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讲义(含解析)-2023-2024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讲义(含解析)-2023-2024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课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课标要求] 1.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科学内涵,坚持“四个自信”。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2.科学精神: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探究点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提出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构成 主题
邓小平理论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想一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 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改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以改革开放为中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改错:党的十二大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改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搞好各方面的建设。
改错:科学发展观是主观的,不能作为出发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以中国国情(发展实际)为出发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搞好各方面的建设。
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内容有哪些?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特征 理论 主题 核心、精髓、本质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本质:坚持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
典例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
②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③在当代,这个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这个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典例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③入选;②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探究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想一想: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你认为我国应怎样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答案 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普遍性,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创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想一想:为什么把中国的发展道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因为中国国情、中国特点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所以中国的发展必须要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改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改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
议题2: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 疫情防控中,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国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坚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理论自信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控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工作指南
制度自信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的优势……
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继承发扬……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谈谈坚定“四个自信”对战胜疫情的重大意义。
答案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夯实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科学的理论遵循和工作指南。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精神力量。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
关系 道路是必由之路、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理论体系是正确理论、文化是强大精神力量。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求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
典例3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疫情防控关键节点及时提出战略策略,作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控要求,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形势迅速向好,复工复产平稳有序。这充分诠释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
C.精神力量是战胜困难的决定性因素
D.中国可以主导世界抗疫
答案 A
2.正确理解“四个自信”
(1)内容: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2)关系: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典例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自信是(  )
A.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
B.对传统文化都要继承
C.对不同文化进行感官的辨识与把握
D.对传统与外来文化进行感性的扬弃
答案 A
解析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A符合题意;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B错误;文化自信强调对自身文化的理解,C、D从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角度表述,不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题组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党的实践和理论的主题是(  )
A.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 A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和理论的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选A。
2.2021年是邓小平逝世24周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邓小平的这番讲话(  )
①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
②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
④反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体现了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错误,①②正确;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和内容,排除。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实事求是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 B
4.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  )
①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③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④不选。
5.党的十九大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和创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都有着重大理论和战略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③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
④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而非共同理想,也不能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③④错误。故选A。
题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6.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彼此对立、互不相关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行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故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④与题干无关。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③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①排除;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排除。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高举旗帜奋力开拓铸就辉煌业绩,领航中国信心满怀共创美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准备组织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它们的内容和地位是什么?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你打算如何做?
答案 (1)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②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从树立理想、认真学习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