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际交往中的情绪ABC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品格。《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指出,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开朗、合群的健康人格。而在日常的心理咨询以及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困扰中。经过访谈发现,很多同学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并且由此与同学产生的矛盾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所以,本微课旨在运用情绪ABC理论,引导学生辨别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学生转变认知,从而解决人际关系中由于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人际矛盾,为培养学生开朗、合群的健康人格奠定基础。【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情绪ABC理论,知道影响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2.能够辨别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3.能初步运用ABC理论解决人际交往中因不合理信念导致的人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情绪ABC理论,知道影响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能够辨别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难点:能初步运用ABC理论解决人际交往中因不合理信念导致的人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热身,引入主题热身活动——《魔性小人热身舞》引导学生跟随视频中的“魔性小人”动起来案例引入:前几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原本关系很好的阳阳和萱萱之前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小矛盾以至于最近大家都不理会对方,在跳这个魔性热身舞的时候,阳阳不小心碰到了萱萱……问:同学们觉得萱萱会有什么反应呢?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二、主体活动1.案例分析,图解ABC师:第一种:转过身去打回来,同时会说:你打我干什么!(心情:生气)第二种:想跟我和好就明说啊,打我干嘛!(心情:兴奋)第一种的想法——她肯定是看我不顺眼故意打我的第二种的想法——她故意想和我和好问:同样的事情,带给我们的心情是不一样的。那同学们觉得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心情呢?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呢?小结: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用自己的想法、信念去定义他人,导致我们自己心情低落,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交往。2.教师通过图文讲解情绪ABC理论及三种不合理信念。3.深入感知PPT呈现案例:昨天我跟瑞瑞说话他居然敷衍我两句就走了,他是不是不喜欢我。问:我们可以怎么与这类想法B辩论,来换一种想法呢?我们的心情C又变成了什么呢?教师预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这个练习,我们知道了,改变想法,就能迅速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不用自己绝对化的想法去想他人,我们的心情会更愉快,人际更和谐。三、结束操练场: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个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会出现的不合理信念供同学们课后练习。(1)这次比赛没有取得好的名次,我太失败了,这下同学们肯定不愿意跟我做朋友了。(2)这次考试没考好,同学们一定会嘲笑我的。(3)这次竞选班干部丽丽作为我的好朋友竟然不投我的票,太让我失望了。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这人际交往中信念的“魔力”到我们的生活中,摆脱内心的焦虑,享受更加轻松、自在的人际关系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