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句教学目标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岭、含、吴”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诗意,说出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及相关诗句的意思。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猜诗揭题,了解作者1.游戏导入:看图猜诗。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咱们先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吧!老师出示一幅图,大家根据图画内容猜猜写的是什么诗?2.(出示古诗插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人们经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天,一位诗人坐在屋子里,透过窗户把你们所说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绝句》。4.生随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5.“绝”是生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6.了解题目和作者。关于绝句,它除了是这首诗的题目以外,你还了解到了什么?(明确: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你还知道杜甫的其他古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积累古诗词。)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师:孩子们,古诗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读了1遍的孩子请举手,读了2遍的呢?读了3遍甚至更多的呢?这首诗老师也读了很多遍。(强调预习课文要多读。)2.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古诗,打开书72页,先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3.这首诗里边藏着许多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自由分享: 注意:①比较“鹂和鸣”,你发现了什么?“鸟”字旁的还有哪些?②泊:比较识字:泊—拍—伯课件出示“请勿泊车”的牌子。 老师:我们可以留心观察,从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那“泊”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泊”就是停的意思,在这首古诗里指的是停船。③“行”是多音字,用“háng”和“xíng”分别组词。 4.你们识记生字的方法真多!现在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检测读诗:(先出示生字再把一句诗连起来读一遍)指名读、齐读。三、想象画面,稚童聊诗师:大家都把古诗读准确了,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你最喜欢古诗中的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用“读着这个地方,我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句式来说)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预设:(抓关键词,想象画面) ①景物: 黄鹂:生讲完后出示图片师讲述:你们看,这就是黄鹂,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 翠柳:你见过这样的柳树吗? 白鹭:生讲完后出示图片师讲述: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青天:生讲完后出示图片:蓝蓝的天空②动词:鸣: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在枝头快乐地歌唱,歌声很动听。上: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在碧蓝的天空中飞得高远、自由自在,姿态优美的画面来理解。师小结:诗人不是画家却胜似画家,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刚 才孩子们就用想画面的方法把诗句中的美景图找出来了。一边板书“读诗句想画面”一边说:以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继续用上这个法宝! 3.请孩子们再轻声读读这首古诗,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①“含”:用多媒体出示雪山美景镶嵌在窗户之中的画面。师:看课文插图,看看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美景的?(诗人坐在屋内从窗户向外看)运用课件演示窗框中“含”雪山景的画面。②“千秋”、“万里”:利用旧知理解。师:东吴离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真的有一万里远呢?结合诗句理解“千秋”“万里”是诗人用夸张的方法来写时间久、路途远。师:你在哪些古诗中见过这种夸张的手法?(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都是学生学过的。)4.再次朗读古诗:师生3次对读、引导背诵。 四、比较字形、指导书写1.师:来看看这节课要书写的生字,仔细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2.生书写,老师随机指导。3.投影出示学生的练习,师生评价,再次订正。五、教师小结孩子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希望孩子们课后可以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