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坚持依宪治国 教学设计
课题 坚持依宪治国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学 目标 1、培养崇尚宪法的观念,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3、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内容等基本知识,知道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原因。
重点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原因。
难点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国家宪法日》 2、提问导入:作为中国公民,你对我们国家的宪法了解多少呢?宪法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 思考。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做好笔记,并解决新课导航里面的问题。 一、宪法的构成、内容与地位。 小组探究:请你阅读《宪法》,了解一下宪法的构成和内容,找一找、说一说,宪法都规定了什么? 展示宪法目录讲解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探究与分享: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总结:宪法的地位。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1、播放视频《习近平宪法宣誓》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制度。 3、思考: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原因是什么? 4、总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5、案例分析:到底是“宪法”大呢,还是“党”大呢? 6、相关链接:课本第20页。 7、总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 2、探究:从这些法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吗?为什么? 3、总结: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四、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1、讨论: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呢? 2、探究与分享: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3、总结: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1、合作探究: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 2、分析:普通法律法规的内容不能和宪法相违背。 3、思考:下面的几部法律的第一天规定,你发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了吗? 4、总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探究与分享: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总结: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辨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是最重要的法律,其他法律都不重要。 2、思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3、总结: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阅读课本,根据要求完成先学任务。 小组探究与分享。 思考并总结。 讨论与探究。 合作探究。 探究与分享。 明确学习任务,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学生自行阅读宪法进行探究。 通过对“谁大”的问题的思考,得出宪法比党大的结论,从而总结出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通过打虎活动,让学生明白没有人能够凌驾于宪法之上。 通过法律家族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更加形象而生动地感受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从而感受到宪法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同时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总结提升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