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教学设计
课题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对象 高二级学生
日期 设计人 节次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2.3 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三段论推理。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理解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含义、规则;理解三段论推理结构、规则、常犯错误。 3.学生怎么学 (1)根据教材P46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质推理。 (2)根据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位推理。 (3)根据阿凡提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三段论推理。
教材 分析 本框是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二框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的内容,包括两目内容: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三段论推理。我选择的第一目开展教学设计,这一目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位推理以及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从而引导学生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此前,学生已学内容包括:概念的概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简单判断的内涵与分类、性质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的组成与分类 、推理与演绎推理,教材的合理安排,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本目知识又为后面的三段论,下一框的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可替代。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逻辑与思维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再加上教材设定的逻辑顺序,学生已经掌握了概念的概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简单判断的内涵与分类、性质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的组成与分类 、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含义,因而具备一定的思维素养,基本清楚逻辑思维规则,这对性质判断的换质位推理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不过,新学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学生在进行简单的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时,难免混淆主谓项的周延情况,难免搞混换质法与换位法的相关规则。
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 ((1)根据教材P46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质推理。 (2)根据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位推理。 (3)根据阿凡提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三段论推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三段论推理
评估任务 (1)根据教材P46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质推理。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 (2)根据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位推理。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 (3)根据阿凡提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三段论推理。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3)
活动设计 1.活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2.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分享各个议学任务。 2.活动三:限时完成针对性训练题。 3活动四: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新课预习检查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资料,并在课堂上反馈。 全体学生都能完成。
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学生目标。 (1)根据教材P46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质推理。 (2)根据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内容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换位推理。 (3)根据阿凡提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三段论推理。 全体学生明确学生内容和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1)含义: (2)方法: (3)规则: 议学情境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所以,有些学生不是非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的推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四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性质判断组成的。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从前提到结论,肯定判断变成否定判断,主项依然是主项,谓项经过否定变成与原来概念相矛盾的概念。 议学小结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1)含义: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方法: (3)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议学评估 以下推理中属于演绎推理的换质推理的是( ) A.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有的导电的是金属 B.书信是有格式的,所以,书信不是没有格式的 C.所有事物不是静止的,所以,有的事物是运动的 D.有些鸟是会飞的,所以,有些鸟是不会飞的 所谓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下面的性质判断画质推理正确的是( ) ①所有S是P,所以,有的P是S ②所有S不是P,所以,所有S是非P ③有些S是P,所以,有些S是非P ④有些S不是P,所以,有些S是非P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根据喜马拉雅山曾经是大海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推理的含义及种类。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
讲授新课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1)换位推理的含义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表现 (3)周延性 (4)性质判断换位推理规则 (5)性质判断的具体推理方法 议学情境 甲:“所有马都不是狗”,可以调过来说,“所有狗都不是马”。 乙:那我随便说一句话,你能给调过来吗? 甲:没有问题。 乙:有些人喜欢吃巧克力。 甲: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乙:再来,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甲:有些相声演员不是…… 议学任务:在这个相声片段中,甲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不下去了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1)换位推理的含义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表现 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3)周延性 所谓项的周延性:指的是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①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作了断定。 ②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③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④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记忆口诀: 主项看量项:全、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 (4)性质判断换位推理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是否定的。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5)性质判断的具体推理方法 记忆口诀: 联项不变 主谓互换 前不周后不周 归纳:换位推理的技巧掌握 ①换位前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得周延。 ②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 (“所有的A都是B”。换位“有的B是A”)。 ③全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所有的A都不是B”换位“所有的B都不是A”、“ A不是B”换位“B不是A”、“有的A是B”换位“有的B是A”)。 ④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议学评估 有的好学生是非少先队员,因此有的非少先队员不是不好的学生。这一推理运用的方法是( ) A.换位法 B.换质法 C.先换位后换质 D.先换质后换位 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 A.他是非党员,所以他不是党员 B.他不是老年人,所以他是年轻人 C.团员是青年,所以青年是团员 D.有的干部不是党员,所以有的党员不是干部 根据小芳的推理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演绎推理的要求。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
三、三段论推理 1.含义 2.结构 3.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4.三段论推理的意义: 议学情境 传说中的阿凡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在他身上总是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国王和大臣带着他去外出打猎。天气非常炎热,国王和大臣都汗流浃背,他们就把湿透的衣衫脱下来搭在阿凡提的肩上。阿凡提自己的衣衫也被汗水浸透,肩上又搭着国王和大臣的衣衫,更是热上加热,不一会儿便汗如雨下。国王见阿凡提热得满脸通红,就想戏弄他,便说道:“阿凡提,你真不简单,能驮一头驴驮的东西。”阿凡提听了很生气,但还是不卑不亢地说:“不,我肩上驮的是两头驴的东西!”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阿凡提的回答是如何巧妙的使国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议学提示 虽然阿凡提只说了一句话,却包含着一个“三段论”的推理,即: 我肩上驮的是两头驴的东西, 国王和大臣的衣衫在我肩上驮着, 所以,国王和大臣的衣衫是两头驴的东西。 很明显,由第一句话做大前提,加上“国王和大臣的衣衫在我肩上驮着”这一事实,就能够推出“国王和大臣的衣衫是两头驴的东西”,言下之意,即国王和大臣是两头驴。国王本想戏弄阿凡提,最终却被阿凡提用一个“三段论”推理无情嘲讽。 议学小结 三、三段论推理 1.含义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2.结构 3.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否则会出现“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示例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示例: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 小丽是廉洁的, 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归纳】: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①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③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④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4.三段论推理的意义: 凡是符合这些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个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 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议学评估 所有想当律师的人必须学法学,他们有些想当律师,所以,他们都要学法学。这个三段论( ) A.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B.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C.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D.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 所有学生都喜欢看书,你是老师,所以,你不喜欢看书。 以上三段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违反了推理规则中的( ) A.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B.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C.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D.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艾滋病不是源于中国,肺炎不是艾滋病,所以,肺炎不是源于中国。以上三段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违反了以下推理规则(  ) A.一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B.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C.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D.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2.学习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反思,对没有达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跟进。 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与反思
作业布置 必做: (1)反思课堂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限时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题; (3)熟记原理内容 2.选做:《五三高考》 3.预习:下节课教材内容、练习册预习内容 笔记留痕、错题的归因分析
板书设计
复盘反思
基于目标的复盘式评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