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课标要求】 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梳理排查·夯实基础主干梳理提分攻略 知识拓展 二审和再审的区别①二审是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第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②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法律术语 地域管辖是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的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而刑事诉讼则多由犯罪所在地的法院管辖。速记卡片1个意识:树立证据意识,打官司就是打证据2个事实:法律事实、生活事实3项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申请回避、上诉4个程序:起诉、应诉、审理、判决精析精练·提升能力核心考点一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考 点 精 析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该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提醒 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2.法律援助(1)法律援助的范围①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④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2)法律援助的程序①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提醒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易 错 清 零1.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 )校正: 。2.当事人有权申请任何诉讼参与人回避的权利。( )校正: 。3.如果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上诉,直至满意。( )校正: 。4.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尽快安排援助。( )校正: 。5.法律援助都是针对经济困难群体实施的。( )校正: 。命 题 探 究考向1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例1 [2023·山东潍坊三模]佟某(6岁)与其母亲王某及继父陈某居住在一起,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王某和陈某两人的工资及陈某结婚前购买的商铺的出租收入。陈某脾气暴躁,经常殴打佟某,致其一处重伤、十处轻伤。王某不堪忍受,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对于本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工资、商铺及商铺出租收入属于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 ②陈某侵犯了佟某的生命健康权,王某可提出损害赔偿 ③王某保护佟某人身安全和健康是义务而不是权利 ④王某可委托诉讼代理人维护佟某及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维路径】训练1 张三因偷盗岳母家的几头牛,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开庭审理案件前,张三申请其岳父、岳母回避。对此法院会( )A.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B.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案件当事人双方有特殊的关系C.不同意张三的请求,张三的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D.不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张三是罪犯考向2 法律援助例2 [2023·山东潍坊二模]根据《司法救助申请书》(样图),下列对司法救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司法救助申请书救助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及联系方式,身份证号)。法定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该写明法定代理人基本情况以及与救助申请人关系)。我因______________(原审案由)一案,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现申请司法救助金________元。具体情况如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够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救助申请人应当保证对所述事实及提供材料的真实性 ③旨在帮助经济困难的公民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④未成年人救助由其法定代理人提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训练2 江苏试点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农村“五保”对象、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人员等15类人员不需提供特殊身份证明和经济困难证明,可直接获得法律援助。这样做( )①取消了对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查制度②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③能确保困难群众都能得到便捷服务④能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更快捷的服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核心考点二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考 点 精 析1.诉讼程序(1)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2)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3)应诉①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②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4)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5)二审、再审①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②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③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2.区分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1)级别管辖在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绝大多数普通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管辖具有全市、全省或者全国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还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2)地域管辖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法院来管辖。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刑事诉讼多由犯罪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易 错 清 零1.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校正: 。2.起诉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 )校正: 。3.对于起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校正: 。4.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会对审理带来不利影响。( )校正: 。5.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无论何种情况当事人都不能再上诉。( )校正: 。命 题 探 究考向1 起诉与应诉例1 [2022·浙江6月卷]吴某家住西城区,在东城区经营一家炒货店,经调查认定,吴某在经营中存在虚假宣传事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据此,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吴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本案由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②吴某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 ③本案既可以由东城区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西城区人民法院管辖 ④吴某如果对判决不服,还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方式解决争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维路径】训练1 张大爷不识字,来到基层人民法院,向法院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要求人民法院给他做主。对这一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张大爷没有请到律师,法院不予受理B.法院可以受理,但是张大爷必须以书面的形式提出诉讼请求C.张大爷已经以口头的形式提出了诉讼请求D.张大爷没有充分的证据,法院不予受理考向2 审理与判决例2 网约车司机钱某在载客途中被某市交通局执法人员拦停,被处2万元罚款。钱某对这一行政处罚不服,起诉到法院,一审法院判决撤销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市交通局不服判决,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案中( )①一审中的法庭调查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 ②二审中审判长会告知市交通局享有辩护权 ③二审裁决后该市交通局不可以再上诉 ④体现了人民法院的地域管辖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训练2 王某起诉赵某借款纠纷一案,法院一审判决赵某偿还王某债务,赵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案外人李某表示,愿以自己的轿车为赵某偿还债务提供担保。三人就此达成书面和解协议,后赵某撤回上诉,法院准许。一个月后,赵某反悔拒不履行和解协议。关于王某实现债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依和解协议对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B.依和解协议对赵某、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C.依一审判决对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D.依一审判决与和解协议对赵某、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核心考点三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考 点 精 析1.证据及其重要性(1)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诉讼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2)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提醒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官司时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2.证据的种类民事诉讼的证据 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行政诉讼的证据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刑事诉讼的证据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提醒 证据的取得要合法,如果偷拍、偷录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窃入别人家中),这种资料就不能作为证据;如果不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则可以作为诉讼证据。3.举证责任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民事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行政诉讼 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刑事诉讼 承担举证责任的应该是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个别的罪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要证明自己无罪;对于由公民提起的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提醒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易 错 清 零1.诉讼中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不懂法律。( )校正: 。2.“民告官”应由“民”提供证据。( )校正: 。3.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证据问题。( )校正: 。4.民事诉讼中都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校正: 。5.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基本上一致。( )校正: 。命 题 探 究考向1 证据例1 [2023·山东省华侨中学模拟]李某在淘宝上看中一双限量款运动鞋,店家承诺为专柜正品,否则十倍赔偿。李某收到货后,验货发现是假货,在与店家沟通的过程中,店家承认是非专柜正品。李某要求十倍赔偿,但店家拒不支付。一气之下,李某把店家告上法庭,本案中( )①店家只承担侵权责任 ②店家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 ③李某可以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④李某提供的网聊记录可以作为证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方法技巧与证据相关的认知类试题的解法第一步,会辨别证据的类型。第二步,能理解因证据不足或证据充分对案件的影响。第三步,认识到证据的重要性,认识到证据对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意义,对公平正义的意义。训练1 谢某去年网购了一台某品牌的单反相机。使用时发现有质量问题,送专修店修理时被告知该相机镜头为二手镜头,且因卖家所开发票不规范,无法提供保修服务。多次维权失败后,谢某出具购机发票和与卖家的聊天记录等证据将卖家诉至人民法院,此案中( )①购机发票属于书证 ②专修店给出的意见属于证人证言 ③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 ④谢某必须要到卖家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向2 举证例2 [浙江4月选考]张先生家的浴室地面渗水,导致楼下林女士家的壁纸受潮霉变。林女士屡次要求张先生解决渗水问题并补偿她所受的损失,均遭拒绝。林女士起诉,请求法院判令张先生承担侵权责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林女士主张壁纸霉变是张先生家的浴室地面渗水所致,应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②如果林女士与审判长有师生关系,张先生有权申请审判长回避 ③在法庭调查阶段,书记员应查明原被告是否到庭 ④一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若不服判决,可以上诉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训练2 从小被叫作“万眼镜”的万语向王芳借钱以解燃眉之急,借条上借款人写的是“万眼镜”。到期时,王芳要万语还钱,而他却以借款人是“万眼镜”为由拒绝。于是,王芳将其诉至法院。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①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王芳举证“万眼镜”就是万语 ②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法院举证“万眼镜”就是万语 ③万语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应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④王芳可能因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承担不利后果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情境探究·素养培育依法维权,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情 境 探 究情境一 白女士某日在一家商厦购买了一串标明“天然黄水晶”的水晶项链。买回家后,白女士觉得这串项链有问题,便找到一家珠宝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书果然写明该项链不是天然黄水晶,而是方解石。白女士赶回商厦,要求其按照信誉卡上的承诺赔偿,但遭到拒绝,于是她将商厦告上法庭。①在法庭上,由于原告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条项链是自己在商厦购买的。一审法院判决白女士败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情境二 张某创办了提供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公司,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该公司未履行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等义务,决定对张某的公司处以10万元罚款。②张某对此处罚不服,将市场监督管理局诉至法院。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1)情境一中白女士为什么会败诉?在本案诉讼过程中,为什么要由原告方出示有力的证据?(分析与综合能力、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素养) (2)在情境二的案例中,谁应该承担举证责任?为什么?(辨识与判断、分析与论证能力,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素养) 新 题 速 递1.2022年9月1日,王某在经过某建筑公司的工地时,被掉落的一块水泥砸伤。经治疗,共花费医疗费5 600元。关于赔偿问题,双方协商调解未果,王某将建筑公司告上了法院。对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举证责任倒置,由建筑公司独立承担举证责任 ②双方当事人都负有举证责任 ③建筑公司应赔偿损失、消除影响 ④被告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权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甲路过乙家门口被乙家的狗咬伤,住院治疗花去1 000元。甲起诉到法院,要求乙赔偿,乙说:“我家的狗拴在树上,从来没有咬过人,这一次断了绳子,狗才咬人的,所以你是自作自受,责任在你自己。”关于本案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应证明自己所受的损害B.甲应证明自己所受的损害系乙的狗咬伤所致C.甲应证明乙主观上有过错D.乙可以通过证明损害是甲自身的过错所致而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3.因自家房屋装修,王某的丈夫在周某经营的五金建材店赊购水管、瓷砖等多种建筑装饰材料,经双方结算,共欠周某材料款三万六千余元。经周某多次催讨,王某以自己不知情和丈夫去世为由不再还款,周某遂向法院起诉。本案中( )①因为欠款属于夫妻共同生活支出,王某应承担还款义务 ②根据民事诉讼举证原则,周某和王某都可能承担举证责任 ③如果纠纷已过三年诉讼时效,周某将无法主张相关权利 ④王某因对丈夫个人借款的行为不知情,可免于承担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梳理排查·夯实基础主干梳理①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②申请回避 ③上诉 ④无偿法律服务 ⑤法律援助申请 ⑥审查 ⑦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⑧收取任何财物 ⑨诉讼程序 ⑩民事诉讼 不告不理 人民法院 法律规定 登记立案 开庭审理 开庭准备 上诉案件 终审裁判 事实 书证、物证 谁主张,谁举证 作出该行政行为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精析精练·提升能力核心考点一易错清零1.答案与解析:×。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2.答案与解析:×。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本案。3.答案与解析:×。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4.答案与解析:×。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理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5.答案与解析:×。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命题探究例1 答案:C训练1 解析: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是我国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张三有申请回避的权利,但是其岳父、岳母是受害者,要求岳父、岳母回避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法院不会同意张三的请求,C符合题意,A、B排除。张三是犯罪嫌疑人,D错误。答案:C例2 解析:司法救助的目的在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写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及联系方式、身份证号”,这说明救助申请人应当就申请书的内容保证其真实性,②正确。司法救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该选项不是其目的,③排除。未成年人救助由其法定代理人提出并不属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④排除。答案:A训练2 解析:试点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从特殊群体中选择的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并非取消了对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查制度,①错误;③中“确保”说法绝对。材料中这样做能够更便捷地服务经济困难群体,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故②④正确。答案:D核心考点二易错清零1.答案与解析:×。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2.答案与解析:×。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3.答案与解析:×。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4.答案与解析:×。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5.答案与解析:×。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但是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即审判监督程序。命题探究例1 答案:A训练1 解析:提出诉讼请求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张大爷已经以口头的形式提出了诉讼请求,法院应该考虑受理,B错误,C正确。诉讼代理人或者证据是否充分不是案件受理的必备条件,A、D表述错误。答案:C例2 解析:辩护权为刑事诉讼中替被告一方诉讼的代理人,此题涉及的是行政诉讼,②错误;该案涉及的是两级法院的级别管辖制度,④错误,排除。答案:B训练2 解析:和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A、B、D说法错误。赵某撤回上诉,一审判决生效,赵某反悔拒不履行协议,王某可以依一审判决对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C正确。答案:C核心考点三易错清零1.答案与解析:×。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2.答案与解析:×。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3.答案与解析:×。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4.答案与解析:×。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5.答案与解析:×。在诉讼案件中常出现的“事实”指的是法律事实,它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生活事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生活事实。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事实和生活事实可以达成一致,但还有许多生活事实由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所以,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不一定一致。命题探究例1 解析:店家不仅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还需要赔偿,故①说法错误。李某在淘宝上看中一双限量款运动鞋,店家承诺为专柜正品,否则十倍赔偿。李某收到货后,验货发现是假货,在与店家沟通的过程中,店家承认是非专柜正品。李某要求十倍赔偿,但店家拒不支付。所以店家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李某提供的网聊记录可以作为证据。故②④符合题意。辩护人是指正在刑事诉讼中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本题是民事诉讼,故③说法错误。答案:C训练1 解析:专修店修理人员不属于证人,其意见属于书证而不是证人证言,②错误;谢某可以到买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或到卖家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④说法太绝对,排除。故本题选A。答案:A例2 解析:林女士主张壁纸霉变是张先生家的浴室地面渗水所致,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该由林女士提供证据加以证明,题肢①说法正确;如果林女士与审判长有师生关系,根据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要求,张先生有权申请审判长回避,题肢②说法正确;在法庭调查阶段,法官应查明原被告是否到庭,题肢③说法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上诉期内上诉,一审判决生效后,则不可以上诉了,题肢④说法不准确。本题选择A选项。答案:A训练2 解析:民事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条件即使成立,举证人也应该是被告而非法院,②不选;万语违背诚实守信原则,但应该承担返还财产、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③不选。答案:C情境探究·素养培育情境探究提示:(1)①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本案中白女士没能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所以败诉。②本案属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因此,在本案中原告白女士有责任对其诉讼主张提供证据。(2)情境二的案例中,市场监督管理局应该承担举证责任。因为本案属于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因此,作为被告方的行政机关应当承担举证责任。新题速递1.解析: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但当案件的当事人处于弱势地位而难以举证时,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即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倒置不代表当事人不负任何举证责任,双方当事人都负有举证责任,①错误,②正确。材料未涉及侵犯原告王某的名誉权,不存在消除影响的责任,③不符合题意。本案中王某被砸伤体现了被告建筑公司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权利,④正确。答案:D2.解析:在动物致人伤害的诉讼中,受害人应证明自己受到的损害系动物的独立行为所致,无须证明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的主观上有过错。但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以通过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的过错所致而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C3.解析:因自家房屋装修,王某的丈夫欠周某材料款三万六千余元,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①正确。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本案中周某和王某均需对各自的主张提供证据,②正确。如果纠纷已过三年诉讼时效,周某仍可主张相关权利,但不一定得到法律支持,③排除。④不符合法律规定,排除。答案: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