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数学命题永恒的方向————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的应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方式,借助某种函数性质、图象、公式或已知条件将问题通过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等价转化总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通过变换迅速而合理的寻找和选择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www.21-cn-jy.com转化有等价转化与不等价转化。等价转化后的新问题与原问题实质是一样的。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的前因和后果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以保证转化后所得结果为原题的结果;不等价转化则部分地改变了原对象的实质,需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非等价转化不要求转化过程具有充要性。应用转化、化归思想解题的原则应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尽可能是等价转化。常见的转化形式有:繁与简的转化、一般与特殊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主与次的转化、正与反的转化、相等与不等的转化、整体与局部的转化、空间与平面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三角与圆锥曲线的转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数学语言的转化等。本文就转化的方式及转化中应注意的问题举例分析如下。一、转化的方式1、繁与简的转化 有些问题的条件、结论比较复杂,或者一般解题方法过于笨拙,此时,可对条件、结论进行变形,化归为简单形式,对常规解法进行反思,寻找简捷解法。例1、化简 。[解析] 原式======1. [评析] 本题中出现的角的形式多,故应先变角。化简三角函数的基本方法:统一角、统一名, 通过观察“角”,“名”,“次幂”,找出突破口,利用切化弦、降幂、 逆用公式等手段将其化简。2、一般与特殊的转化当某问题一时无法找到解决的突破口时,可将问题特殊化,再回到一般情形进行研究。例2、若一条直线与一个正四棱柱各个面所成的角都为,则=______。[解析]不妨认为一个正四棱柱为正方体,与正方体的所有面成角相等时,则与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所成角相等,即为体对角线与该正方体侧面所成角,故。21cnjy.com3、数与形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转化。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由于坐标系的建立,使形与数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根据题设条件和探求目标进行联想,构造出一个适当的数学图形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称数形结合法。例3、已知实数满足方程,试求的取值范围。[解析] 由已知条件知表示已知圆上一点P(x,y)到原点的斜率(如图),不妨设其斜率为k.要使直线OP与圆有公共点当且仅当圆心O1(3,0)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圆的半径,即,故的取值范围为。[评析] 数形结合,联想斜率或两点的距离公式利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方法新颖,妙趣横生,富有创造性。4、主与次的转化在解与方程、不等式有关问题时,为了使代数式简单、明朗化,可采用反客为主的解题策略,将主元与参数的地位相互交换。变更主元实现主与次的转换,能够起到化高次为低次、化繁为简、化生为熟、简捷求解之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例4、已知方程中的a为负整数,求使方程至少有一个整数解时a的值。 解得 。因此,x整数值为2、3、4、5、6、7逐个代入得x=2时,;x=3 时,。故当为或时,方程至少有一个整数解。21·世纪*教育网 [评析]本例通过变更主元,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所以合情合理的转化是数学问题能否“明朗化”的关键所在. 21*cnjy*com5、正与反的转化解题一般是从正面入手,习惯正向思维,当正面处理感到困难时,不妨从其反面入手思考,此法称为逆向思维方法。【版权所有:21教育】例5、 10张奖卷中只有3张有件有奖,5个人购买,每人一张,至少有1人中奖的概率为 ( )A . B. C . D . 分析;记事件A为“至少有1人中奖”,则其对立事件为“无人中奖”,先求的概率。[解析], 则, 选 D.[评析];本题采用了逆向思维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使问题解答变的简便。6、空间与平面的转化例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为直 角三角形,(ACB=90(,AC=6,BC=CC1=,P是BC1上一动点,则CP+PA1的最小值是____。解析 连A1B,沿BC1将△CBC1展开与A1BC1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2所示,连A1C,则A1C的长度就是所求的最小值.通过计算可得(A1C1C=90(又(BC1C=45(,((A1C1C=135( ,由余弦定理可求得A1C=。7、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转化例7、 已知二次函数f(x)=ax2+2x-2a-1,其中x=2sinθ(0<θ≤)。若二次方程f(x)=0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和x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 注意0<θ≤,则-1≤2sinθ≤2,即-1≤x≤2,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根据图象得出等价的不等式组。?[解析] 由以上分析,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ax2+2x-2a-1=0.在区间[-1,2]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由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得等价不等式组:Δ=4+4a(2a+1)>0,?-1<<2,?af(-1)=a(-a-3)≥0,?af(2)=a(2a+3)≥0.?解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3,].? 例7图[评析] 本题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直观明了.?8、向量与其他知识的转化 平面向量沟通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主要涉及:平面向量的基本知识、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平面向量与数列等知识。向量形式的多样性与运算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空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例8、已知,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2) 设A,B是轨迹P上两点,O为原点,,其中是实数,且,又, 求Q点的轨迹方程。[解析] (1) 设动点P坐标为 (x,y),由椭圆定义,得轨迹方程;(2)因为,为实数,且。所以,故三点共线.由 得Q为AB中点。易得Q点轨迹方程。 评析: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相结合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9、数学语言的转化 例9、 对任意函数f(x), x∈D,可按图示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输入数据x0∈D,经数列发生器输出x1=f(x0);②若x1D,则数列发生器结束工作;若x1∈D,则将x1反馈回输入端,再输出x2=f(x1),并依此规律继续下去现定义。(1)若输入x0=,则由数列发生器产生数列{xn},请写出{xn}的所有项;(2)若要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穷的常数列,试求输入的初始数据x0的值;(3)若输入x0时,产生的无穷数列{xn},满足对任意正整数n均有xn<xn+1;求x0的取值范围。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审题,综合理解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函数求值的简单运算、方程思想的应用,解不等式及化归转化思想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就是应用转化思想将题意条件转化为数学语言。 解析: (1)∵f(x)的定义域D=(–∞,–1)∪(–1,+∞),∴数列{xn}只有三项,;(2)∵,即x2–3x+2=0,∴x=1或x=2,即x0=1或2时,故当x0=1时,xn=1,当x0=2时,xn=2(n∈N*)。(3)解不等式,得x<–1或1<x<2,要使x1<x2,则x2<–1或1<x1<2,对于函数,若x1<–1,则x2=f(x1)>4,x3=f(x2)<x2,若1<x1<2时,x2=f(x1)>x1且1<x2<2,依次类推可得数列{xn}的所有项均满足xn+1>xn(n∈N*)。2-1-c-n-j-y综上所述,x1∈(1,2),由x1=f(x0),得x0∈(1,2)。 [评析]此题属于富有新意,综合性、抽象性较强的题目。 由于陌生不易理解并将文意转化为数学语言, 这就要求我们慎读题意,把握主脉,体会数学转换。【误点警示】 考生易出现以下几种错因:(1)审题后不能理解题意;(2)题意转化不出数学关系式,如第2问;(3)第3问不能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10、整体与局部的转化从局部入手,按部就班地分析问题,是常用思维方法,但对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却需要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不纠缠细节,从系统中去分析问题,不单打独斗。例10、 一个四面体所有棱长都是,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表面积为( )A、 B、 C、 D、 分析:若利用正四面体外接球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去求解,过程冗长,容易出错,但把正四面体补形成正方体,那么正四面体、正方体的中心与其外接球的球心共一点,因为正四面体棱长为,所以正方体棱长为1,从而外接球半径为,应选 B。二、转化中的注意问题1、转化的有效性转化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能否如期完成,与转化方法的选择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到转化目标设计性与转化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例11、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A 2 B C 4 D [解析] 由,当且仅当,即时,取“”。 ∵,∴存在使,这时.选C。【方法总结】求由三角函数构成的函数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与,,等类型。本题变换目标,应从分子开始。2、转化的等价性保持等价转化,除能够准确表述各知识点所包含的定义、概念、定理、公式外,还应对其有较深刻的理解。例12、 求函数的最大值。 [评析](1)本题也可如下转化:令Y=,X=2+x,则(X+2)2+Y2=1(Y≥0),求的最大值,即求半圆(X-1)2+Y2=1(Y≥0)上的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最大值,易知。(2)本题由于定义域的限制,转化后表示的图形是半圆x2+y2=1(y∈[0,1],不能误认为是圆x2+y2=1,以确保转化的等价性。2·1·c·n·j·y【方法总结】有些代数式经变形后具备特定的几何意义,此时可考虑运用数形结合求解,如:比值——可考虑与斜率联系;根式——可考虑与距离联系;二元一次式——可考虑与直线的截距相联系。3、转化的多样性由于转化过程中,同一转化目标的达到,往往可能有多种转化方向和途径,因此设计合理、简捷的转化方案,也显得十分重要。例13、 展开式的项数为_________。[解析]法1、展开式中的项的形式为 , 且 , , 此时,项数问题转化为方程的非负整数解个数问题,方程非负整数解个数有,故展开式项数为 【出处:21教育名师】法2、展开式中的项的形式有三种类型 ;; ;其中 , 则项数为.[评析]本题应用组合思想以及方程思想解决有关多项展开式中的项数问题。例14、 已知,求a+b的最小值。分析:此题虽简单,但有多种证法。[解1] “1”的转化为,利用基本不等式。由 a+b=(a+b)( )=1+9+当且仅当, 即。,, 即a=4,b=12, a+b的最小值16。[解2] “1”的转化为,利用柯西不等式。, a+b=(a+b)( )=,当且仅当, 即a=3b时, a+b的最小值16。[解3] 由转化为三角函数。 设,则 a+b== 当时 a+b的最小值16。4、转化的等价性与非等价性的不同要求在中学数学里,等价转化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但也有非等价转化转化问题,应予以区分。如,某些恒等证明或不等式证明中的转化问题,求某些充分或必要条件的问题等都有非等价转化。例15、 若a>0,b>0. 且a+b=1,证明 。分析:利用分析法转化变形不要求等价。证明: 欲证,只需证,即证。而成立,所以也成立,故原式成立。小结;转化与化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⑴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⑵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⑶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⑷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⑸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热身练习一、选择题:1.,,(其中e为自然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2.在△ABC中,已知tan=sinC,给出以下四个论断:①tanA·=1;②0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1世纪教育网3.已知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ABF2为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21*cnjy*comA.(1,+∞) B.(1,)C.(-1,+1) D.(1,1+)21世纪教育网4.已知k<-4,则函数y=cos2x+k(cosx-1)的最小值是( )A.1 B.-1 C.2k+1 D.-2k+15.设a,b∈R,a2+2b2=6,则a+b的最小值是( )A.-2 B.- C.-3 D.-6.已知非零向量a,b,若a+2b与a-2b互相垂直,则等于( )A. B.4 C. D.2二、填空题: 7.已知集合A={y|y2-(a2+a+1)y+a(a2+1)>0},B={y|y2-6y+8≤0},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8.将组成篮球队的12名队员名额分配给7个学校,每校至少1名,不同的分配方法种类有________种.【来源:21·世纪·教育·网】9.如果函数f(x)=x2+bx+c对任意实数t都有f(2+t)=f(2-t),那么f(2),f(1),f(4)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10.对a,b∈R,记max{a,b}=,函数f(x)=max{|x+1|,|x-2|}(x∈R)的最小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11.(12分)设函数f(x)=ax3+bx2+cx+d(a,b,c,d∈R,a>0),其中f(0)=3,f′(x)是f(x)的导函数.(1)若f′(-1)=f′(3)=-36,f′(5)=0,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若c=-6,函数f(x)的两个极值点为x1,x2满足-112.(13分)已知函数f(x)=x3+x2-2.(1)设{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前n项和为Sn,其中a1=3.若点(an,a-2an+1)(n∈N*)在函数y=f′(x)的图象上,求证:点(n,Sn)也在y=f′(x)的图象上;(2)求函数f(x)在区间(a-1,a)内的极值.参考答案1.解析:由于=,=,=,故可构造函数f(x)=,于是f(4)=,f(5)=,f(6)=.而f′(x)=′==,令f′(x)>0得x<0或x>2,即函数f(x)在(2,+∞)上单调递增,因此有f(4)答案:A因为0°即sin=,解得C=90°,则有0°①tanA·=tanA·=tan2A.当A≠45°时,tan2A≠1.所以结论①错.②因为0°0.又sinA+sinB=sinA+cosA,而(sinA+cosA)′=cosA-sinA=0,解得A=45°.当0°0;当45°因此当0°对于相当数量的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都是由繁到简的转化过程.本题是一道三角判断题,由所给的已知条件直接判断四个结论是困难的,因此对所给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化简变形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使用诱导公式、同角公式、倍角公式以及方程的思想,最终解得C=90°.于是原问题等价于“在Rt△ABC中,C=90°,给出以下四个论断:①tanA·cotB=1;②0本题是由繁到简进行等价转化的典型试题.答案:B3.解析:易求A,△ABF2为锐角三角形,则∠AF2F1<45°即<2c,e2-2e-1<0,1-1,故1答案:D4.解析:利用换元的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答案:A5.解析:令a=sinα,b=cosα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答案:C6.解析:(a+2b)·(a-2b)=0?|a|=2|b|,=2.答案:D7.解析:由题意得A={y|y>a2+1或y由得,∴a≤-或≤a≤2.点评:一般地,我们在解题时,若正面情形较为复杂,就可以先考虑其反面,再利用其补集求得其解,这就是“补集思想”.8.解析:转化为分组问题.用隔板法共有C=462.答案:4629.解析:数形结合.答案:f(2)10.解析:转化为函数问题.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答案: 11.解:∵f(0)=3,∴d=3.(1)据题意,f′(x)=3ax2+2bx+c,由f′(-1)=f′(3)=-36知x=1是二次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又f′(5)=f′(-3)=0,【来源:21cnj*y.co*m】故x1=-3,x2=5是方程f′(x)的两根.设f′(x)=m(x+3)(x-5),将f′(-1)=-36代入得m=3,∴f′(x)=3(x+3)(x-5)=3x2-6x-45,比较系数得:a=1,b=-3,c=-45.故f(x)=x3-3x2-45x+3为所求.(2)据题意,f(x)=ax3+bx2-6x+3,则f′(x)=3ax2+2bx-6,又x1,x2是方程f′(x)=0的两根,且-10,则,即.则点(a,b)的可行区域如图.∵λ=(a-3)2+(b+1)2,∴λ的几何意义为点P(a,b)与点A(3,-1)的距离的平方,观察图形易知点A到直线3a+2b-6=0的距离的平方d2为λ的最小值d2==,21教育网故λ的取值范围是.故点(n,Sn)也在函数y=f′(x)的图象上.(2)f′(x)=x2+2x=x(x+2),由f′(x)=0,得x=0或x=-2.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2)-2(-2,0)0(0,+∞)f′(x)+0-0+f(x)?极大值?极小值?注意到|(a-1)-a|=1<2,从而①当a-1<-2②当a-1<0③当a≤-2或-1≤a≤0或a≥1时,f(x)既无极大值又无极小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