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3.复习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二、熟记重要知识点,抽查互查 1.青春期的我们有哪些成长的渴望?(P24) 2.青春的遐想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P24) 3.★为什么要自信?(自信的作用)(P25) 4.如何做到自信?(P26) 5.★为什么要自强?(自强的作用)(P26) 6.★如何做到自强?(P26) 7.什么是“行己有耻”?(P28) 8.★如何做到“行己有耻”?(P28-P29) 9.羞耻心(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P28) 10.如何增强自控力?(P29方法与技能) 11.为什么要“止于至善”?(P29) 12.什么是“止于至善”?(P29) 13.★如何做到“止于至善”?(P29-P32) 14.★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P30-P31) 三、迁移运用,能力过关 (2022春 兴化市校级月考)开学仪式上,某初中校长说:“只要有自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实现梦想,每个孩子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该校长的话告诉我们(  )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自信能让我们展现优势与才华
教学 目标 1.知道年少的我们对青春的渴望和探索不会停止。 2.认识自信的重要性,了解自信的人的特征。 3.明确自信和自强的关系,知道自强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掌握拥有飞翔的力量的要求。 1.知道“行已有耻”的含义和要求 2.知道“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状态 3.明确“止于至善”的要求。了解向榜样学习的原因高效探究导学知识点一行己有耻自主探究
教学 重点 青春飞扬
教学 难点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核心 素养 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师生共同梳理知识脉络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③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④自信可以让我们更自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该校长的话告诉我们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能让我们展现优势与才华,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自信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故选:A。 2.(2022 南召县模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一部分,自强不息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下列和自强不息有关联的语句有(  ) ①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③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④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这些语句都体现出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意思是说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这句说的是人要有志气。故选:A。 3.(2022 云南模拟)孔子说:“行己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些名言都说明(  ) A.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B.我们要有羞耻之心,可耻的事情不去做 C.我们要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D.我们要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4.(2022春 宛城区校级月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下列名言不是体现“至善”做法的是(  )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解析】止于至善要做到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见贤思齐,在生活中树立榜样;自我省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分析可知,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排除,涉及止于至善,符合题意。故选:D。 5.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不屈不挠、超级逆转,最终以3:2战胜韩国女足,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下列对榜样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②好的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好的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就一定能超越榜样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从材料一中你体会到哪种优秀品质? (2)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材料二: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青春的我们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答案:(1)自强。 (2)①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3)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分层作业 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
板书设计 梳理知识脉络 复习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熟记重要知识点 迁移运用,能力提升
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