的,故说法错误。B.“增加样本量就会使结论准确”的说法太绝对,故不选。C.图片结论的出错原因是样本量少,所以应合理抽样、科学归纳,这样有利于避免“轻率概括”的问题,故正确。D.归纳推理是指以某些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而归纳推理的正确性与两个条件有关,一是前提的真实性,二是推理结构的有效性,故说法错误。
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