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讲义(含解析)-2023-2024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讲义(含解析)-2023-2024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标要求]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探究点一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想一想: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
2.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3.积极探索
(1)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3)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想一想:你知道近代以后为探索复兴之路,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尝试吗?
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1)八国联军入侵后,我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改错: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已经走在他们的前头。
改错: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3)辛亥革命铲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改变了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
改错: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但是没有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
议题1: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材料一 洪仁玕总理太平天国朝政。他制定了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资政新篇》。然而,《资政新篇》未能实施,太平天国运动也注定失败了,洪仁玕沉痛地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力陈变法主张,他说,“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经三十年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然而,戊戌变法经过103天就失败了,谭嗣同在就义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材料三 在我国历史上,人民反抗的斗争都被称为“造反”,后来,“革命”一词风行近代中国,应该归功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后来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1)从上述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3)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分析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答案 (1)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是,辛亥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五四运动前,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复兴之路的活动和启示
主要力量 主要活动 结果和启示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 运动 ①结果: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失败 ②启示: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①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也都失败了 ②启示:封建的地主阶级,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从而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①结果:辛亥革命最终也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 ②启示: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
典例1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由此可以证实的结论是(  )
A.中国的封建统治还处于强盛时期
B.民族资产阶级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
C.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
D.农民阶级太落后
答案 C
解析 中国封建统治已日趋没落,A错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领导者个人并不起决定性作用,B错误。农民阶级有阶级局限性,但不能说农民阶级落后,D错误。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历史传统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具有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坚固的封建基础;中国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
外来阻力 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内在局限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典例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彻底破产。然而,今天仍有人认为,当初应该“全盘西化”,按照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实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下列可以驳斥这种观点的理由有(  )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②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强大,能够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扶植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④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在中国全盘西化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会彻底破产。
探究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
指导思想 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开始标志 五四运动
正确道路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
革命动力 人民大众
革命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想一想:我国为什么不能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呢?
答案 可以从我国当时的国情考虑。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无产阶级力量非常弱小。而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却异常强大,尤其是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异常强大。同时,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村中作为无产阶级天然同盟军的农民阶级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这给中国革命在农村取得胜利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2.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1)两个步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2)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世界有什么意义?
答案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改错: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
改错: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改错: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4)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改错: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议题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是什么?
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再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Bolshevism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案 (1)①事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②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李大钊等人的大力倡导之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在于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①就领导权来说,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比较 内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阶级(最主要的区别)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共和国
群众基础 群众发动不充分 充分发动群众
相同点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典例3 有学者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了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③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了资产阶级的领导,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错误。②③正确。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典例4 毛泽东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他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
①统一战线 ②武装斗争 ③党的建设 ④土地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不包括土地革命。因此本题答案是A。
一、选择题
题组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据此回答1~2题。
1.中华民族曾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窒息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活力,因而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凌辱。这说明(  )
A.帝国主义势力十分强大
B.中国封建势力不强大
C.中国资本主义很弱小
D.落后就要挨打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窒息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活力,因而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凌辱”可以看出,落后就要挨打,故选D项。
2.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③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④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两个步骤。
3.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答案 D
解析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事实。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4.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当时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当时比较壮大
③中国封建势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④中国根本不具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在中国走不通是因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等因素,①③入选,②④说法错误。
题组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  )
A.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 C
解析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
①以新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③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④以废除私有制,实现绝对平均主义为目标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有了新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这是以往的政党所不具有的,①②正确;武装斗争在辛亥革命时早已表现出来,体现不出“新”,③错误;“实现绝对平均主义”说法错误,④排除。
7.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③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④不选。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②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新征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④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的,③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国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①②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向沿途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危局和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
答案 (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广泛,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熏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