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第八单元 19世纪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1、学习范围:中国近代史
2、学习要求:
重难点知识、概念清晰、前后联系、分析归纳;把握历史主干知识的框架性,注重线索;语言表达规范性;阅读分析能力。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充满血与泪的屈辱史)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历史(光荣地抗争史)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史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终点(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鸦片战争的烽烟1840——1842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3、林则徐的禁烟活动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①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②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
③加剧了统治集团的腐朽
④削弱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危及到清王朝的统治(道光皇帝禁烟的根本原因)二、中英鸦片战争中英鸦片战争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鸦片战争的起因2、鸦片战争的经过三、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1、新思想的起因2、魏源编 著的《海国图志》中英鸦片战争 19C上半期,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国势强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它积极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它把侵略矛头指向了相对落后而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中国。但由于中国经济的封闭,英国产品很难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名词解释出超: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出口总额
   大于进口总额。
入超: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入口总额
   大于出口总额。 为了扭转这种贸易不利的局面,英国商人采取了卑劣的手段,决定向中国走私鸦片,他们的行为得到了英国政府的默许和支持。 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易吸食上瘾且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至丧失性命。17991820182418291834183818394000多箱7889箱12576箱20331箱35445箱40200箱英国向中国
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鸦片输入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清朝政府的财政危机。清朝的文武官吏和宫廷内部的许多人吸食鸦片,加剧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性和寄生性。清朝军队将领和士兵吸食鸦片者也大有人在,这大大削弱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面对猖獗的鸦片走私,清朝有见识的大臣纷纷主张抵制鸦片的输入。湖广总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历数鸦片的危害,主张严禁鸦片。他的建议得到道光帝的支持。道光帝派他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3、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1839年6月
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二百多万斤你怎样评价林则徐和虎门销烟?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勇气。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4、评价虎门销烟(影响)1、鸦片战争(1840.6~1842.8)的起因
中英鸦片战争二、中英鸦片战争直接原因:
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双方实力对比鸦片战争形势图中英鸦片战争⑵定海之战 葛云飞⑶吴淞之战 陈化成⑴虎门之战 关天培2、经过:开始的标志:1840、6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的条款,签订了
条约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鸦片战争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英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地:割香港岛(2)赔款:(3)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三、中英《南京条约》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通商:
关税:割地对中国有什么危害?赔款加重谁的负担?通商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协定关税真的是协定吗?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通商:
关税:协定关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英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爱我中华,自强不息!   毒品的流行滥用已成为全球一大公害,受国际毒品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已绝迹30多年的毒品死灰复燃,并呈现蔓延的趋势。目前,我国登记的吸毒人数超过90万人,吸毒人员波及全国各地,我国也由最初的毒品过境国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
     ---新华网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1、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史料:中英鸦片战争 具体表现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
方. 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
国地方周围几许?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
是否接壤?”
两江总督牛鉴对英国的火轮船,开始“疑其
轮系用牛拉”,而有人将实情相告,仍然“疑信未决”
直到亲眼见到“火轮机关”,才“叹而信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