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下 第八章 第三第四节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七下 第八章 第三第四节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识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高原大陆”、“富饶大陆”
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经纬度位置: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地处热带,20°W-50°E
半球位置:跨南、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
北非:白种人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黑种人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黑种人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在黑奴贸易中曾被贩卖到美洲
历史上迁徙非洲的有:欧洲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
非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东非大裂谷:板块张裂
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索马里半岛被称为“非洲之角”
世界最长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水量少,季节变化大,世界最长河流,沙漠中的绿色走廊,流向: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大,季节变化小,流经高原到盆地边缘,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干流呈弧形,先向北流再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大西洋。两次经过赤道
尼日尔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几内亚湾/大西洋
赞比西河: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
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部分
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旱灾
东非高原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因素:地形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代表性植物:猴面包树
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结构(薄、透气),屋顶铺茅草(厚,阴凉透风,遮风挡雨)
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写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非:黄金 刚果共和国/刚果(金):金刚石 尼日利亚:石油 赞比亚:铜 几内亚:铝土 加纳:可可
原因/历史根源: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占领和掠夺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形成单一商品经济
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的价格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例地位
解决措施:努力高边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
发展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
发展多样化农业
对外出口产品进行深加工
吸引外资
发展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①环境压力大②就业困难③饥饿贫困④居住条件差⑤交通压力大
加纳主要出口的产品:可可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句首位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夸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场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的建议: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引进人才和技术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知识点: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面和南面临印度洋,北临阿拉弗拉海
(2)纬度位置:10°S-43°S,南回归线穿过中部,位于热带和南温带/亚热带,112°E-154°E
(3)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2.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世界第六,(176万平方千米,人口不到300万),地广人稀
3.人种:白种人;原著居民:黑种人(棕色人种);通用语言:英语
4.南半球有一个独立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的国会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界的跳远名将——袋鼠和体型庞大的鸸鹋。澳大利亚还有很多特有生物,如憨态可掬的树袋熊(考拉)、鸣声悦耳的琴鸟、高大的桉树、花似金色的金合欢、鸭嘴兽等
5.澳大利亚生物特点:特有,原始(原因: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岸上,生物进化缓慢)
6.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原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7.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养羊业,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牧羊带。有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粗放牧羊带
8.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呈半环状分布
9.分布最广的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10.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狭长分布:地形(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11.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土壤肥沃,农牧场规模一般以较小,人工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产量高。品骏每公顷可放养3~6只羊,以肉用羊为主,生产稳定
(1)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平原
(2)优势: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人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3)年降水量>1000㎜
12.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农牧场规模居中。多为人工草场,牧草品质好、产量较高。每公顷可放养3~4只羊,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生产较稳定
(1)分布:墨累河流域和西南沿海
(2)优势:水源充足(墨累河),地形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
(3)年降水量:500-1000㎜
13.粗放牧羊带:
该带牧场规模很大,一般可达几千公顷。多为天然草场,牧草品质差、产量低。平均每公顷可放养0.2只羊,以毛用羊为主。生产不稳定
(1)分布:西部高原西部和大自流盆地
(2)优势:
①草原辽阔,地广人稀
②气候干燥,利于绵羊繁殖
③地下水丰富,含有盐分
④羊群无天敌
(3)年降水量:200-500㎜
14.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
15.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1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养羊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工矿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区为下降。但是,澳大利亚养羊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重要
17.澳大利亚的农牧业集中于东南和西南地区
18.西部高原平均海拔仅450~600米,地势宽广平坦,沙漠广布,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羊群无天敌,可露天围栏放牧)
19.中部平原海拔一般不足200米,地下水丰富,也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20.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平均海拔只有800~100米
21.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流向:东南→西北,注入印度洋
22.悉尼: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海港、工业中心
23.堪培拉:澳大利亚首都
24.墨尔本: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5.澳大利亚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呈南北纵列分布,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26.澳大利亚的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27.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
①气候温暖湿润(最重要)
②多优良港湾,对外交通便利
③沿海地形平坦
④英国殖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较早,经济发达
28.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呈半环状向西递减 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
29.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很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主要矿产资源:煤、铁、铝土
30.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发展了采矿业。澳大利亚采矿业经营规模大,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率很高,而且非常注意环境保护,在采矿业的基础上,澳大利亚也发展了冶金业,在冶金业的基础上发展了机械制造业
31.澳大利亚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原因:由于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亚也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2.澳大利亚矿产分布:铁矿-西部印度洋沿岸 煤矿-东部太平洋沿岸 铝土矿-北部沿海
3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沿海分布,利于运输
34.工业区沿海分布,好处:
①矿产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
②人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
③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出口
35.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发展迅速,超过工业和农牧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36.澳大利亚在采矿过程中十分注意环境保护,已经形成一种文化
37.澳大利亚是一个铁矿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石品质优,且埋藏浅,易开采。澳大利亚铁矿开采机械化水平高,矿区的交通条件好,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38.我国铁矿石的探明储量虽然也位居世界前列,但所产铁矿石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指含有其他矿物的矿藏)多,分选冶炼难
39.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